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于传宁

作品数:8 被引量:42H指数:3
供职机构:贵州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贵州省科技厅社会发展攻关项目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德国小蠊
  • 3篇杀虫
  • 3篇杀虫剂
  • 2篇杀灭
  • 2篇杀灭效果
  • 2篇杀灭效果观察
  • 2篇灭效
  • 1篇对抗性
  • 1篇药效
  • 1篇野外种群
  • 1篇饮水
  • 1篇饮用
  • 1篇饮用水
  • 1篇源性疾病
  • 1篇知识
  • 1篇中毒
  • 1篇杀灭率
  • 1篇食源
  • 1篇食源性
  • 1篇食源性疾病

机构

  • 8篇贵州省疾病预...

作者

  • 8篇于传宁
  • 4篇黄茵
  • 4篇郑越平
  • 4篇林孟华
  • 2篇刘莉
  • 2篇汪思顺
  • 1篇朱青
  • 1篇任刚
  • 1篇杜雯
  • 1篇蒋励
  • 1篇刘铭
  • 1篇苏飞
  • 1篇唐光鹏
  • 1篇刘利
  • 1篇周亚娟
  • 1篇张大勇
  • 1篇刘怡娅
  • 1篇刘泳廷
  • 1篇向红
  • 1篇张爱华

传媒

  • 3篇贵州医药
  • 1篇中国卫生事业...
  • 1篇中国媒介生物...
  • 1篇医学动物防制
  • 1篇中华卫生杀虫...
  • 1篇环境卫生学杂...

年份

  • 1篇2014
  • 2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08
  • 1篇2005
  • 1篇2004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清镇市流长乡燃煤污染型氟中毒流行现况及儿童免疫功能初探被引量:2
2011年
贵州省是生活燃煤污染型氟中毒的重病区。研究表明,过量氟主要对骨骼等硬组织造成损伤、也损害非骨相系统,如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心血管系统肝、肾等,但氟化物对儿童免疫系统的损害研究报道较少。本研究通过流行病学,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研究。
于传宁张爱华汪思顺
关键词:儿童燃煤污染型氟中毒尿氟氟斑牙
2004—2011年贵州省食源性疾病分析被引量:13
2012年
目的分析近年贵州省食源性疾病发病规律,探讨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方法对2004—2011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中贵州省食源性疾病报告事件作流行病学描述和分析研究。结果2004—2011年共报告209起食源性疾病事件,其中发病5 851例,143例死亡。7—8月是高发季节。农村家庭的报告病例数和死亡数最大。发病原因中,植物性报告事件最普遍(67起)。死亡原因中,最主要的死因是毒蕈中毒(42起),其次为化学性中毒和不明原因死亡(均为36起),不明原因病例的构成比最高(41.77%)。结论贵州省食源性疾病的发病和死亡主要集中在农村家庭,在高发季节对该人群采取适当的干预措施可有效降低发病数和死亡数。
于传宁汪思顺周亚娟刘怡娅朱姝
关键词:食源性疾病
山区居民饮水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状况调查分析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调查兴义市山区居民饮水相关知识、态度、行为状况以及分析其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开展健康饮水知识教育和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兴义市3个乡镇378名居民,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其饮水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进行调查。结果:兴义市山区居民健康饮水知识知晓率、态度正确率和行为形成率分别为70.4%、74.6%和41.8%;三个乡镇居民的饮水知识知晓率不同,但在健康饮水态度和行为上是一致的;多元直线回归分析显示,文化程度、年龄和职业与饮水相关知识得分有统计学关联(P<0.05).结论:兴义市山区居民饮水健康知识知晓率和行为形成率较低,尤其是高年龄、文化程度低以及农民群体。因此,应加强对其进行饮水相关知识的宣传和教育。
向红杨蕙蒋励于传宁陈刚唐光鹏宋浩
关键词:农村居民
2003年贵州省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肠道病毒监测分析
2004年
刘铭任刚张大勇朱青苏飞杜雯喻浩于传宁
关键词:急性弛缓性麻痹肠道病毒病毒学EV呼吸道感染
贵阳市德国小蠊对七种杀虫剂的抗性测定被引量:17
2005年
目的了解贵阳市区3个野外种群德国小蠊(C1、C2、C3)对7种常用杀虫剂的敏感性,以便通过抗性水平来指导科学、合理使用杀虫剂.方法药膜接触法.结果贵阳市区3个野外种群德国小蠊对溴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顺式氯氰菊酯、高效氟氯氰菊酯、二氯苯醚菊酯、残杀威和DDVP等7种杀虫剂的平均抗性倍数分别为4.20、6.31、3.22、2 31、18.42、1.03和5.11倍.3个野外种群德国小蠊对二氯苯醚菊酯已产生高抗,抗性倍数在13.63~22.11之间;对溴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顺式氯氰菊酯、高效氟氯氰菊酯、敌敌畏已不同程度地产生抗性,抗性倍数在1.52~8.28之间;对残杀威敏感,抗性倍数在0.92~1.13之间.结论3个野外种群德国小蠊对6种杀虫剂已产生不同程度的抗性,对1种杀虫剂敏感.
郑越平刘利于传宁黄茵林孟华
关键词:德国小蠊抗性测定杀虫剂二氯苯醚菊酯氟氯氰菊酯野外种群
不同虫期德国小蠊对四种杀虫剂敏感性的研究
2008年
郑越平于传宁刘莉黄茵林孟华
关键词:敏感性杀虫剂敏感品系监测工作
贵阳市黄胸鼠对溴敌隆的抗性及大隆对抗性鼠杀灭效果观察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调查贵阳市黄胸鼠对溴敌隆抗药性及大隆对抗性鼠的杀灭效果。方法无选择摄食试验。溴敌隆、大隆现场灭鼠试验比较。结果黄胸鼠对溴敌隆无选择摄食试验:死亡率70%,平均致死天数10d,平均致死剂量49.26mg/kg,存活鼠3只,平均存活剂量71.95mg/kg。黄胸鼠对大隆无选择摄食试验:死亡率100%,平均致死天数6天,平均致死剂量9.4mg/kg。溴敌隆现场灭鼠试验:灭后密度下降率65.0%,大隆现场灭鼠试验:灭后密度下降率96.3%。结论贵阳市存在抗溴敌隆的抗性鼠,大隆能有效的杀灭抗性鼠。
刘泳廷郑越平林孟华于传宁黄茵
关键词:黄胸鼠杀灭率
4种杀虫剂对德国小蠊杀灭效果观察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了解不同浓度的4种杀虫剂对德国小蠊的杀灭效果,为指导现场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药膜法。结果顺式氯氰菊酯、溴氰菊酯、高效氟氯氰菊酯在提高使用浓度后,击倒率加快。72 h死亡率,3种菊酯类杀虫剂高、低浓度间差异无显著性;残杀威高浓度致死效果明显优于低浓度。结论加大杀虫剂使用浓度可加快对德国小蠊的击倒速度,但不能提高死亡率,所以不是灭蟑的有效方法。
郑越平刘莉于传宁黄茵林孟华
关键词:德国小蠊杀虫剂药效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