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琪轩
- 作品数:57 被引量:255H指数:10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晨光计划项目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文化科学自然科学总论更多>>
- 美国内部失衡如何撼动了国际秩序被引量:10
- 2021年
- 和以往崛起国家冲击国际秩序不同,当前国际秩序遭遇来自世界政治领导国美国的严重冲击。本文试图展示美国社会政治组织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逐渐衰落的图景,其重要表现是美国工会的影响力迅速下降。由于动员低收入群体的社会政治组织式微,美国低收入群体投票率的下降更为显著。美国政要对低收入群体的依赖度降低,这使得美国的经济政策,包括税收、福利以及管制政策,日益忽略低收入群体的诉求。经济分化为美国政要动员当前国际秩序下的受损者提供了备选方案。分化的美国生成了由内而外冲击国际秩序的力量。在维系强大工会的同时,德国没有产生美式分化,也没有形成显著的冲击国际秩序的国内压力。如果国内分化持续下去,未来美国对国际秩序的态度将持续摇摆不定。
- 黄琪轩
- 关键词:工会国际秩序
- 大国权力转移与技术变迁
- 重大技术变迁在不断重塑世界历史。而重大技术变迁却呈现周期性的波动:有时候,技术进步比较缓慢;而有时候,重大技术变迁却在一段时间里集中出现,出现了技术革命。重大技术变迁还具有明显的大国特征:它们往往发生在国际政治中的大国。...
- 黄琪轩
- 探索国际关系历史规律的社会科学尝试
- 2020年
- 国际关系史学界存在两个研究群体:作为社会科学家的国际关系学者与作为历史学家的国际关系学者。他们都在研究国际关系史,都为国际关系研究的发展作出了自身独特的贡献。尽管双方都关注国际关系的历史,但是,二者所关注的重点、提问的方式、嵌入的理论以及运用的方法都存在较大差异。
- 黄琪轩
- 关键词:国际关系史社会科学家历史学家
- 科技自立自强与亚洲发展的内生动力
- 2023年
- 亚洲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外来技术、外部市场均为亚洲发展作出过重要贡献。但二者都不是典型意义上的“国际公共品”。从以中日韩为代表的亚洲国家发展经验来看,在全球化时代,“自主”有着重要意义。科技自立自强构成亚洲发展的内生动力,但在发展的“追赶阶段”与“成熟阶段”,科技自立自强又有着不同侧重。在“追赶阶段”,由于后发国家对先发国家构成的竞争压力小,获得外来技术与外部市场均相对容易,培育“自主学习能力”是支撑科技自立自强,进而推动成功发展的关键。当亚洲逐步步入发展“成熟阶段”,对先发国家构成的竞争压力增大,获得外来技术与外部市场也愈发困难,此时“自主创新能力”与“自主市场规模”相互补充支撑着“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推动着亚洲持续发展。新时代的中国致力于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积极向亚洲分享技术与市场,推动亚洲共同发展。
- 黄琪轩
- 关键词:自主学习能力自主创新能力
- 从大国间关联利益看国家安全——美国对俄德的经济战略及其后果被引量:3
- 2015年
- 冷战结束以后,美国面临一次战略机遇,将昔日的对手俄罗斯转变为合作伙伴;二战结束以后,美国也曾面临过类似的机遇:将欧洲最大的战争机器德国转变成盟友。美国对俄罗斯与联邦德国实施的经济战略后果迥然不同。冷战后,美国对俄罗斯的经济战略是失败的,它让俄罗斯与美国的关系日益疏远;而二战结束以后,美国对联邦德国的经济战略则取得了成功,将往日的对手转变成了盟友。本文试图指出:冷战结束以后,美国在俄罗斯转型问题上实施了消极的对外经济战略,既没有减免俄罗斯背负的债务负担,也没及时有效地提供援助。俄罗斯的经济困境导致了其国内政治困局,也使得俄罗斯民众和精英对西方国家的认知越来越负面,美国失去了一个可能的合作伙伴。与此形成对照的是二战结束以后,美国协助昔日的对手德国进行经济重建,并通过实施马歇尔计划进行大规模的国际援助。这样的经济战略最终也惠及美国。因此,即便是相互竞争的国家,国家利益也存在关联性。随着当代世界安全结构的变迁,大国的利益半径在扩大,关联利益日趋明显。要实现自身的国家利益,就需要关照包括竞争对手在内的国家利益。
- 黄琪轩
- 关键词:美国对外战略马歇尔计划
- 去工业化中的失落者:美国保守主义兴起的选民基础被引量:3
- 2022年
- 2022年6月,美国最高法院正式推翻了在美国堕胎权问题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罗伊诉韦德案(Roev.Wade)。此举在全美乃至世界范围内引起轩然大波,也引发各方对美国保守主义思潮的关注。在美国两党体制下,共和党普遍被认为是保守主义的代表。要认识半个世纪以来美国保守主义的变化,就需要了解共和党的变化。1972年,白人保守派在共和党选民中的占比不到一半。
- 黄琪轩
- 关键词:保守主义去工业化
- 对外经济战略、大国关联利益与战后秩序——两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对外经济战略与德国问题被引量:3
- 2016年
- 两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战胜国对德国问题的处理导致了迥然不同的结果,文章试图探寻这种不同结果的外部根源。文章认为,一战后由于美国坚持要求英法等欧洲国家偿付战争债务,致使后者在德国赔款问题上实施了过度榨取的政策,从而引发了一战后德国国内政治经济的持续动荡,为德国国内极端政治势力的崛起提供了条件。最终,美国不仅没能如数收回债务,反而被卷入二战。而二战结束后,美国实施的马歇尔计划为欧洲重建提供了启动资金,帮助欧洲恢复了经济,抑制了德国国内的极端政治势力,稳固了联邦德国的新生政权,重建了战后国际秩序,同时也实现了美国自身的国家利益。通过对比美国在两次世界大战后的不同对外经济战略所导致的不同结果,文章试图阐明,随着当代世界安全结构的变迁,大国的利益半径在扩大,与他国的关联利益日趋明显,要实现自身的国家利益,就需要关照包括竞争对手在内的其他国家的利益。
- 黄琪轩
- 关键词:战争赔款
- “振兴的机遇”与“失去的机会”——美日竞争背景下美国的技术转移与亚洲经济体被引量:9
- 2021年
- 面对同样的国际技术转移,亚洲经济体却呈现出巨大的应对差异。作者聚焦美日竞争时代亚洲经济体利用美国技术转移的经验与教训。20世纪80年代中期,美日竞争加剧促使美国将电子产业的制造与技术转移到亚洲。对一些亚洲经济体而言,这是一次"振兴的机遇";对另一些经济体而言,这却是"失去的机会"。不同经济体之所以成效迥异,主要源于技术落后者与技术领先者的利益关系以及技术落后者自身的技术能力。与技术领先者存在利益互补且具备技术能力的技术落后者更可能抓住国际技术转移的机会。对日本、越南、港英时期的香港地区和中国内地的跨案例比较以及对战后日本在不同时期的案例内比较显示,一些亚洲经济体之所以经历"失去的机会",源于其不能同时满足利益关系与技术能力所需具备的两个条件,具体存在三类情况:一是与美国存在利益竞争,如日本;二是缺乏技术能力,如港英时期的香港地区;三是既与美国存在利益竞争又缺乏技术能力,如越南。而"振兴的机遇"出现在既与美国存在利益互补又具备技术能力的经济体,如中国内地。技术落后者与技术领先者的利益关系与自身的技术能力显著影响了国际技术转移的绩效。
- 黄琪轩
- 关键词:技术转移技术能力亚洲经济体
- 巴西“经济奇迹”为何中断被引量:14
- 2013年
- 本文主要关注20世纪80年代巴西"经济奇迹"突然中断的原因。在存在严重贫富分化的社会,巴西政府强调对产权的保护固化了原有的贫富分化,使巴西出现政治议题的极端化、收入分配的权力化、产业结构的畸形化和经济增长的债务化等问题。在非常态的激励结构下,政治家、企业家和民众都难以成为经济发展的促进力量,巴西的"经济奇迹"也难以持续下去。本文将巴西与东亚地区以及美国进行比较,指出如果一国实施的产权保护加剧了社会的贫富分化,那么就可能重蹈巴西"经济奇迹"中断的覆辙。
- 黄琪轩
- 关键词:经济奇迹贫富分化
-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在《国际政治经济学》教学中的运用
- 2016年
- 长期以来,大学课堂教学,包括《国际政治经济学》的课程教学存在两大隔离的区域。第一大隔离的区域是"人文"与"社会科学"的隔离。长期以来,阅读经典是人文教育所重视的;而阅读前沿文献则是科学教育更看重的。《国际政治经济学》的课堂教学一直没有为二者的对话搭建桥梁。第二大隔离的区域,就是教学与科研的隔离。
- 黄琪轩
- 关键词:国际政治经济学对外经济政策商用飞机因果关系思维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