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显琼
- 作品数:9 被引量:18H指数:3
-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挡住皮肤癌变的脚步
- 2013年
- 皮肤肿瘤是发生在皮肤的细胞增生性疾病,在临床上分良性肿瘤、癌前期皮肤病和恶性肿瘤。近年来,皮肤恶性肿瘤有明显增加趋势,这主要与紫外线照射、接触化学致癌物质、病毒感染、电离辐射等环境因素和免疫缺陷、饮食以及遗传、内分泌因素有关。而由于不良因素的刺激,一些原本良性的皮肤病变及肿瘤也可能恶变。
- 朱堂友黄显琼
- 关键词:皮肤癌变皮肤恶性肿瘤细胞增生性疾病化学致癌物质皮肤肿瘤皮肤病变
- 界线类偏瘤型麻风误诊为痤疮1例被引量:5
- 2011年
- 患者男,26岁。面部、四肢多发性暗红色丘疹、结节1年。曾在当地医院误诊为痤疮。皮损组织病理示:表皮萎缩,表皮下"无浸润带",真皮内见巨噬细胞肉芽肿、淋巴细胞及泡沫细胞。抗酸染色(4+)。确诊为界线类偏瘤型麻风。
- 李玉叶黄显琼李素芬陈文颖
- 关键词:界线类偏瘤型麻风误诊痤疮
- 住院药疹239例致敏药物分析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明确239例药疹的主要致敏药物种类。方法:对本院皮肤科2007年5月至2017年4月就诊的239例药疹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39例药疹患者中可确定致敏药物有105例(非重症药疹患者88例,重症药疹患者17例)。非重症药疹致敏药物主要为抗生素类32例(36.4%),解热镇痛药17例(19.3%)、中药16例(18.2%)。重症药疹主要致敏药物为抗生素类5例(29.4%),解热镇痛药3例(17.6%)、卡马西平类3例(17.6%)、抗痛风类药物3例(17.6%)。结论:本组患者药疹最常见的致敏药物为抗生素类。
- 毛爱迪孙仁山雷霞雷霞黄显琼
- 关键词:药疹潜伏期回顾性分析
- 成年发病的匍行性血管瘤1例
- 2014年
- 1临床资料患者女,48岁.右乳房外侧大片簇集点状红斑10年。10年前.尤明显诱因患者右乳房外侧发现有点状红斑,密集或散往.尤瘙痒和疼痛等不适。其间部分皮疹消退,但面积逐渐向周围不规则扩展,术予处理.既往体健。无特殊病史、个人史、家族史.
- 杨利张道军黄显琼成琼辉伍津津
- 关键词:血管瘤发病成年家族史红斑
- 界线类偏结核样型麻风足跖溃疡1例被引量:1
- 2011年
- 1病例资料
患者男,26岁,农民,因双足麻木4年,左足跖溃烂3年就诊。患者4年前无明显诱因自觉双足麻木,未予重视,次年麻木感加重,左足跖外伤后形成一深在性溃疡,当地医院就医,诊断为”皮肤感染”,给予抗感染治疗(具体不祥),疗效不佳。溃疡区麻木,无疼痛等自觉症状。
- 黄显琼李素芬陈文颖李玉叶
- 关键词:界线类偏结核样型麻风溃疡足跖自觉症状足麻木皮肤感染
- 柳氮磺胺吡啶致重症药疹1例被引量:1
- 2012年
- 患者男,57岁。全身皮肤红斑、瘀斑伴瘙痒、发热10d。患者1个月前因"溃疡性结肠炎"口服"柳氮磺胺吡啶",20d后全身皮肤出现红斑、瘀斑伴瘙痒、发热。血常规检查示单核细胞及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血小板减少;肝功能异常;胸部CT平扫示腋窝淋巴结肿大。结合病史、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诊断为:重症药疹。予甲基泼尼松龙联合人免疫球蛋白等治疗痊愈。
- 黄显琼赵维佳王媛李玉叶
- 关键词:重症药疹甲基泼尼松龙人免疫球蛋白柳氮磺胺吡啶
- 头部真皮圆柱瘤一家系报告被引量:1
- 2016年
- 先证者女,64岁。头部多发结节28年。皮损组织病理示:肿瘤组织位于真皮,由多个不规则的肿瘤小叶像拼图玩具样排列组成。患者家系中16名成员有2例患该病,先证者母亲有类似皮损。诊断:真皮圆柱瘤。
- 黄显琼朱堂友雷霞
- 关键词:家系报告
- 角化棘皮瘤63例临床表现及组织病理分析被引量:6
- 2015年
- 目的探讨角化棘皮瘤的临床及组织病理学特点。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1月-2014年8月本科诊治的63例角化棘皮瘤患者的临床及组织病理资料。结果 63例角化棘皮瘤均为单发型皮损,男∶女=0.85∶1。49例(77.78%)>50岁。成熟期角化棘皮瘤48例。4例符合消退期角化棘皮瘤病理改变,其中1例出现典型皮角。6例符合早期角化棘皮瘤病理改变。5例细胞异型性比较明显,其中2例病理性核分裂较多,呈浸润性生长,该2例术后予光动力疗法治疗。所有病例随访至今,均未见复发。结论角化棘皮瘤临床上容易被误诊,需结合临床表现与组织病理检查确诊。单发型皮损建议手术切除治疗,必要时可行光动力疗法治疗。
- 黄显琼成琼辉朱堂友伍津津
- 关键词:角化棘皮瘤光动力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