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大慧

作品数:50 被引量:169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8篇政治法律
  • 8篇经济管理
  • 1篇文化科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10篇中日关系
  • 8篇外交
  • 6篇国家安全观
  • 6篇安全观
  • 3篇正常化
  • 3篇同盟
  • 3篇统筹
  • 3篇统筹发展
  • 3篇中日邦交
  • 3篇中日邦交正常...
  • 3篇领土
  • 3篇共同体
  • 3篇安倍
  • 3篇邦交
  • 3篇邦交正常化
  • 2篇钓鱼岛问题
  • 2篇钓鱼岛争端
  • 2篇对日外交
  • 2篇演进
  • 2篇战后

机构

  • 46篇中国人民大学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北京外国语大...
  • 1篇广西民族大学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中国现代国际...

作者

  • 47篇黄大慧
  • 2篇赵罗希
  • 2篇韩爱勇
  • 1篇杨伯江
  • 1篇丁红卫
  • 1篇胡令远
  • 1篇胡继平
  • 1篇孙忆
  • 1篇金肖丰

传媒

  • 8篇现代国际关系
  • 8篇教学与研究
  • 3篇外交评论(外...
  • 3篇国家安全论坛
  • 2篇东北亚论坛
  • 2篇求是
  • 2篇国家安全研究
  • 1篇人民论坛
  • 1篇当代世界
  • 1篇国际论坛
  • 1篇新华月报
  • 1篇瞭望
  • 1篇国际贸易
  • 1篇中国人民大学...
  • 1篇和平与发展
  • 1篇日本学论坛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国际政治研究
  • 1篇外国问题研究
  • 1篇红旗文稿

年份

  • 6篇2024
  • 2篇2023
  • 3篇2022
  • 1篇2021
  • 3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3篇2017
  • 4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2
  • 2篇2011
  • 4篇2010
  • 2篇2008
  • 3篇2007
  • 2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3
  • 1篇1999
5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从“纸上同盟”到“行动的同盟”:冷战后日美安全关系的新变化被引量:5
2006年
日美同盟是美苏冷战的产物,形成于上世纪50年代初期,经过1960年新安保条约的签署,其军事同盟性质进一步凸现。冷战的终结、特别是苏联的解体,使日美同盟失去维系的纽带与支点,面临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1996年日美联合宣言的发表,标志着日美关系重归以安全为中心的轨道。经过不断的调整与强化,日美军事同盟的性质已由防御型的同盟关系转变为“地区主导型”的同盟关系,日美安全合作的范围、双方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合作内容等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特别是“9.11”事件后日本“借船出海”战略的实施,已使日美同盟由原来受和平宪法制约的“纸上同盟”变成极富攻击性的“行动的同盟”。随着中国的崛起,日美同盟针对中国的倾向日趋明显,如何应对其消极影响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战略课题。
黄大慧
关键词:日美同盟日美安保体制外交工作
冷战后日本的“价值观外交”与中国被引量:24
2007年
近年来,日本外交迅速向“价值本位”倾斜,宣扬“人类普遍价值”和日本价值观的“价值观外交”成为其新特点之一。日本外交的新变化,反映出日本对国际关系中“软权力”的重视。为了推行“价值观外交”,日本政府十分重视“外宣”工作。日本外交正在迎来对外宣传的转折点。日本的“价值观外交”有明显针对中国的一面,日本试图以此牵制中国,进而主导未来亚洲的发展格局。今后日本与中国在构筑“基于共同战略利益的互惠关系”时,在形象和观念领域难免会有竞争。
黄大慧
关键词:价值观外交中日关系
改善日本对华民意基础任重道远被引量:2
2014年
安倍晋三再度执政以来,日本对华政策日益呈现强硬姿态。安倍在延续前任政府对华防范、牵制政策的同时,其对华政策“对抗”色彩越发浓厚。尤其是,在中日关系因领土争端降至冰点的情况下,安倍竟然不顾各方反对选择在执政一周年的象征性日子参拜靖国神社。安倍如此胆大妄为,固然是日本国内外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但其中日本对华民意基础的恶化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原因。
黄大慧
关键词:日本对华政策民意基础安倍晋三参拜靖国神社领土争端象征性
日本公明党与中日邦交正常化被引量:7
2007年
中日邦交正常化的政治过程,是一个显示日本对外政策与国内政治相互关系的典型事例。在这一过程中,包括公明党在内的日本各在野党发挥了非常重要的独特的“补充外交”作用。特别是公明党领导人竹入义胜等非政府人士的访华,为日本政府摸清中方意图、沟通两国领导人之间的看法、形成复交文件等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当然,中国政府也充分认识到日本在野党在日本政治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并积极开展对日本在野党的工作,从而推动日本执政党转变对华政策。
黄大慧
关键词:中日邦交正常化
论日本的无核化政策被引量:7
2006年
战后日本于美苏核对峙的国际格局下,在国家安全上基于“无核三原则”奉行所谓无核化政策。日本无核化政策的形成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其中产生于广岛、长崎的反核感情与规定日本走和平发展之路的“和平宪法”发挥了相当重要的作用。日本的无核化政策与美国核保护伞之间存在着巨大的矛盾性,正是后者使日本所标榜的无核化政策大打折扣。冷战结束以来,日本国内外出现了日本核武装的议论。但只要日美安保体制继续存在,只要美国能够提供有效的核保护,日本就不会轻易放弃无核化政策。
黄大慧
关键词:无核化日美安保体制
钓鱼岛是中国固有领土被引量:1
2010年
9月7日,日本海上保安厅在钓鱼岛海域,非法扣押我国的渔船和渔民。在中方一再交涉抗议下,虽然渔船和渔民被释放,但是日方对这件事情丝毫没有悔意。11月5日,日本的议员甚至观看了所谓撞船的录像,似乎想为自己找一个合理合法的借口。
黄大慧
关键词:钓鱼岛问题领土国际法渔船渔民东海海域
中国周边外交深耕细作全面开花
2020年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和中国周边外交开展70周年,是举国同庆和继往开来的一年。而放眼世界,却是乱象丛生、挑战升级的一年,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强权政治等逆流不止,世界经济持续低迷。面对百年变局和复杂的周边形势,中国坚持周边邻国始终是中国外交的主要方向,秉承亲诚惠容的理念和与邻为善、与邻为伴的周边外交方针,用真心交朋友、用诚心化分歧、用恒心促合作,深化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增进务实合作,打造周边命运共同体。
黄大慧
关键词:睦邻友好关系单边主义周边外交
中国发展有利于东北亚和平稳定
2012年
中国的和平发展有着以经济为主导和追求政治稳定的两大特点。这两点决定了中国外交的特性。中国与周边国家日益密切的经济联系、在朝鲜半岛问题上的"稳定器"作用以及对多边主义的支持,为东北亚和平稳定创造了积极有利的条件。东北亚要真正实现地区和解,有赖于区域内各国的共同努力。
黄大慧
关键词:东北亚
理解国家安全能力——总体国家安全观的视角
2024年
“国家安全能力”是新时代国家安全事业和国家安全学基础理论的核心概念。党的十九大报告将“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发展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方略之一,其中明确要求“加强国家安全能力建设”。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就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作出专章部署,要求必须坚持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增强维护国家安全的能力。
黄大慧
关键词:国家安全学
半岛局势的球在韩美
2010年
“天安号”事件发生后,韩国立即向美国寻求帮助,而美国也认定事件是朝鲜向其盟友发起的袭击,因而积极支持韩国并与其进行大规模的联合军事演习。美韩军演无疑加剧了朝鲜半岛乃至东北亚地区的紧张局势。
黄大慧
关键词:局势联合军事演习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