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丁晶晶

作品数:60 被引量:338H指数:9
供职机构:江苏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江苏省林业三项工程项目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42篇期刊文章
  • 13篇专利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2篇生物学
  • 14篇农业科学
  • 10篇环境科学与工...
  • 6篇经济管理
  • 2篇天文地球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建筑科学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12篇麋鹿
  • 10篇湿地
  • 9篇鸟类
  • 8篇生态
  • 6篇群落
  • 6篇种群
  • 6篇护坡
  • 6篇护坡结构
  • 5篇生态系统
  • 5篇栖息
  • 5篇护堤
  • 4篇植物
  • 4篇栖息地
  • 4篇群落结构
  • 4篇相机
  • 4篇红外相机
  • 3篇杨树
  • 3篇野生麋鹿
  • 3篇植被
  • 3篇植被类型

机构

  • 59篇江苏省林业科...
  • 13篇南京师范大学
  • 12篇江苏大丰麋鹿...
  • 5篇南京林业大学
  • 4篇中国林业科学...
  • 2篇长江大学
  • 2篇北京麋鹿生态...
  • 2篇生态环境部南...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盐城工学院
  • 1篇盐城师范学院
  • 1篇江苏省水利厅
  • 1篇江苏省林业局

作者

  • 60篇丁晶晶
  • 27篇王磊
  • 16篇李冬林
  • 13篇季永华
  • 12篇常青
  • 8篇邢玮
  • 7篇万欣
  • 7篇江浩
  • 7篇何冬梅
  • 6篇张亚楠
  • 6篇丁玉华
  • 5篇梁珍海
  • 5篇丁玉华
  • 5篇芮雯奕
  • 4篇王火
  • 4篇王磊
  • 3篇常青
  • 3篇任义军
  • 3篇金雅琴
  • 2篇阮宏华

传媒

  • 19篇江苏林业科技
  • 5篇野生动物学报
  • 3篇南京林业大学...
  • 2篇特种经济动植...
  • 2篇湿地科学
  • 1篇生态学报
  • 1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野生动物
  • 1篇东北林业大学...
  • 1篇动物学杂志
  • 1篇生态学杂志
  • 1篇南京师大学报...
  • 1篇生态科学
  • 1篇生态与农村环...
  • 1篇中南林业科技...
  • 1篇生态环境学报
  • 1篇第十一届中国...
  • 1篇中国自然资源...
  • 1篇第九届全国野...

年份

  • 2篇2024
  • 7篇2023
  • 3篇2022
  • 2篇2021
  • 3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5篇2017
  • 4篇2016
  • 6篇2015
  • 3篇2014
  • 3篇2013
  • 5篇2012
  • 8篇2011
  • 2篇2010
  • 4篇2009
6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江苏大丰麋鹿种群及管理模式探讨被引量:2
2012年
以江苏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麋鹿为研究对象,探讨麋鹿种群管理及保育对策。结果显示:1986~2011年,大丰麋鹿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年增长率在7.7%~27.1%之间,平均年增长率为13.6%(n=25)。大丰麋鹿种群的管理有4种方式,即圈养、半散养、野生放养和异地寄养。圈养生境面积小,麋鹿采用全年人工补饲;半散养生境面积较大,以第一核心区麋鹿为例,其种群密度从1998年的0.825头/hm^2增加到2011年的3.06头/hm^2,平均增长1.9%(n=14)。野生放养是恢复麋鹿野生种群的基础和前提;异地寄养是保存麋鹿物种的关键。今后,大丰麋鹿保护区将走麋鹿种群可持续发展战略,继续合理野生放养、异地选点寄养,并通过栖息地生境修复、麋鹿血统交换等方式,不断探索麋鹿保护发展新策略。
侯立冰丁晶晶丁玉华任义军刘彬
关键词:麋鹿种群
一种户外红外相机用的角度可调节式固定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户外红外相机用的角度可调节式固定装置,包括同圆心设置的两个夹持弧形架,两个夹持弧形架合围形成一个夹持架,在使用时,通过夹持架夹持安装在树上或是其他立柱上,为实现支撑框架一安装户外红外相机后,可与夹持架滚动...
丁晶晶王磊王玄翟飞飞邢玮
中国野生麋鹿种群发展策略探究被引量:9
2018年
麋鹿是中国特有物种,野生种群在本土灭绝近200 a。1998年首批半散养麋鹿回归大自然,至2018年野生麋鹿数量发展已超过1 600头,并已建立了大丰、石首、洞庭湖和盐城4个野生麋鹿种群。野生麋鹿种群今后的发展策略:一是建立野生麋鹿自然生态廊道,探索其发展新路径;二是保护野生麋鹿栖息地,留足其发展新载体;三是保护麋鹿遗传多样性,提高其种群质量;四是提高公众保护意识,达到有效保护野生麋鹿之目的。
丁玉华丁晶晶李鹏飞朱建强
关键词:野生麋鹿种群散养生态廊道
江苏阜宁县发现灰背椋鸟被引量:1
2019年
2018年6月25日7时左右,在江苏省阜宁县北部发现了一种椋鸟:通体灰色,头顶及腹部偏白,飞羽黑,外侧尾羽羽端白色;肩部有较明显的白色,翅膀黑色,喙和脚均为灰色(图1左)。根据整翼上覆羽及肩部白色这一特征,参照《中国鸟类野外手册》(约翰·马敬能等2000)和《中国香港及华南鸟类野外手册》(尹琏等2017),确定为灰背椋鸟(Sturnus sinensis)雄性个体。
王玄刘威常青丁晶晶
关键词:中国鸟类肩部雄性
太湖湖滨湿地沉积物氮磷与2种挺水植物氮磷的关系被引量:10
2011年
在无锡太湖湖滨带布设3条样带、36个样点进行了调查,分析了表层沉积物(0~15 cm)和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Cav.)Trin.)、茭白(Zizania latifolia(Griseb.)Turcz.)2种挺水植物w(N)、w(P)的变化,揭示了沉积物N、P的空间分布以及与2种挺水植物N、P的关系。结果表明:(1)表层沉积物w(N)自上而下分别为7.89~4.24 mg.g-1(0~5 cm)、7.56~3.81 mg.g-1(0~10 cm)、7.61~3.77 mg.g-1(0~15 cm),w(P)分别为1.293~0.532 mg.g-1(0~5 cm)、1.112~0.497 mg.g-1(0~10 cm)、0.952~0.471 mg.g-1(0~15 cm)。(2)生态修复区表层沉积物N、P的水平变化规律一致,按陆向辐射区-水位变幅区-水向辐射区依次递减,而从垂直变化来看,w(N)、w(P)均以表层最高,并依次向下层递减;硬质护坡区P的变化与之一致,但N的水平分布却按陆向辐射区-水位变幅区-水向辐射区依次递增,垂直分布呈现表层最低,并依次向下层递增变化。(3)2种挺水植物w(N)、w(P)不同,芦苇对N、P的吸收明显高于茭白(芦苇地上部分w(N)31.75~42.61 mg.g-1,地下部分w(N)13.57~18.21 mg.g-1;茭白地上w(N)14.78~23.57 mg.g-1,地下部分w(N)13.57~18.21 mg.g-1,而芦苇地上部分w(P)3.62~5.08 mg.g-1,茭白地上部分w(P)1.42~1.93 mg.g-1,地下部分w(P)0.35~0.57 mg.g-1)。2种挺水植物地上部分N、P吸收量远远大于地下部分吸收量。(4)相关分析表明,2种植物地下部分w(TP)与沉积物w(TP)呈正相关,而芦苇地下部分w(TP)与沉积物w(TP)相关性显著(P〈0.05),说明芦苇根系对沉积物中的P具有强烈吸附作用。(5)2种植物对太湖中沉积物N、P分配有显著影响,生态恢复区沉积物中w(N)显著高于硬质护坡,而w(P)较硬质护坡显著降低,适度恢复水生植被可有效缓解湖泊水体的富营养化。
王磊李冬林丁晶晶梁珍海
关键词:太湖湖滨湿地水生植物沉积物
苏北淤泥质盐碱地造林技术被引量:4
2015年
采用田间试验法,对白蜡(Fraxinus chinensis)、苦楝(Melia azedarach)、弗吉尼亚栎(Quercus virginiana)、红叶石楠(Photinia×fraseri)等12个乔灌木树种进行造林对比试验,并对不同造林地土壤含盐量和p H值进行了动态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常规技术进行春季造林,12个供试树种造林成活率均达90%以上,但各树种的造林保存率差异显著,变化幅度为18.9%~100%,其中造林保存率在90%以上的树种有白蜡、榉树(Zelkova serrata)、苏柳172(Salix×jiangsuensis CL‘J—172’)、苦楝、女贞(Ligustrum lucidum)、紫穗槐(Amorpha fruticosa)和柽柳(Tamarix chinensis);造林对土壤含盐量和p H值影响较大,与常规技术相比,采用"换土+覆膜"和"隔盐+盖草"技术能有效地降低土壤含盐量,明显提高造林保存率,促进树木新梢生长,其造林保存率由83.0%分别提高到94.6%和96.1%。
季永华丁晶晶张敏张亚楠姜鸿爱戴蔚
关键词:盐碱地造林技术造林成活率造林保存率新梢生长量
江苏句容仑山冬季鸟类群落结构及其多样性研究
2016年
2015年11-12月,利用样线法对江苏句容仑山的冬季鸟类群落结构及其多样性进行了研究。冬季调查共记录到鸟类2 346只,平均密度19.55只/hm^2,隶属10目25科54种。其中,广布种23种,东洋种11种,古北种20种,含国家重点保护鸟类3种。在物种组成上,冬季鸟类以雀形目为主,占鸟类总种数的74.07%,棕头鸦雀、白头鹎为冬季群落的优势鸟种。在区系组成上,主要以广布种为主,古北界种类要多于东洋界。调查区冬季鸟类多样性2.75,均匀度0.82,优势度0.10,调查结果表明句容仑山的冬季鸟类多样性较高。
丁晶晶仇曙光李冬林季永华王磊
关键词:鸟类群落结构多样性
江苏省鸟类新纪录白鹇被引量:5
2017年
2016年6~11月,利用红外相机开展江苏南部丘陵山区野生动物监测的过程中,在宜兴林场和龙潭林场多个监测点均拍到白鹇雌雄鸟的影像,栖息地大多以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和毛竹林为主。查阅相关文献,证实白鹇为江苏省鸟类新纪录,由此白鹇在中国境内的分布也进一步向北推移。
丁晶晶徐惠强熊天石王雪峰王金海李茂金曹骁翔常青
关键词:白鹇鸟类新纪录
水生植物的生态功能和资源应用被引量:106
2011年
水生植物具有水体产氧、氮循环、吸附沉积物、抑制浮游藻类繁殖、减轻水体富营养化、提高水体自净能力的重要功能,同时还能为水生动物、微生物提供栖息地和食物源,维持水岸带物种多样性。通过综述国内外水生植物的研究进展,阐明了水生植物的概念及分类方法,全面概述了水生植物的生态功能,讨论了中国城市建设中水生植物资源利用现状和效果,提出了水生植物在水岸带生态恢复应用中需要关注的问题以及今后水生植物研究的目标和方向。
李冬林王磊丁晶晶芮雯奕
关键词:水生植物生态功能湿地恢复
中国大陆鸟类和兽类物种多样性的空间变异被引量:9
2012年
生物多样性科学的研究重心之一是大尺度生物多样性空间分布规律及其形成机制。中国是世界上物种特丰富国家之一,了解我国物种多样性在空间上的变异情况,对于进一步认识大尺度上的生物多样性有重要意义。收集了全国205个自然保护区的鸟类和兽类物种分布信息,以G-F指数作为物种多样性的测度指标,利用地统计学方法分析了大陆鸟类和兽类物种多样性的空间变异特征。G-F指数是一种基于香农-威纳指数的信息测度,测度了研究地区环境分化程度和实际利用这种生态环境分化的生物类群多样性,是一种对共同起源,相似生境需求的物种类群多样性的标准化多样性测度。结果发现,在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区和青藏高寒区内我国大陆鸟类多样性变异大部分都是由随机因素所引起的。兽类多样性的分布,在东部季风区和西北干旱区内是由随机因素所产生的,而在青藏高寒区,兽类多样性的总变异中99.9%是由空间依赖性所引起的,主要表现在71492—1020000 m空间尺度上,其分布表现出了强空间相关性。据此,大尺度上的物种多样性空间分布具有特定的规律,在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行动中应加以考虑。
丁晶晶刘定震李春旺蒋志刚
关键词:物种多样性G-F指数地统计学鸟类兽类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