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也平
- 作品数:58 被引量:111H指数:5
-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文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文学经济管理艺术更多>>
- 从晚清到现代:中国画报业的“四张面孔”——1949年前南北画报发展比较
- 2019年
- 80年代的现代文学研究热中,报纸副刊研究逐渐形成了一个研究分支。嗣后伴随着传播史和社会史的研究,近现代报纸史也成了新研究领域。作为传播史研究的一个自然延伸,国内的近现代画报研究也随之活跃。目前,国内研究者对近现代画报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两个方向。其一,是以上海为中心的区域性研究。例如对《良友》等上海画报的研究;其二,是对晚清画报的研究。例如对《点石斋画报》等晚清画报的个案研究。
- 任航黄也平
- 关键词:《点石斋画报》报纸副刊现代文学研究报业传播史
- 山高水方远 云深龙方生——2006中国电信品牌形象转型策划案点评
- 2007年
- 在中国的电信市场上,无论是在计划经济垄断的历史上,还是在市场化的今天,中国电信都是当之无愧的“龙头老大”。俗话曾有:“老大老大,有口不说话”。意思是说,老大地位巩固,不必多说。
- 黄也平
- 关键词:策划案大地位号码百事通经济垄断通信产品
- 原始农业生产方式对中国早期土葬形式的影响被引量:1
- 2008年
- 根据考古学的相关研究,人类处理同伴尸体的历史发生可能很早。而文化人类学的相关研究则告诉我们,原始先民们在进入土葬文化前,都有过一个多种葬形式并存的漫长岁月。山顶洞人所实施的土葬,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土葬葬例。对于处在历史过程中的原始社会成员来说,他们选择土葬形式肯定是有某种原因的。这种原因,需要我们到当时社会的原始农业生产方式中去寻找。
- 黄也平
- 关键词:原始农业山顶洞人
- 鲁迅的审美选择及其美育思想传播被引量:2
- 2020年
- 鲁迅对木刻版画的推介和理解,显现出他超前的审美意识和带有启蒙色彩的美育思考。刻印绘图版《山海经》在少年鲁迅心中产生了极大震撼,以此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民间版画艺术深刻地影响了鲁迅一生的审美选择。此后,鲁迅在日本留学时广泛接触西方艺术,归国后又不断收集、研究中国传统金石拓片艺术,其艺术思想逐步成熟。在20世纪初的启蒙运动中,鲁迅敏感地认识到视觉图像的传播作用和价值,后半生开始不遗余力地推广中国现代木刻版画。鲁迅美育思想的形成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蔡元培的影响。鲁迅的艺术精神和美育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对左翼文艺形象塑造以及中国现代图像文化奠定了重要的美学基础。鲁迅晚年的美学意识和艺术思想是批判性的和革命性的,对左翼文艺思想、左翼图像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要作用,一批具有鲜明左翼文化特征的文艺形象和艺术风格也由此登上了历史舞台并开始蓬勃发展。鲁迅对于图像传播价值和效果的认识间接地转移到左翼图像文化的传播发展过程中,早期的左翼木刻始终肩负着重要的无产阶级文艺形象塑造和宣传的工作,在某种角度上可以被视为鲁迅美育思想传播的延续性成果。
- 王博学黄也平
- 关键词:木刻版画审美选择艺术传播
- 辛勤是船 努力是帆——《历史蜕变:从“经典化写作”到“市场化写作”》序言
- 2017年
- 管晓莉教授的新著《历史蜕变:从"经典化写作"到"市场化写作"》,即将付梓出版。还是在春节前的许多日子,她便来电,嘱我为其写序。本来,我答应她早些"完成任务",怎奈事不如愿!一则纷扰常随,二则心神怠惰,序文的事便一拖又拖。不过,拖一拖也有好处,关于作者在本书中所讨论的问题,在这拖延中便有了一些新的感受和理解.
- 黄也平
- 关键词:市场化写作序言
- 对当前文艺“市场批评”的反思被引量:2
- 2016年
- 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高度肯定了文艺批评的社会作用,他指出:“文艺批评是文艺创作的一面镜子、一剂良药,是引导创作、多出精品、提高审美、引领风尚的重要力量。”同时,对于近些年文艺批评的某些不良倾向,习近平总书记也提出了严肃批评,他说:“文艺批评要的就是批评,不能都是表扬甚至庸俗吹捧、阿谀奉承,不能套用西方理论来剪裁中国人的审美,更不能用简单的商业标准取代艺术标准,把文艺作品完全等同于普通商品。信奉‘红包厚度等于评论高度’。
- 黄也平
- 关键词:文艺批评文艺工作文艺创作社会作用
- 电子杂志:悲剧的历史命运
- 2017年
- 电子杂志,又称网络杂志、互动杂志。它兼具平面与互联网两者的特点,且融入了图像、文字、声音、视频、游戏等相互动态结合来呈现给读者。在当下,随着移动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以及智能移动设备的普及,使用终端设备阅读各种电子信息,成为人们日常填补碎片化时间的一种普遍选择。伴随这一过程,纸质杂志出现了市场份额不断缩水的日薄西山之态。有人甚至断言,纸质杂志将在未来几年内尽数消失。许多学者呼吁纸质杂志应该走"电子化"的道路,以为电子杂志是纸质杂志的唯一出路。但是现在看来,电子杂志不仅难成气候,恐怕也无法成为纸质杂志的"救命稻草"。实际上,网络传播是一个不同于传统纸媒传播和电媒传播的现象,它既不是传统传播的延续,也不是传统传播的翻版。
- 黄也平陈新阳
- 关键词:网络传播电子杂志
- 软传播:新世纪中国“国家传播”的方式选择被引量:9
- 2013年
- 进入新世纪以来,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给社会传播带来了由"单向传播"向"互动传播"的形态转移。伴随着"互动传播"的上路成行,人类社会开始告别由"单向传播"形成的"硬传时代",走进了以"软传"为基本特征的"软传时代"。面对"软传时代"的到来,人类由"单向传播"生成的"硬传传统",面临着相当大的"转型"压力。而作为"硬传时代"的主导和代表性现象的国家传播,也一样面临着"转型"的考验。对于中国国家传播来讲,道理亦然。在一个社会传播"软传化"的历史阶段,国家传播如何调整好自己,如何放下自己长期形成的"硬传形象",如何改变自己的"硬传脾气",如何适应"软传社会"的需要和要求,如何在"互动传播"中做好传播工作,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 黄也平
- 关键词:互动传播
- 网络语言对现代汉语的创新及其文化反思被引量:12
- 2012年
- 网络语言是时代的产物,它已经成为21世纪汉语最大的创新源泉。作为一种新型的语言样式,网络语言吸收了传统汉语言的精华,表现出了独特的文化属性。它在美学上的幽默性、词汇上的丰富性、语用上的时尚性等特性迎合了当代人的审美需要,也体现了新时代网民的审美心理倾向。然而,当下网络语言创新也存在一系列问题,对此我们要有充分认识。
- 黄也平侯盼
- 关键词:网络语言网络文化
- 我们为什么一定要“信仰广告”?——新世纪中国社会消费生活信仰现象分析
- 2014年
- 进入21世纪的头一个10年,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发生了较为明显的变化。一方面是"消费生活"开始成为主导;一方面是"温饱生活"逐步淡出。伴随生活的变化,我们对生活的理解也开始了变化。在这种变化中,主张消费生活,享受消费生活,成中国人的现代生活宗教。而我们的消费生活宗教信仰,是由"信仰广告"来引领和确证的。信仰广告已经成为今天中国人消费生活信仰的"历史导向"(华丽外衣)。中国人在现代消费生活里所以信仰广告,不仅与人类对传播的"本质信仰"相关,也与我们市场的"高度繁荣"和"过度竞争"有关。要想在丰富度和竞争度极高的市场中不迷失方向,信赖和信仰广告,是我们惟一的选择。
- 黄也平姜明
- 关键词:丛林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