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麻醉
  • 4篇手术
  • 2篇术后
  • 2篇呕吐
  • 2篇腔镜手术
  • 2篇围手术
  • 2篇围手术期
  • 2篇围术期
  • 2篇宫腔
  • 2篇宫腔镜
  • 2篇宫腔镜手术
  • 1篇心梗
  • 1篇心肌
  • 1篇心肌梗死
  • 1篇心衰
  • 1篇血容量
  • 1篇胰腺
  • 1篇胰腺炎
  • 1篇异丙酚
  • 1篇硬膜

机构

  • 9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9篇丁旭
  • 4篇赵志丹
  • 3篇周云霞
  • 2篇任自刚
  • 1篇田鸣
  • 1篇刘辉

传媒

  • 2篇中国医刊
  • 1篇中国内镜杂志
  • 1篇中国临床医生...
  • 1篇北京医学
  • 1篇重庆医学
  • 1篇疼痛
  • 1篇中华临床医药...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2
  • 1篇1998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4例心梗伴心衰围术期处理及麻醉被引量:3
2003年
周云霞任自刚丁旭
关键词:围手术期心肌梗死麻醉
电脑程控硬膜外吗啡镇痛效果的观察
2002年
目前在繁多的疼痛治疗方法中,硬膜外用药和PCA(patient-controlled analgesia)都起重要作用[。在硬膜外用药治疗术后疼痛和癌痛的探索中,业已发现硬膜外用药镇痛效果与药效学和药动学相关,毒副作用并发症与用药剂量和给药方式相关。我科近年来将Graseby-9300电脑程控泵用于硬膜外PCA(patient-controlled epidural analgesia,PCEA),
周云霞丁旭贾瑞霞
关键词:PCEA硬膜外镇痛吗啡
全麻下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对凝血机制影响的观察
2011年
目的观察全麻下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对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40例ASA Ⅰ或Ⅱ级妇科择期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的患者。采用全凭静脉全麻,观察时间为入室后(T_0),气管插管后5分钟(T_1),气腹后15分钟(T_2),气腹后1小时(T_3),手术结束时(T_4)。应用Sonoclot分析仪监测,活化凝血时间(Act)、凝集速率(Clot Rate,CR)、血小板功能(PF)。并在T_0、T_1、T_2分别测定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标准单位(INR)、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G)、凝血酶时间(TT)。结果所有患者T_1、T_2、T_3、T_4的ACT值分别与T_0相比均降低,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T_1和T_2的PT值及INR值与T_0相比均明显增高,存在显著统计学意义。T_1的APTT、值及TT值与T_0相比均降低,存在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全身麻醉下腹腔镜手术病人从入室后至手术结束,随着手术时间的延长血液有逐步高凝的倾向。
丁旭赵志丹田鸣
关键词:腹腔镜异丙酚全子宫切除术凝血
不同麻醉深度对宫腔镜手术的影响被引量:5
2022年
目的探讨喉罩静脉麻醉中维持不同脑电双频指数(BIS)对宫腔镜手术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6月于该院行静脉麻醉下宫腔镜手术患者75例,根据维持BIS不同分为A组和B组。两组患者丙泊酚输注均采用靶控输注(TCI),根据患者BIS调整丙泊酚目标血浆药物浓度。A组术中维持BIS 40~50,B组术中维持BIS 51~60。记录两组患者术中血压心率变化、各时间点BIS及患者麻醉期间相关指标时间。结果B组患者诱导后、插管后、扩宫后、苏醒时心率均明显高于A组(P<0.05)。B组停药-苏醒时间、停药-拔喉罩时间及定向力恢复时间明显少于A组(P<0.01)。结论浅麻醉状态维持BIS在51~60可以满足静脉麻醉下宫腔镜手术需求,患者苏醒恢复更快。
王鹰丁旭
关键词:丙泊酚靶控输注宫腔镜手术脑电双频指数
重症胰腺炎麻醉及围术期的处理被引量:1
1998年
重症胰腺炎麻醉及围术期的处理周云霞任自刚丁旭刘辉重症胰腺炎是一种严重急腹症,常并发休克、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急性肾功能衰竭(ARF)或多系统器官衰竭(MSOF)。国内外报道死亡率高达30%~40%。我科近3年来对29例重症急性胰腺炎(SAP)...
周云霞任自刚丁旭刘辉
关键词:胰腺炎重症麻醉围手术期处理
一种医疗麻醉器具用灭菌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医疗麻醉器具用灭菌装置,包括高压灭菌罐、设置在高压灭菌罐内部的立柱,以及安装在立柱外部用于盛放医疗麻醉器具的两个托盘;还包括呈环状设置在托盘底部的多个顶板一和多个顶板二,多个所述顶板一与多个顶板二交叉分布...
丁旭
围术期七氟醚复合瑞芬太尼或舒芬太尼对腹腔镜手术术后苏醒质量影响的临床研究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七氟醚背景吸入下分别复合以瑞芬太尼和舒芬太尼对患者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80例ASAⅠ~Ⅱ级,行择期腹腔镜手术病人进行随机对照研究。随机分为瑞芬太尼组(R)与舒芬太尼组(S),每组40例。两组麻醉诱导用七氟醚吸入、罗库溴铵及瑞芬太尼或舒芬太尼。术中维持吸入七氟醚,并分别持续静点瑞芬太尼或间断给予舒芬太尼,且间断给予罗库溴铵。分别记录拔管时间,拔管后,送入术后恢复室并观察拔管后10min(T1),30min(T2),2h(T3)患者的0AA/S镇静评分、VAS评分、AMBESH评分,恶心呕吐(PONV)和需要加用吗啡病人数。结果两组拔管时间和术后各时点的0AA/S镇静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与R组相比较,S组T1点VAS及AMBESH评分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S组恶心、呕吐及需用止吐药和吗啡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七氟醚背景吸入下分别复合瑞芬太尼或舒芬太尼,麻醉安全、有效,术后苏醒质量高。
丁旭赵志丹
关键词:七氟醚瑞芬太尼舒芬太尼恶心呕吐
托烷司琼(欧必亭)与昂丹司琼在预防手术后呕吐疗效的比较
2004年
恶心呕吐是手术后最为常见的麻醉并发症。由于其伴随的感觉使人难以忍受,并导致患者生命质量的严重损害,因此,如何减少手术后恶心呕吐(postoperative nausea and vomiting,PONY)的问题始终为各国麻醉医师所关注。在本观察中,我们对全麻腹腔镜患者用托烷司琼(Tropisetron)预防PONY的疗效进行观察,并与昂丹司琼(Ondansetron)
丁旭赵志丹
关键词:托烷司琼昂丹司琼术后并发症呕吐麻醉
外周静脉压监测在宫腔镜手术中应用的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评价外周静脉压(PVP)监测在宫腔镜手术中对体内血容量变化监测的可行性。方法 100例患者在硬膜外阻滞下行宫腔镜手术,记录手术中灌流液体量,同时术中监测PVP及平均动脉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当PVP>10cmH_2O,给呋塞米20mg静注,观察PVP的变化。结果当灌流液体量大于15000ml后,患者PVP(10.4±0.8)cmH_2O明显高于术前PVP(4.5±0.6)cmH_2O。结论对于宫腔镜手术,外周静脉压(PVP)监测对体内血容量变化有良好的指导作用。
丁旭赵志丹
关键词:宫腔镜手术血容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