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结珍
- 作品数:27 被引量:72H指数:3
- 供职机构: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带有针头处理装置和承载装置的医疗车
- 本实用新型是带有针头处理装置和承载装置的医疗车,该种医疗车在医疗车的侧面安装固定有锐器分离装置和锐器存放装置,其中锐器分离装置由固定的刀片基座和刀片固定器组成,刀片基座和刀片固定器之间的角度可以在安装的过程中调节,在安装...
- 李巧云张莉李轶男麦结珍陈焕伟何少丽向霞张秀平
- 文献传递
- 某院快速康复体系建立与实践被引量:3
- 2021年
- 分析国内外快速康复服务模式现状,结合国情与医院实际情况,充分利用现有人力资源,从团队建设、路径制定、体系推广、效果评价等方面构建了全院快速康复体系。快速康复体系能够促进患者康复,提升医疗护理质量,实践效果良好。
- 蒋向玲张莉廖旭嘉麦结珍王桂英李杏崧
- 关键词:快速康复护理质量
- 三种手术方法治疗胆总管结石的观察与护理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探讨胆总管结石不同治疗方法的观察与护理要点。方法对开腹胆总管切开取石术50例(Ⅰ组)、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50例(Ⅱ组)、ERCP内镜取石术后加腹腔镜胆囊切除术50例(Ⅲ组)进行费用、舒适度评估和并发症、住院天数比较。结果Ⅱ组与Ⅲ组费用相比,p>0.05,无显著性差异,而Ⅰ组与Ⅱ组、Ⅲ组费用相比,p<0.01,有显著性差异;Ⅱ、Ⅲ组病人腹胀腹痛、切口痛、排尿困难、活动不便等与Ⅰ组相比,p<0.01,有显著性差异;平均住院天数,Ⅰ组23.0d,Ⅱ组15.6d,Ⅲ组14d,p<0.01,有显著性差异;Ⅰ、Ⅱ组切口感染、粘连梗阻明显高于Ⅲ组,Ⅱ组发生胆瘘高于Ⅰ、Ⅲ组,而Ⅲ组并发胰腺炎高于Ⅰ、Ⅱ组,p<0.01,有显著性差异。结论ERCP内镜取石术后加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石症,在不增加费用又达到治愈目的,并可以提高患者舒适度、缩短住院天数、减少并发症、减轻护理工作量的情况下,可首选此种治疗方法。
- 杨少仪廖旭嘉麦结珍
- 关键词:胆石症护理
- 一种术后早期定量饮水杯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术后早期定量饮水杯,包括:储水杯,中空形成储水腔,储水杯的上端设有注水口和活动孔,储水杯的底面有出水孔,注水口、活动孔和出水孔分别与储水腔连通,储水杯的外周壁面设有外螺纹结构;封闭组件,包括控制杆和密...
- 陆赖桂麦结珍唐湘李颖温文敏
- 一种抽血用的活页式无菌衬垫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用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抽血用的活页式无菌衬垫,由数块无菌布组成;所述无菌布叠成一摞,一侧的边沿被固定在一起,形成可翻折的活页状。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抽血用的活页式无菌衬垫,由所述无菌布叠成一摞,每块无...
- 罗丽芳罗银秋苏敏谊许贤芝张盘德周惠嫦麦结珍江剑鸣
- 文献传递
- 腹腔镜前入路右半肝切除治疗肝细胞癌的安全性及疗效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探讨腹腔镜前入路右半肝切除治疗肝细胞癌(肝癌)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至2019年10月在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行右半肝切除的30例肝癌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28例,女2例;年龄24~74岁,中位年龄51岁。根据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腹腔镜前入路右半肝切除组(腹腔镜组,11例)和开腹前入路右半肝切除组(开腹组,19例)。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医学伦理学规定。两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比较采用t检验,术中出血量比较采用秩和检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结果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无围手术期死亡。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中位数为300(200~400)ml,明显少于开腹组的500(300~600)ml(Z=-2.539,P<0.05)。腹腔镜组和开腹组平均手术时间分别为(361±57)、(322±62)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739,P>0.05)。腹腔镜组术后住院时间为(8.8±1.3)d,明显短于开腹组的(13.0±6.4)d(t=-1.974,P<0.05)。腹腔镜组术后发生胸腔积液、胆漏分别为6、1例,开腹组相应为9、0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05,0.686)。结论腹腔镜前入路右半肝切除治疗肝癌是安全可行的,能明显减少术中出血量,加速患者术后康复。
- 符荣党陈焕伟王峰杰邓斐文李杰原麦结珍张晓红
- 关键词:肝切除术前入路
- 优化疼痛管理在肝脏手术术后康复护理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探究优化疼痛管理在肝脏手术术后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100例肝脏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实验组患者术后康复中接受优化疼痛管理教育,对照组患者术后康复中接受常规疼痛教育,对比两组患者不同疼痛管理在术后康复中的作用。结果实验组疼痛情况、早期离床情况、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肝脏手术患者术后康复护理中实施优化疼痛管理,可以减少患者的疼痛程度,提高患者治疗的效果,增加患者护理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麦结珍李巧云
- 关键词:肝脏手术术后康复护理
- 基于德尔菲法的肝胆术后伤口感染危险因素评估表的构建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探讨肝胆术后伤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并构建危险因素评估表。方法:邀请10位肝胆外科专家参与问卷调查,通过4轮德尔菲法调查,确定肝胆术后伤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其权重,并根据权重分值构建评估表。结果:共确定了16个肝胆术后伤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及权重分值,分别为年龄(0.15)、性别(0.05)、合并症(0.12)、手术方式(0.10)、手术时间(0.08)、切口类型(0.09)、切口愈合等级(0.11)、术后引流(0.07)、术后抗生素使用(0.06)、术后血糖控制(0.05)、术后营养支持(0.06)、术后活动情况(0.06)、吸烟史(0.04)、饮酒史(0.04)、体质量指数(BMI)(0.03)和血红蛋白水平(0.03)。根据权重分值,构建了肝胆术后伤口感染危险因素评估表。结论:基于德尔菲法构建的肝胆术后伤口感染危险因素评估表,为临床预防和控制肝胆术后伤口感染提供了一种简便有效的工具。
- 麦结珍陆赖桂陆饶凤
- 关键词:德尔菲法肝胆术后伤口感染评估表
- 肝门板分离技术在腹腔镜解剖性肝右叶切除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3
- 2020年
- 目的探讨肝门板分离技术在腹腔镜解剖性肝右叶切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至2019年10月在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行腹腔镜解剖性肝右叶切除术的28例肝细胞癌(肝癌)患者临床资料。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医学伦理学规定。其中男22例,女6例;年龄25~71岁,中位年龄59岁。术中均采用肝门板分离技术行Glisson鞘外入肝血流阻断。观察患者围手术期情况,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1、3、7 d肝功能,术后并发症等。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腹腔镜解剖性肝右叶切除术,无中转开腹,无围手术期死亡。其中包括右半肝切除16例,肝右前叶切除3例,肝右后叶切除9例。术中出血量中位数425(300~775)ml,平均手术时间(358±72)min,术后住院时间(11±3)d。患者无术后出血及切口感染。术后发生右侧胸腔少量积液21例,保守治疗后治愈。胆漏1例,经通畅引流后治愈。术后7 d患者肝功能基本恢复正常。结论肝门板分离技术在腹腔镜解剖性肝右叶切除治疗肝癌中应用安全、可行,其简化了手术流程,对肝蒂进行预阻断可指导精准解剖性肝右叶切除。
- 符荣党陈焕伟李杰原邓斐文王峰杰麦结珍张晓红
- 关键词:腹腔镜肝切除术肝门板
- 胆道外引流患者实施教育对出院后治疗依从性的影响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探讨胆道外引流患者的出院培训计划对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100例患者作为试验组,在住院期间、出院前进行相关知识的系统培训及指导,对未培训的10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出院后每周电话或门诊随访,对试验组教育前后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试验组与对照组出院后的自我管理能力、治疗依从性和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胆道外引流患者在教育前胆道外引流知识测试合格率为20.0%,教育培训后达到81.0%(P<0.01);培训后能正确自我保护引流管、主动定期进行管道离心方向挤压、主动记录引流液情况、采取防逆行感染措施的患者比例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0.01);管道问题需医疗介入比例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实施胆道外引流患者的出院培训教育计划,提高了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治疗依从性。
- 杨少仪张海雄廖旭嘉麦结珍
- 关键词:胆道外引流出院计划自我管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