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玉欣

作品数:17 被引量:61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天文地球
  • 7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6篇盆地
  • 5篇储层
  • 4篇松辽盆地
  • 3篇油田
  • 3篇凹陷
  • 2篇油藏
  • 2篇气藏
  • 2篇气田
  • 2篇孔隙
  • 2篇火山
  • 2篇测井
  • 2篇长岭凹陷
  • 2篇成岩作用
  • 2篇储层建模
  • 1篇低渗
  • 1篇低渗透
  • 1篇地球化
  • 1篇地球化学
  • 1篇地球化学特征
  • 1篇地震记录

机构

  • 12篇长江大学
  • 11篇中国石油天然...
  • 2篇中国地质大学...
  • 2篇中国石油
  • 2篇中国石油大学...
  • 2篇盎亿泰地质微...
  • 1篇西安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吐哈...

作者

  • 17篇黄玉欣
  • 9篇胡望水
  • 3篇王保战
  • 3篇宋秀梅
  • 2篇华正秋
  • 2篇李忠诚
  • 2篇鲍志东
  • 2篇阮宝涛
  • 2篇牛世忠
  • 2篇王炜
  • 2篇于兴河
  • 2篇胡鹏
  • 2篇宋文礼
  • 1篇王志文
  • 1篇李相明
  • 1篇邱荣华
  • 1篇熊平
  • 1篇许多年
  • 1篇曾凡成
  • 1篇景成杰

传媒

  • 3篇内蒙古石油化...
  • 2篇石油天然气学...
  • 1篇地质学报
  • 1篇电脑开发与应...
  • 1篇中国矿业大学...
  • 1篇石油实验地质
  • 1篇石油钻探技术
  • 1篇内江科技
  • 1篇天然气地球科...
  • 1篇矿物岩石地球...
  • 1篇科技资讯
  • 1篇长江大学学报...
  • 1篇东北石油大学...

年份

  • 4篇2018
  • 2篇2017
  • 3篇2012
  • 2篇2010
  • 1篇2008
  • 2篇2007
  • 3篇2006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红岗油田高台子油藏成岩相研究被引量:4
2012年
系统地对储层岩心进行观察和分析测试,获取了岩性资料、各种孔隙变化和成岩现象的特征,确定研究区储层主要成岩作用类型、特征和演化阶段。在此基础上,根据岩石类型和成岩作用机制及对储层物性的影响,将研究区成岩相划分为粒间溶孔发育相、斑状成岩相、致密胶结成岩相和致密压嵌式成岩相。通过取心井段成岩相和相关测井资料对比统计分析,建立了不同类型成岩相测井解释模型,为后续研究区成岩相的平面和空间研究提供了必要条件,为储层分析评价提供了可靠的地质依据。
牛世忠胡望水熊平李相明黄玉欣
关键词:成岩相测井响应特征成岩作用红岗油田
南襄盆地泌阳凹陷赵凹安棚油田深盆油(气)藏被引量:9
2007年
泌阳凹陷赵凹安棚油田深层系部分油(气)藏属于深盆油(气)藏,即深盆致密砂岩油(气)藏。利用深盆气藏理论和分析方法,通过对其成藏要素分析,发现其深层系油(气)藏具有深盆油气藏的典型特征。构造呈现单斜背景上的鼻状,自西北向东南生油中心倾没;赵凹安棚油田深层系内油水分布较为复杂,在横向连续储层内,出现了油水关系倒置的深盆油(气);储层属非均质低渗透储层;从深盆油(气)观点看,属一种动态致密砂岩油(气)藏;地层压力异常低,甚至负异常压力。在泌阳凹陷勘探程度极高油区,如果进行思想变革,就能实现资源的突破。
胡望水李宗贤黄玉欣邱荣华王敏杨道庆夏东领
关键词:泌阳凹陷致密储层
基于动态弹性力学模型的煤系致密砂岩储层裂缝预测方法被引量:2
2018年
为了提高强非均质性煤系致密砂岩储层裂缝识别效果,根据测井资料,利用动态弹性力学模型对该类储层进行裂缝预测。首先利用寻优算法及阵列声波测井资料获取岩石各模量参数,然后利用微分等效介质(DEM)理论模型计算岩石孔隙纵横比(α),进而对裂缝进行定量表征。单井裂缝预测结果与岩心裂缝实际发育情况的符合率较高,约为90%,表明利用DEM模型预测煤系致密砂岩储层裂缝的可靠性较高。在此基础上,根据测井资料,利用DEM模型对沁水盆地南部地区山西组Ⅱ砂组的裂缝平面分布进行了预测,裂缝预测结果与断裂性质、构造部位及岩心裂缝观察结果均较为吻合。研究表明,动态弹性力学模型适用于煤系致密砂岩储层的裂缝定量表征。
黄玉欣胡望水尹帅
关键词:致密砂岩测井资料沁水盆地
储层构造建模技术在河南下二门油田H2 Ⅲ油组中的应用
2006年
本文以地质统计学,层序地层学,现代沉积学和随机理论等基础知识为指导,应用RMS建模软件对河南下二门油田建立储层构造三维精细地质模型。
宋秀梅胡望水王炜王保战黄玉欣
关键词:RMS储层建模
松辽盆地红岗地区浅层气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被引量:8
2012年
根据红岗地区7件明水组浅层气和13件嫩江组浅层气样品的组分和同位素分析,表明明水组浅层气甲烷含量、重烃含量、干燥系数、δ13C1均值分别为92.74%,1.77%,0.981,-56.7‰,而嫩江组浅层气甲烷含量、重烃含量、干燥系数、δ13C1均值分别为90.38%,5.57%,0.942,-52.1‰。明水组浅层气主要为生物气,而嫩江组浅层气属于生物—热催化过渡带气,都属于低熟油型气。
景成杰牛世忠黄玉欣
关键词:地球化学特征浅层气松辽盆地
英台气田营二段致密火山碎岩储层微观孔隙结构对气藏产能的控制
致密气一般存在于致密砂岩、砾岩、低孔碳酸盐岩中,此类气藏由于低孔、低渗,测井响应和解释方法与常规气藏有所不同,测井评价存在较大难度。因此本文以英台气田营城组二段火山碎屑岩为例,从孔隙结构微观表征,分析了影响评价致密火山碎...
王志文阮宝涛李忠诚黄玉欣曾凡成
关键词:火山碎屑岩致密孔隙结构
松辽盆地长岭火山岩气藏气井产水模式及影响因素被引量:3
2018年
长岭火山岩气藏天然气资源丰富,但开发过程中气井普遍存在产水现象。准确分析气井产水规律、产水模式及其影响因素,对优化开发方案及提高开发效果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长岭营城组气藏地质特征及产水动态特征综合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气井产水来源主要为凝析水和边底水;利用数值模拟技术研究不同产水类型的产出机理,分析了气井产水规律并运用数值模拟技术对气井产水量进行预测,在此基础上归纳总结出4种产水模式,分别为裂缝纵向强水窜、裂缝纵向弱水窜、裂缝—孔隙纵向水锥、高含水饱和度型。明确了气井产水的影响因素,主要受构造特征、气井调峰、井间干扰及气井作业4个方面影响;最终形成相应的"整体考虑、分类治理"的气井产水开发策略。
宋文礼董家辛孙圆辉黄玉欣王军宇
关键词:长岭气田火山岩气藏影响因素
合成地震记录子波提取方法被引量:8
2008年
合成地震记录作为地震和地质结合的一个必要纽带,在地震解释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其中子波的选取,对作好合成地震记录具有重要的影响。本文着重从理论上介绍了四种子波设计方法。并以金10井为例,介绍了直接给定子波、统计子波、确定子波三种合成记录的差异。
高国民胡望水黄玉欣刘易文
关键词:合成地震记录子波提取层位标定
碎屑重矿物差异与物源演化——以长岭凹陷乾北地区青三段—姚一段为例被引量:10
2017年
为了厘清复杂物源供给背景下各物源体系演化规律,对长岭凹陷乾北地区上白垩统青三段—姚一段37口井不同层段内砂岩骨架组分与重矿物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并基于SPSS软件的Q型聚类法将源于不同母岩区的单井重矿物组合在平面上加以区分,再依据ZTR指数与砂岩百分比的平面分布趋势明确物源方向,进而结合古物源水系分布格局,最终揭示了晚白垩世区域构造动力体制与古气候转换背景下研究区由双物源供给(青三段)到多物源汇聚(姚一段)的演化历程.研究结果表明:纵向上姚一段较其下伏的青三段砂岩岩屑百分比整体增加8.14%,而稳定重矿物百分比降低9.25%,指示着母岩区剥蚀作用的增强.平面上青三段沉积时期研究区西南部受整体沿SW-NE展布的保康、通榆体系的影响,分别发育以"锆石_(93.41%)+电气石_(3.56%)+锡石_(0.64%)"和"锆石_(69.42%)+白钛石_(22.89%)+电气石_(5.6%)"为特征的重矿物组合带,其母岩均为古铁法岭地区出露的以中酸性火山岩为主的基岩.至姚一段沉积时期,区域构造挤压使得古湖盆面积迅速萎缩,同期古气候逐渐干热,周缘物源区均遭受大量剥蚀,供屑能力增强,除工区西南部整体继承青三段沉积时期的物源体系格局外,工区西北部、东北部还分别受到整体沿NW-SE展布的白城沉积体系和整体沿NE-SW方向展布的长春—怀德沉积体系的影响,二者分别发育以"锆石_(58.72%)+电气石_(28.73%)+石榴石_(8.2%)"与"锆石_(51.04%)+石榴石_(28.95%)+电气石_(7.2%)"为特征的重矿物组合带,其母岩分别为古大兴安岭地区出露的中酸性岩浆岩、中高级变质岩与古张广才岭地区出露的高级变质岩、中酸性火山岩.
胡鹏鲍志东于兴河刘学超华正秋刘俊玲黄玉欣李勇
关键词:重矿物聚类分析
长岭凹陷乾北地区青三段低渗透储集层特征与主控因素被引量:2
2017年
松辽盆地长岭凹陷上白垩统青山口组三段低渗透储集砂体发育,是其区内油气勘探的重点目标。基于岩石薄片、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物性及压汞测试等资料,对长岭凹陷乾北地区青三段低渗透储集层特征与控制因素进行详细研究。结果表明:青三段储集层岩性以岩屑长石砂岩、长石砂岩为主,杂基含量较高,成分与结构成熟度均较低;储集层平均孔隙度为11.9%,平均渗透率为2.8×10^(-3)μm^2,为典型低孔-低渗储集层;储集空间类型多样,以粒间孔、粒内孔为主,孔隙结构具有4种典型类型。青三段低渗透储集层的形成是沉积作用、成岩作用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湖泛期三角洲前缘末端沉积背景下储集砂岩粒度较细,杂基含量较高,原生孔隙相对较少且连通性较差,奠定了低渗透储集层形成的物质基础;埋藏阶段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的成岩改造,使得原生孔隙大量减少、孔隙结构趋于复杂化,储集层物性整体变差,是形成低渗储集层的关键因素;低渗透背景下,构造成因裂缝局部发育,可有效提高储集层的渗流能力,是相对优质储集层形成的有利条件。
胡鹏鲍志东于兴河刘学超华正秋刘俊玲黄玉欣
关键词:储集层特征主控因素长岭凹陷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