仲宁
- 作品数:20 被引量:22H指数:2
- 供职机构:泰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青蓝工程”基金资助项目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语言文字文学更多>>
- “踏歌”是何意——兼与“以喜衬悲论”商榷
- 2008年
- 《赠汪伦》是李白游泾县桃花潭,受到当地豪土汪伦的美酒招待,离别前写的一首赠别诗。全诗叙离别事,却无半点愁绪,写得清新明朗,千百年来为人所传诵。全诗浅显易懂,基本不存在理解的困难,惟有其中的“踏歌”一词稍显难解。一些教学参考书和古诗注释将“踏歌”解释为“民间的一种唱歌方式,一边手拉手唱歌,一边脚踏地打拍子”。把“踏歌”理解为一种“歌”,只说出了“踏歌”的一个方面,这种解释是不准确的。
- 仲宁
- 关键词:踏歌《赠汪伦》教学参考书赠别诗离别唱歌
- 论个性化阅读之六大关系
- 2007年
- 个性化阅读的提出顺应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潮流,其主张让阅读真正成为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通过对个性化阅读的内在六大关系分析研究,提出个性化阅读要分清广义与狭义之别;个性化阅读教学追求个性和共性的和谐统一;教师要寻求个性化阅读体验和文本意义的平衡点;学生的个性化阅读要求有个性的教师;自主合作是学生个性化阅读的基本学习方式;加强课外阅读和课内阅读相结合是个性化阅读的教学组织形式得以实现的重要保证。
- 仲宁
- 关键词:个性化阅读文本意义
- 江苏省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调查研究
- 2013年
- 读书,这个我们习以为常的平凡过程,实际是人们心灵和上下古今一切民族的伟大智慧相结合的过程。为了充分了解当下江苏省农村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我小组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苏南、苏中、苏北的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状况进行调查,目的在于引起学校及社会的高度重视。
- 李加希仲宁沈滨
- 关键词:农村小学生
- 高考作文应不忘忧国忧民——2012年江苏高考作文题述评
- 2012年
- 曾几何时,高考作文题被批“诗中无一忧民字(明·袁宏道)”。看~2012年江苏高考作文题,不由得为命题者忧国忧民的知识分子情怀所暗暗赞叹。2012年江苏的高考作文是: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孟郊)
- 仲宁
- 关键词:高考作文题忧国忧民袁宏道命题者
- 从高考满分作文看作文评价被引量:1
- 2008年
- 高考满分作文能引起全社会的关注,超过了任何一门学科的任何一道题,因为在高考中还没有哪一道题能占据到40%的份额。从1999年安徽高考历史上第一篇满分作文《倾听自己的心跳》,到2000年四川满分作文《回答》,再到2001年很多人都知道的江苏满分作文《赤兔之死》,如今各个省份每年都会涌现十余篇满分作文,从数量上看,
- 仲宁
- 关键词:满分作文高考历史作文评价《赤兔之死》《回答》
- 流行词语中的大众心理被引量:7
- 2006年
- 流行词语是最新、最快反映社会变化的词汇部分,因而通过流行词语不难分析出特定时代背景下的社会风尚和大众心理。在经济飞速发展的社会背景下,流行词语表现出这样一些大众心理:商业社会的实用心理;审美情趣的世俗变化;求新求异的心理变化;简便快捷的时尚追求。词语的流行是可以进行人为干预、调整的,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有责任去实现“流行是最好的”的语言理想。
- 仲宁
- 关键词:流行词语大众心理世俗
- 从毛泽东手迹《沁园春·长沙》谈推敲被引量:1
- 2003年
- 高中语文第三册插图选入了毛泽东手迹《沁园春·长沙》,这幅手迹最后一句写为"曾记否,向中流击水,浪遏飞舟?"而课文最后一句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教科书中这幅手迹与课文有"向"与"到"一字之差。这是为何呢?《沁园春·长沙》是毛泽东1925年所作,1957年1月公开发表于《诗刊》(发表时为"到中流击水")。毛泽东十分喜爱这首词,曾多次泼墨挥毫书写此词,笔者所见有三幅:一幅是教科书中所选的,一幅写于1954年前后,一幅写于1961年10月16日。
- 仲宁
- 关键词:《沁园春·长沙》高中语文第三册语文教学诗词创作
- “五个手指”的意象——解读毕飞宇的《睡觉》
- 2010年
- 毕飞宇的《睡觉》再一次显示了他不凡的洞察世事的能力,用最小的故事反映出最敏感的社会问题——包二奶现象。他通过小美的个人遭遇,向我们展示了悲剧的成因,引发我们深思这一社会现象的背后原因,小说寄予了作家对美好社会理想的向往之情。
- 仲宁沈滨
- 关键词:意象教育道德
- 新课程下高等师范学校语文教育专业学生专业素养的培养被引量:1
- 2008年
- 新一轮课程改革是是现代语文建立以来的一次根本性教育改革。但高等师范学校教学改革明显滞后于课程改革的步伐,还不能有效地实现高师语文教育专业培养和中小学语文教育的完美对接。新课程对语文教育专业学生专业素养提出了新要求。
- 仲宁
- 关键词:语文教育课程改革教育理念
- 从高考满分作文看作文评价被引量:1
- 2008年
- 高考作文尤其是满分作文,在全社会引起的关注程度,超过了任何一门学科的任何一道题,毕竟在高考中还没有哪一道题能像作文那样占据到40%的份额。1999年安徽高考历史上第一篇满分作文《倾听自己的心跳》,2000年四川满分作文《回答》,2001年很多人都知道的江苏满分作文《赤兔之死》。如今各个省份每年都会涌现十余篇满分作文。从数量上看,还真有点“星火燎原”之势。对于满分作文,毁者有之,誉者有之。在高考满分作文的完美、违规、抄袭的争论中,作文阅卷老师们并没有畏首畏尾、放弃满分。笔者认为满分作文的增多是近年来语文教育改革成果的重要体现:作文评价更加理性化,更加鼓励创新、更具有包容精神。
- 仲宁
- 关键词:满分作文作文评价《赤兔之死》高考历史《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