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付必伟

作品数:20 被引量:77H指数:6
供职机构:西南石油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化学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1篇石油与天然气...
  • 3篇化学工程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经济管理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理学

主题

  • 5篇喷嘴
  • 4篇射流
  • 4篇数值模拟
  • 4篇破岩
  • 4篇计算流体动力...
  • 4篇值模拟
  • 3篇流场
  • 2篇油水
  • 2篇油水分离
  • 2篇水平井
  • 2篇爬行器
  • 2篇平井
  • 2篇切入
  • 2篇脱水率
  • 2篇微波辐射
  • 2篇流场仿真
  • 2篇流场模拟
  • 2篇基于CFD
  • 2篇降粘
  • 2篇工作寿命

机构

  • 20篇西南石油大学
  • 4篇中国石油吐哈...
  • 3篇中国石油化工...
  • 2篇成都为一石油...
  • 1篇长江大学
  • 1篇电子科技大学
  • 1篇中海油田服务...
  • 1篇中石化河南油...

作者

  • 20篇付必伟
  • 10篇艾志久
  • 8篇胡坤
  • 3篇彭旭
  • 3篇贾林
  • 3篇李杰
  • 2篇董宗正
  • 2篇钱惠杰
  • 1篇汤海平
  • 1篇赵江
  • 1篇马海峰
  • 1篇蹇清平
  • 1篇张思
  • 1篇刘旭
  • 1篇龚银春
  • 1篇邹康
  • 1篇胡文礼
  • 1篇王斌
  • 1篇郭灿
  • 1篇邓莉

传媒

  • 2篇过程工程学报
  • 1篇科技导报
  • 1篇机械强度
  • 1篇石油机械
  • 1篇辐射研究与辐...
  • 1篇石油矿场机械
  • 1篇高压物理学报
  • 1篇应用力学学报
  • 1篇机械科学与技...
  • 1篇微波学报
  • 1篇清洗世界
  • 1篇可再生能源
  • 1篇石油和化工设...
  • 1篇中国安全生产...
  • 1篇西南石油大学...
  • 1篇重庆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5篇2016
  • 2篇2015
  • 5篇2013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喷嘴结构对射流特性的影响被引量:4
2013年
基于计算流体力学,以射流清洗喷嘴的结构为研究对象,分析喷嘴结构对喷嘴射流特性的影响。本次研究基于Fluent软件平台,对不同喷嘴结构进行数字模拟仿真分析,再利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分析计算结果得出最佳结构的喷嘴结构。研究结果表明,喷嘴出口切面形状对射流速度影响最大,收缩角其次,喷嘴出口段长度影响最小。
付必伟赵江王斌艾志久贾林蹇清平
关键词:数值模拟
节流管汇防冲刺短节结构及流场模拟被引量:2
2013年
现有的节流管汇在井控节流压井过程中出现局部冲蚀问题。提出了防冲刺节流管汇的结构改进方案,并建立CFD模型,分别研究了不同开度和含气量对防冲刺节流管汇冲蚀的影响。现场试验表明,新结构具有良好的防冲刺作用,提高了节流管汇的使用寿命。
邓莉李杰艾志久贾林胡文礼付必伟
关键词:节流管汇CFD冲蚀
微波辐射对稠油脱水降粘的影响及其工艺研究被引量:6
2016年
针对目前稠油开采和利用存在脱水、降粘难等问题,基于微波热效应与非热效应的原理,利用自行设计的微波辐射实验设备进行研究,系统分析了微波辐射功率和时间对脱水率的影响,以及辐射对胶质和沥青质的影响,并详细介绍了微波辐射工艺中的具体流程。结果表明:微波辐射平均脱水率为90.7%,与普通加热脱水技术的脱水率为34.8%相比,脱水效率高;频率为915 MHz、功率为1 k W的微波作用1min后(热效应),油样温度迅速升高到71.2℃,反应速度快;微波辐射(非热效应)后运用四组分测定法,测得油样中沥青质含量减少了2.5%和胶质含量减少了1.2%,油样粘度在低温区发生明显的改变。研究结论为该项技术在工业应用中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展望,证明了该技术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艾志久孟璋劼艾雨付必伟唐清悟
关键词:稠油微波技术脱水率降粘
微波辐射稠油降粘脱水实验研究被引量:10
2015年
针对稠油粘度大和脱水难等问题,利用微波辐射进行稠油破乳脱水实验研究,分析了微波功率和辐照时间对稠油脱水率的影响,并对比了微波脱水技术与水浴加热脱水技术的脱水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微波作用后油样温度迅速升高,粘度降低;微波脱水技术与水浴加热脱水技术相比,脱水效果及速度有显著提高;微波功率越高,脱水效果越好,但超过450 W后微波功率对脱水率的影响较小;辐照时间约为2 min时,油样的降粘脱水效果较好;微波作用后油样重组分含量降低,轻组分含量增加,粘度发生不可逆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微波技术在稠油降粘脱水领域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付必伟艾志久胡坤孟璋劼钱惠杰席燕卿
关键词:稠油微波辐射破乳脱水脱水率
基于CFD的自推进破岩喷嘴流场仿真研究被引量:8
2013年
在低渗透油井径向水力深穿透增产工艺中,自推进射流喷嘴是核心工作元件。利用计算流体动力学方法研究射流喷嘴内外流场,并对喷嘴的自推进力进行计算。得出以下结论:(1)多喷口喷嘴在井底形成局部高压区,同时在井底中心区域形成高压带,有助于破碎岩石。(2)喷嘴射流在井底形成的壁面剪切力成对称分布趋势,合理设计喷嘴结构有助于提高壁面剪切力。(3)尾喷口流道中的最大速度趋于集中在一侧壁面上,会导致喷嘴结构磨损,合理设计尾喷口的角度及尾喷口与喷嘴简单的连接结构,有助于改善尾喷口射流流场,提高喷嘴寿命。(4)利用CFD计算喷嘴的推进力与实测结果较吻合,因此,利用CFD预测喷嘴的推进力是可行的。
胡坤彭旭李杰付必伟艾志久
关键词:流场仿真计算流体动力学仿真
T型管油水分离特性数值模拟被引量:11
2017年
采用Mixture多相流模型研究T型管内油水两相流动特性,研究了入口含油率、出口分流比、入口速度、支管段长度、主管出口段长度等因素对T型管分离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支管与主管连接处存在油相聚集及油水分离现象,其中主管油相聚集主要由重力分层导致,而支管油相聚集主要是密度差导致的离心分离.入口位置含油率对T型管的分离效率影响大,随入口含油率增大,T型管的分离效率降低,T型管适用于含油率较低的油水混合物的分离.支管分流比越大,T型管分离效率越高,生产现场可考虑在主管出口段采取节流措施以提高T型管的分离效率.T型管分离效率对支管段及主管出口段长度不敏感,T型管可仅按制造安装要求设计.
胡坤艾志久付必伟李杰李振北
关键词:T型管计算流体动力学油水分离流场模拟
基于防磨结构的旋风分离器性能优化被引量:4
2015年
基于气固两相流和冲蚀理论对常规Stairmand旋风分离器和防磨型旋风分离器冲蚀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对常规旋风分离器,其壁面冲蚀磨损速率从筒体顶端向下逐渐减小,在筒体L1/H1=0.8以下区域,磨损速率基本保持不变;在L1/H1=0.8以上区域,冲蚀磨损呈增大趋势,最大为2.3×10-6 kg/(m2·s);在锥体L2/H2=0.35以下区域,冲蚀速率逐渐减小;而在L2/H2=0.35以上区域呈逐渐增大趋势,在锥体顶端达最大值2.0×10-7 kg/(m2·s).对防磨型旋风分离器,在筒体L1/H1=0.8以上区域,壁面最大冲蚀速率为0.5×10-6 kg/(m2·s),远小于常规旋风分离器.在锥体从锥底向上冲蚀速率逐渐减小,在锥体顶端为0.4×10-7 kg/(m2·s),小于常规旋风分离器.在小粒径范围内,分离效率随粒径增加而基本呈线性递增趋势.粒径大于4μm时,防磨型旋风分离器具有较高的分离效率.压降随防磨板高度增加逐渐减小.A3型防磨分离器压降为360 Pa,小于常规分离器压降550 Pa.为了降低旋风分离器壁面的冲蚀磨损,减少出口压降损失,粒径大于4μm时,可选择最合理的B1型防磨分离器提高旋风分离器的防磨性能,从而延长使用寿命.
邹康艾志久胡坤钱惠杰付必伟
关键词:旋风分离器冲蚀磨损CFD数值模拟
风琴管空化喷嘴流场数值模拟被引量:9
2013年
风琴管空化喷嘴是一种常见的空化射流喷嘴,利用喷嘴内部特殊结构形成产生空化效应,从而提高射流的打击效果,因此,研究空化喷嘴内部结构对形成的空化效应影响,有利于提高喷嘴的工作性能。本文利用多相流模型研究风琴管空化喷嘴,在出口压力为2MPa工况下,对不同入口压力下喷嘴的内流场进行了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在正常工作压力8MPa情况下,喷嘴喉道位置出现局部低速区和低压区域,且空化位置出现在喉道截面突变位置。同时,研究了喷嘴喉道长径比和存在圆角情况下内部空化情况,发现增大喷嘴喉道长径比实际相当于增加了低压区域,有利于空化的产生;喷嘴喉道变径区域存在圆角会严重影响空化喷嘴的空化性能,且圆角半径越大,临界空化压力越大。
胡坤艾志久付必伟贾林彭旭
关键词:空化流场仿真计算流体动力学水射流
水平井爬行器回拉力学模型与分析被引量:3
2019年
面对油气开发中水平井井下作业的复杂性,一种输送工具-水平井爬行器已被大部分油田采用,并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根据爬行器的工作原理,首先建立单根电缆空间位置几何关系以及受力分析,然后再扩展至相连电缆的力学分析,并与爬行器回拉过程力学相结合,得到了地面电缆张力与爬行器缆头张力的表达式,最后通过与实验对比,得到理论计算结果与工程实测数据误差较小,验证了所建立的力学模型的可靠性。
胡婷婷胡坤付必伟顾中浩闫卓然
关键词:力学模型
水平定向穿越管道起吊力学分析被引量:1
2016年
水平定向穿越管道起吊过程中,管道的吊点位置决定管道入土角度,如入土角度偏大或者偏小,都可能导致管道在入土时发生卡管或瘪管事故。通过对管道起吊过程的受力分析,结合材料力学知识,得到管道的吊点位置与入土角度的数学模型,并利用实验研究验证其准确性。研究表明吊点2的位置对入土角度的影响比吊点1敏感。实验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的相对误差是5.8%,表明该数学模型可用于现场指导。
董宗正付必伟席燕卿刘旭
关键词:吊点位置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