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士昂

作品数:104 被引量:322H指数:10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9篇期刊文章
  • 19篇会议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 1篇专利

领域

  • 99篇医药卫生
  • 3篇生物学

主题

  • 78篇细胞
  • 34篇白血
  • 34篇白血病
  • 18篇肿瘤
  • 16篇造血
  • 16篇急性
  • 16篇干细胞
  • 14篇流式细胞
  • 14篇基因
  • 13篇淋巴
  • 13篇免疫
  • 12篇淋巴细胞
  • 11篇流式细胞术
  • 10篇脐血
  • 10篇微泡
  • 9篇造血干
  • 9篇髓系
  • 9篇祖细胞
  • 8篇蛋白
  • 8篇调节性

机构

  • 91篇华中科技大学
  • 9篇华中科技大学...
  • 5篇加利福尼亚大...
  • 3篇安徽省立医院
  • 3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九江学院
  • 1篇同济大学
  • 1篇中国石油中心...
  • 1篇舍布鲁克大学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 1篇美国加州大学
  • 1篇嘉兴市第一医...
  • 1篇美国犹他大学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武汉康圣达医...

作者

  • 102篇黄士昂
  • 20篇李慧玉
  • 19篇姚军霞
  • 17篇郑金娥
  • 17篇邹萍
  • 13篇刘隽
  • 12篇刘莉
  • 12篇李小青
  • 11篇丁乾
  • 10篇刘伟
  • 9篇贺艳丽
  • 8篇杜雯
  • 8篇刘黎琼
  • 8篇张佳华
  • 8篇杨晶
  • 8篇王兴兵
  • 7篇肖娟
  • 7篇马艳萍
  • 7篇周咏明
  • 5篇刘仲萍

传媒

  • 18篇中国实验血液...
  • 6篇华中科技大学...
  • 5篇临床血液学杂...
  • 5篇中华血液学杂...
  • 3篇中华医学杂志
  • 3篇肿瘤
  • 2篇内科急危重症...
  • 2篇中华器官移植...
  • 2篇癌症
  • 2篇中国实用内科...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临床肿瘤学杂...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中国免疫学杂...
  • 1篇国外医学(遗...
  • 1篇中华放射医学...
  • 1篇中华病理学杂...
  • 1篇中华内科杂志
  • 1篇中国药理学通...
  • 1篇中华检验医学...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4
  • 1篇2016
  • 1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2
  • 10篇2011
  • 6篇2010
  • 12篇2009
  • 4篇2008
  • 20篇2007
  • 12篇2006
  • 12篇2005
  • 4篇2004
  • 6篇2003
  • 5篇2002
  • 1篇2001
  • 1篇1990
10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对小鼠CFU-GM、CFU-E、CFU-S生成的影响被引量:6
2003年
目的 :研究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VEGF)对小鼠骨髓单个核细胞 (MNC)粒 巨噬细胞系集落形成单位 (CFU GM)、红系集落形成单位 (CFU E)、脾集落形成单位 (CFU S)生成数量的影响。方法 :一部分小鼠骨髓MNC样本在加入或不加入外源性hVEGF的体系中预先培养 2 4h ,分别进行体外造血细胞集落培养和小鼠体内CFU S试验 ,计数CFU GM、CFU E、CFU S集落生成数目 ;另外对剩余骨髓样本不经处理直接在含rhVEGF的体系中进行体外CFU GM、CFU E集落培养 ,观察集落培养体系中添加VEGF对集落生成的影响。结果 :CFU GM、CFU E、CFU S数目分别为 33.2 1± 2 .84、72 .0 0± 4 .5 5和 12 .2 0± 1.32 ,显著高于未处理组 (分别为19.6 0± 2 .10、38.86± 2 .77和 6 .10± 1.5 2 ) (P <0 .0 5 ) ,但均低于正常对照组 (分别为 5 1.97± 2 .4 5、16 4 .2 0± 5 .70和 19.5 0± 2 .4 6 )。外源性hVEGF的存在使VEGF组CFU GM、CFU E产率较正常对照组显著提高 (73.12±3.80∶5 1.39± 2 .6 0 ,198.98± 4 .92∶16 4 .4 0± 5 .32 ) (P <0 .0 5 )。结论 :VEGF不仅对造血细胞集落生成能力具有保护作用 ,还具有促进造血细胞集落生成的作用。
仲照东胡中波刘凌波邹萍黄士昂
关键词:造血细胞骨髓
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CD4^+ CD25^(high)调节性T细胞分析——附117例检测报告
2009年
目的:探讨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CD4+ CD25high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cell,Treg)占CD4+T细胞的比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117例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消化道恶性肿瘤组)与15名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的外周血CD4+ CD25highTreg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消化道恶性肿瘤组外周血CD4+ CD25highTreg占CD4+T细胞的百分率为(4.4±1.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0±1.0)%(P<0.05);Ⅳ期消化道恶性肿瘤外周血CD4+ CD25highTreg占CD4+T细胞的百分率为(5.5±1.4)%,明显高于Ⅰ~Ⅲ期消化道恶性肿瘤的(3.8±1.4)%(P<0.05)。结论: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CD4+ CD25highTreg细胞比例明显升高,可作为检测这类患者免疫状态的指标。
丁乾姚军霞黄士昂刘莉
关键词:消化道恶性肿瘤CD4+肿瘤分期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血CD4^+ CD25^+调节T细胞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T细胞水平的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61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T细胞水平,并进行分层分析。结果非小细胞肺癌组外周血CD4+CD25+调节T细胞水平(27.14±12.74)%,明显高于30例健康人群对照组CD4+CD25+T细胞水平(14.02±5.42)%(P<0.01),而且该CD4+CD25+调节T细胞CD45RA(-),CD69(-)。进一步分层分析显示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随肺癌进展,外周血CD4+CD25+T细胞水平显著升高,进展期尤其明显[Ⅲ期(25.97±5.94)%,n=20,P<0.01;Ⅳ期(35.13±13.27)%,n=26,P<0.001]。结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T细胞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且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去除这群细胞可能有效诱导肿瘤免疫,为肿瘤治疗提供一种新的方法。
刘莉姚军霞丁乾曹如波王晶黄士昂
关键词:CD4阳性T淋巴细胞CD4外周血
慢性髓性白血病及BCR/ABL信号通路均与AKT1 PH结构域(E17K)突变无关
目的: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AKT通路在急慢性白血病病理发生过程中都起着重要作用。最近报道,AKT1基因的pleckstrin同源性结构域(PHD)中E17K突变在多种癌症中均可检测到,且该突变能活化AKT1...
郑金娥贺艳丽胡艳洁李小青杜雯陈祥俊胡豫黄士昂
关键词:慢性髓性白血病BCR/ABL信号通路ABL结构域
HERG K+通道促进白血病诱导的血管新生研究
目的:HERG1K+通道是种类众多的K+通道家族的一种,有三种亚型HERG1、HERG2、HERG3。我们以前研究发现HERG1 K+通道在白血病细胞及白血病干细胞中表达而在相应的正常细胞中不表达;白血病是起源于造血干细...
李慧玉高少阳郭冬梅田元朱江王海霞黄士昂
关键词:白血病细胞
人造血干细胞的免疫缺陷小鼠移植模型研究与应用被引量:2
2004年
已有多种免疫缺陷动物被用于人造血干 /祖细胞的检测。理想的免疫缺陷动物应具有完整的免疫缺陷 ,能高效的移植人造血干 /祖细胞 ,又有足够长的寿命能适于观察。通过介绍Nude、SCID、Nod/SCID、NOD/SCID β 2mnull等一系列免疫缺陷小鼠的遗传及免疫学特点及其在造血干细胞研究中的贡献。本文综述了小鼠移植模型的发展 ,评价了免疫缺陷移植模型在造血干细胞研究中的重要性及小鼠移植模型的新进展和方向。
胡东黄士昂
关键词:免疫缺陷小鼠异种移植模型
脐血造血干/祖细胞端粒酶相关蛋白基因hTERT和TEP1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3
2002年
目的 探讨造血干 祖细胞端粒酶相关蛋白基因hTERT和TEP1在造血过程中对端粒酶活性的调节作用。方法 用RT PCR和TRAP法分别测定脐血干 祖细胞中hTERT、TEP1mRNA及端粒酶的活性。结果 在新分离的脐血单个核细胞 (MNC)和CD3 4 - 细胞中检测不到端粒酶的活性 ,hTERTmRNA表达阴性 ;CD3 4+细胞中端粒酶活性低 ,hTERTmRNA阳性 ;而TEP1mRNA在MNC、CD3 4- 细胞和CD3 4+细胞中均为阳性 ,表达水平差异无显著性。在不同细胞因子组合条件下 ,CD3 4+细胞体外培养 7d ,细胞端粒酶活性和hTERTmRNA表达增高 ,之后随着细胞的分化成熟 ,二者表达降低 ,在整个培养过程中 ,TEP1mRNA表达无明显变化。结论 在脐血造血干 祖细胞中 ,hTERT基因表达水平与端粒酶活性一致 ,hTERT基因表达水平对端粒酶的活性起关键作用 。
马艳萍邹萍肖娟黄士昂
关键词:端粒酶HTERT基因
骨髓或外周血中CD4^+CD25^+Foxp3^+调节性T淋巴细胞与aGVHD的关系
2009年
目的研究患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前后骨髓或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CD4^+CD25^+Foxp3^+调节性T淋巴细胞(以下简称CD4^+CD25^+Foxp3^+T细胞)的比率、Foxp3mRNA和Foxp3蛋白的表达与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的关系。方法选择37例行HLA相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患者allo-HSCT前7天(-7d)、移植当天(0d)、移植后30天(+30d)、+60d和+90d时骨髓或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CD4^+CD25^+Foxp3^+T细胞所占的比率: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Foxp3mRNA相对表达量;蛋白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Foxp3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37例患者在移植后100d内发生aGVHD13例(aGVHD组),未发生aGVHD24例(无aGVHD组)。CD4^+CD25^+Foxp3^+T细胞的比率在0d时最低,与-7、+30、+60、+90d时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aGVHD组比较,无aGVHD组患者的CD4^+CD25^+Foxp3^+T细胞的比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GVHD组患者移植后Foxp3的表达水平逐渐升高,但明显低于无aGVHD组,尤其在+60和+90d时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Western blot法检测结果表明,aGVHD组受者的Foxp3蛋白表达也明显低于无aGVHD组。结论CD4^+CD25^+Foxp3^+T细胞对防止发生aGVHD具有重要作用,监测患者骨髓或外周血中CD4^+CD25^+Foxp3^+T细胞的比率可以预测aGVHD的发生。
王晓娟车传珍周昱男刘仲萍黄士昂
关键词:基因表达调控移植物抗宿主病
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CD4^+CD25^(high)调节性T细胞分析被引量:12
2007年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高表达CD25的CD4+调节T细胞(CD4+CD25highTr)的比率变化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37例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CD4+CD25high调节T细胞水平,并进行分层分析。结果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高表达CD25T细胞水平占总CD4+T细胞的(4.59±1.62)%(n=37),与健康对照组比较(2.04±1.03)%(n=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07582;P=0.0000012)。该CD4+CD25highTr细胞低表达CD45RA,不表达CD69。Ⅰ~Ⅲ期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CD4+CD25highTr占总T细胞的(3.93±1.48)%(n=17),Ⅳ期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CD4+CD25highTr细胞占总T细胞的(5.18±1.54)%(n=20),明显高于Ⅰ~Ⅲ期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8091;P=0.015)。结论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CD4+CD25highTr细胞比率明显升高,可能在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刘莉丁乾姚军霞黄士昂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流式细胞术
维持胚胎干细胞不分化的分子机制
2007年
郑金娥胡豫胡艳洁黄士昂
关键词:胚胎干细胞分子机制
共1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