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代小娟

作品数:9 被引量:20H指数:3
供职机构:北京军区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腺瘤
  • 3篇锯齿状腺瘤
  • 3篇病理
  • 2篇直肠
  • 2篇气囊肿
  • 2篇免疫
  • 2篇囊肿
  • 2篇结直肠
  • 2篇结直肠锯齿状...
  • 2篇癌前
  • 2篇P53
  • 2篇KI67
  • 2篇病变
  • 2篇肠气囊肿
  • 2篇Β-CATE...
  • 1篇蛋白
  • 1篇蛋白表达
  • 1篇多发
  • 1篇多发囊肿
  • 1篇阳性

机构

  • 8篇北京军区总医...
  • 3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解放军第二五...
  • 1篇巨鹿县医院

作者

  • 9篇代小娟
  • 6篇韩英
  • 6篇王鲁平
  • 2篇范如英
  • 1篇杨欣艳
  • 1篇李琳
  • 1篇王瑾
  • 1篇罗益滨
  • 1篇宁浩勇
  • 1篇苗金红
  • 1篇程涓
  • 1篇朱红艳
  • 1篇王斌
  • 1篇王琳
  • 1篇陈健

传媒

  • 2篇实用癌症杂志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胃肠病学
  • 1篇中华病理学杂...
  • 1篇临床内科杂志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中国医药导刊

年份

  • 1篇2011
  • 5篇2010
  • 3篇2009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肠气囊肿病2例被引量:4
2010年
病例1:患者女,56岁,主因“大便次数增多伴黏液便2年”于2007年5月22日入院。患者于2年前无明显诱凶出现大便次数增多,20余次/d,带有黏液,偶有脓血,无腹痛,不伴发热、乏力.体质量无明最减轻。外院行结肠镜检查示:结肠多发囊肿。但患者未接受任何治疗。此后患者腹泻次数无明显缓解,遂至我院就诊。入院查体:无明显阳性体征。
代小娟范如英韩英王鲁平
关键词:肠气囊肿病大便次数入院查体多发囊肿阳性体征黏液
β-catenin在锯齿状腺瘤中的蛋白表达及基因突变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观察β-catenin在结直肠传统锯齿状腺瘤(TSA)、普通腺瘤及腺癌中的免疫组织化学表达及外显子3基因突变,分析β-catenin与锯齿状腺瘤癌变的关系及意义.方法:收集TSA30例,管状腺瘤/绒毛管状腺瘤(TA/VTA)20例,结直肠腺癌(CRC)21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β-catenin在病变组织中的表达情况;选取细胞质/核表达阳性的TSA8例、TA6例、VA5例及CRC10例进行了β-catenin外显子3突变的检测.结果: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β-catenin在TSA中的表达阳性率为76.6%(23/30),TA/VTA中70.0%(14/20),CRC中为95.2%(20/21);β-catenin在3种病变中的表达具有显著差异(P=0.000),对其进行两两比较后发现β-catenin在TSA(23/30)中的表达与TA/VTA组(14/20)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CRC(20/21)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随着TSA及普通腺瘤异型增生程度增加,β-catenin表达阳性率增高,异型增生程度与β-catenin阳性率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SA:P<0.01;TA/VTA:P<0.05).基因测序结果显示TSA、TA/VTA、CRC均未检测到外显子3的突变.结论:β-catenin在TSA的异常表达随异型增生程度增加而表达增加.β-catenin蛋白水平的异常表达与外显子3基因突变不同步.β-catenin在锯齿状腺瘤癌变的过程中有促进肿瘤进展的作用.
代小娟王鲁平韩英王瑾
关键词:Β-CATENIN锯齿状腺瘤免疫组织化学基因测序
结直肠锯齿状腺瘤恶变潜能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09年
代小娟韩英王鲁平
自身配对的锯齿状腺瘤与传统腺瘤临床病理特征的比较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探讨锯齿状腺瘤与传统腺瘤的癌变潜能的差异。方法 2007年4月~2009年9月经肠镜检出、并经病理检查证实、同时具有锯齿状腺瘤、管状腺瘤的病例。从腺瘤的临床特征(生长部位、直径大小、蒂部情况及异型增生程度)及免疫组化(β-连环蛋白、P53、Ki67)两个方面,比较两者差异。结果同时具有SA及TA的16例,男性13例,女性3例,年龄43~81岁,平均年龄62.9岁;2种腺瘤的部位分布、异型增生程度及直径大小无显著性差异,无蒂的SA明显多于T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β-连环蛋白、P53、Ki67在2种腺瘤中表达水平无显著差异。结论同1个体的锯齿状腺瘤与传统腺瘤的临床病理特征无显著性差异。
代小娟王鲁平韩英杨欣艳
关键词:锯齿状腺瘤
结直肠锯齿状腺瘤癌变潜能的研究
背景:   自2000年WHO消化系统肿瘤病理学和遗传学分册将大肠锯齿状腺瘤(Serratedadenoma,SA)确定为一种新的大肠腺瘤病理组织学类型以来,SA的研究成为热点,作为结直肠锯齿状上皮源性肿瘤,一般认为其...
代小娟
关键词:Β-CATENINP53KI67病理组织学免疫组化
文献传递
结直肠锯齿状病变发病情况及其恶性潜能的病理学观察被引量:7
2010年
目的分析结直肠锯齿状病变发生情况,并对锯齿状腺瘤与普通腺瘤的恶性潜能进行病理学比较观察。方法收集北京军区总医院、海军总医院、解放军第二五二医院、河北省巨鹿县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约5年中病理诊断为结直肠各类息肉和腺瘤的病例5347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经3名病理医师4—5轮阅片从中筛选出腺体具有锯齿状特征的息肉及腺瘤共258例,按文献标准分类,观察传统锯齿状腺瘤(TSA)及普通腺瘤异型增生程度。随机收集普通腺瘤(管状腺瘤160例及绒毛管状腺瘤27例)187例,浸润性腺癌36例作为对照。对部分TSA、广基锯齿状腺瘤(SSA)、管状腺瘤、浸润性腺癌进行免疫组织化学(MaxVision法)Ki-67、p53、B—e^enin染色。结果五所医院的5347例结直肠息肉/腺瘤中共筛选出锯齿状病变258例,占4.8%。其中增生性息肉(HP)112例,占锯齿状病变43.4%(112/258);TSA78例,占锯齿状病变30.2%(78/258);SSA26例,占锯齿状病变10.1%(26/258);锯齿状病变合并高级别黏膜内肿瘤及浸润性腺癌11例,占锯齿状病变4.3%(11/258)。重点观察62例TSA的异型增生等级。62例TSA呈中度异型增生13例,高级别黏膜内肿瘤4例,浸润性腺癌癌旁有TSA成分2例。中度以上异型增生占30.6%(19/62),高级别黏膜内肿瘤和浸润性腺癌占9.6%(9/62)。收集的普通腺瘤187例,其中中度异型增生27例,高级别黏膜内肿瘤12例,13例在不同部位伴有浸润性腺癌,中度以上异型增生占27.8%(52/187),高级别黏膜内肿瘤和浸润性癌占13.3%(25/187)。TSA与普通腺瘤比较)(z=19.373,P=0.000。北京军区总医院19个月期间结直肠同时、不同部位具有锯齿状腺瘤及普通腺瘤13例(管状或绒毛管状腺瘤),其中锯齿状腺瘤13例中12例呈轻度异型增生,1
王鲁平陈健宁浩勇张新忠程涓李琳王斌代小娟朱红艳苗金红王琳
关键词:腺瘤性息肉癌前状态增生
β-连环素、P53、Ki67在结直肠锯齿状腺瘤与腺瘤/癌组织表达的比较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本文分析并比较锯齿状腺瘤(SA)与管状腺瘤(TA)、绒毛管状腺瘤(TVA)及结直肠癌(CRC)的P53、Ki67、β-连环素的免疫组化表达。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对30例SA,28例TA,21例TVA,21例CRC组织标本进行P53、Ki67、β-连环素检测。结果:P53:SA与TA、TVA组间表达无显著差异,SA组阳性率明显低于CRC(P<0.05);Ki67;四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β-连环素:SA组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TVA及CRC(P<0.05),SA与TA组间无显著差异。结论:P53、Ki67、β-连环素的检测提示:SA是一种具有增殖活性的腺瘤,其癌变潜能小于TVA,与TA无明显差异。
代小娟韩英王鲁平
关键词:锯齿状腺瘤Β-连环素P53KI67
结直肠锯齿状病变一癌前病变新通路被引量:1
2009年
近年来人们注意到结直肠内存在一系列锯齿状结构病变,统称为锯齿状病变,其与部分散发性大肠癌的发生密切相关。这些病变包括畸形隐窝灶(ACF)、锯齿状息肉(SP)和锯齿状腺癌。本文将重点介绍畸形隐窝灶及锯齿状息肉的形态学、分子生物学研究的现状及进展。
代小娟韩英
关键词:结直肠锯齿状病变
内镜下氩气治疗结肠气囊肿症1例报告被引量:2
2009年
罗益滨代小娟范如英
关键词:内镜氩气结肠气囊肿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