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鲍玫

作品数:26 被引量:111H指数:4
供职机构:解放军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军队临床高新技术重大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2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手术
  • 9篇外循环
  • 8篇心脏
  • 8篇体外循环
  • 6篇动脉
  • 6篇先天
  • 6篇先天性
  • 5篇外科
  • 5篇先天性心脏
  • 5篇先天性心脏病
  • 4篇直视
  • 4篇体外
  • 4篇体外循环管理
  • 4篇外科手术
  • 4篇护理
  • 3篇心肌
  • 3篇心理
  • 3篇心内直视
  • 3篇心脏病
  • 3篇心脏外科

机构

  • 18篇解放军白求恩...
  • 8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南京军区南京...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广州军区总医...

作者

  • 26篇鲍玫
  • 10篇郭斌
  • 6篇李晓辉
  • 5篇郭斌
  • 4篇董天剑
  • 4篇赵亮
  • 4篇熊巨光
  • 4篇刘新凤
  • 3篇张冉
  • 3篇石静
  • 2篇李萍
  • 2篇王少文
  • 2篇李晓辉
  • 2篇童雷
  • 2篇徐树彬
  • 2篇耿建英
  • 2篇马继红
  • 2篇翟建宾
  • 2篇李萍
  • 2篇刘芳

传媒

  • 6篇临床误诊误治
  • 3篇华北国防医药
  • 3篇中国体外循环...
  • 2篇国外医学(护...
  • 2篇中华护理杂志
  • 1篇河北医药
  • 1篇中华麻醉学杂...
  • 1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护理学杂志(...
  • 1篇实用护理杂志
  • 1篇局解手术学杂...
  • 1篇北京军区医药
  • 1篇透析与人工器...
  • 1篇解放军医药杂...

年份

  • 2篇2018
  • 3篇2016
  • 2篇2013
  • 1篇2010
  • 1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2
  • 3篇2000
  • 1篇1999
  • 1篇1998
  • 1篇1995
  • 3篇1994
  • 1篇1993
  • 1篇1991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满足病人的真正需求
1994年
护理人员应细心观察并满足病人的实际需要,尤其不应忽视他们的心理需求。本文简要介绍了有关这方面的技巧。
鲍玫王泓
关键词:护理要求心理护理护理学
微小RNA146b对脓毒症小鼠炎症反应和脏器损伤的影响被引量:10
2018年
目的观察微小RNA146b(miR-146b)对脓毒症小鼠炎症反应和脏器损伤的影响。方法选择健康雄性C57BL/6小鼠48只随机将其分为假伤组、脓毒症组、脓毒症miR-146b转染组及脓毒症对照转染组4组各12只,建立模型并给予相应处理。处理后24 h收集各组脏器组织标本及血清,检测比较各组心肌组织miR-146b水平,血清白细胞介素(IL)-1β、IL-6、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肌酐(Cr)、尿素(BUN)水平,心肌组织中凋亡相关分子Cleaved-caspase 3、Bax蛋白水平,并观察比较各组肺脏及心脏病理组织形态。结果心肌组织miR-146b水平脓毒症组、脓毒症miR-146b转染组及脓毒症对照转染组均高于假伤组,脓毒症miR-146b转染组显著高于脓毒症组及脓毒症对照转染组;血清IL-1β、IL-6、ALT、AST、Cr、BUN水平及心肌组织中凋亡相关分子Cleaved-caspase 3、Bax蛋白水平脓毒症组、脓毒症miR-146b转染组、脓毒症对照转染组明显高于假伤组,脓毒症组、脓毒症对照转染组明显高于脓毒症miR-146b转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脏病理组织切片可见,与假伤组比较,脓毒症组肺泡结构破坏明显,炎性细胞浸润显著增加,假伤组肺泡无明显渗出,脓毒症组肺泡渗出显著;与脓毒症组比较,脓毒症miR-146b转染组肺泡结构改善,肺泡内渗出明显减少,炎性浸润减少。心肌病理组织切片可见,与假伤组比较,脓毒症组小鼠心肌结构紊乱,细胞肿胀,可见细胞核破碎;与脓毒症组比较,脓毒症miR-146b转染组心肌细胞排列较整齐,细胞无肿胀,未见明显碎裂细胞核。结论通过体内转染miR-146b可上调脓毒症小鼠脏器组织miR-146b水平,减少炎性因子产生,抑制炎症反应,减轻脏器损伤。
李林成刘铭传张家宁曹梦远朱朝娟王倩梅刘洋鲍玫李俊杰
关键词:脓毒症小鼠炎症反应脏器损伤
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后的心理特点及护理被引量:2
1991年
ICU(Intensive Care Unit)是一个现代化的医疗护理技术集中的管理单元。ICU的设立为急、危症病人的救治提供了一流的设备,也对护理人员的工作提出了更进一步的要求。 1986~1989年,我院ICU共收治了各类先天性心脏病患者312例,其中3~10岁者170例。现将此组患儿术后的心理特点及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鲍玫马继红郭斌
关键词:心脏病先天性心理护理
足月新生儿动脉导管未闭并心力衰竭、肺炎手术治疗一例
2016年
动脉导管未闭(patent ductus arteriosus,PDA)是临床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因早产儿PDA面临诸多问题,其手术治疗时机的选择临床已达成共识,但对于足月新生儿PDA的手术治疗时机,学术界仍存在争议。我院近期收治足月新生儿PDA并心力衰竭(心衰)、肺炎1例,成功实施手术后症状好转,现分析报告如下。1病例资料男,日龄20 d,足月新生儿,出生体重3.0 kg。
赵亮刘新凤鲍玫王少文刘芳
关键词:动脉导管未闭心力衰竭肺炎
微创瓣膜置换术的体外循环管理
2000年
目的 :总结 55例微创瓣膜置换术的体外循环管理体会。方法 :1996年 12月至 1999年 3月实施 55例微创瓣膜置换术。采用胸骨右缘 1cm处 2~ 4肋间垂直切口或 T型切口 ,长 ( 8± 5) cm ;股动静脉和上腔静脉直角插管或股动脉、心房二极管插管建立体外循环。自制多功能心脏麻痹液灌注器给予冷晶体液、冷血、温血顺序灌注 ,间隔 2 0 min。本组病例均在转流前行静脉放血 ,所放血待开放主动脉前加入循环。转中红细胞压积维持在 2 0 %~ 2 6 % ,采用中低温 ( 2 4~ 2 8℃ ) ,中低流量 ( 50~ 70 m l/kg/m in)灌注。结果 :转流时间 6 8~ 172m in,平均 98m in,阻断主动脉时间 4 2~ 10 9min,平均 58m in,后并行 2 2~ 4 8m in。4 2例自动复跳 ,自动复跳率76 .36 % ,与传统对照组 ( n=30 ) 55.2 0 %比较 ,P <0 .0 5。转中尿量 ( 790± 350 ) m l其中 8例出现血红蛋白尿 ,围手术期心律失常率等并发症以及死亡率明显降低。本组死于股动脉插管意外 1例 ,余全部痊愈出院。结论 :采用转流前适当放血 ,股动静脉和上腔静脉直角插管或股动脉、心房二极管插管建立体外循环 ,并应用多功能心脏麻痹液灌注器给予冷晶体液、冷血、温血顺序灌注 ,心肌保护效果显著 ,可满意配合完成微创心脏瓣膜置换术。
耿建英张冉鲍玫郭斌
关键词:体外循环并发症围手术期心肌保护
上腔静脉逆行脑灌注在主动脉瘤手术中的应用
2000年
鲍玫郭斌
关键词:主动脉瘤外科手术
晚期缺血性心肌病一例原位心脏移植手术体会被引量:1
2005年
张冉郭斌李晓辉石静鲍玫熊巨光付燕
关键词:心肌病室壁瘤心脏移植
体重5公斤以下婴儿心脏手术体外循环的管理
2004年
鲍玫郭斌李晓辉李萍
关键词:心脏外科体外循环婴儿先天性心脏病
胸主动脉瘤手术的体外循环管理
2005年
目的探讨不同部位胸主动脉瘤手术的体外循环方法。方法单纯升主动脉人造血管置换、升主动脉人造血管置换+主动脉瓣膜置换的病人采用股动脉———二极管插管,中低温、中等流量体外循环方法。Bentall手术+全弓置换手术的病人选择股动脉及上、下腔静脉插管,深低温停循环并上腔静脉逆行灌注的脑保护方法。1例选择股动脉及右房二极管插管,中低温选择性顺行脑灌注的脑保护方法。结果一例升主动脉人造血管置换+主动脉瓣膜置换的病人于术后9天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其余病人均顺利康复,无神经系统并发症。结论升主动脉近端胸主动脉瘤手术可采用常规体外循环方法,主动脉弓部手术采用两种方法均可获得良好的脑保护效果。
鲍玫郭斌李晓辉李萍
关键词:胸主动脉瘤体外循环
单孔法和单操作孔法胸腔镜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并肺大泡的效果比较被引量:29
2016年
目的观察比较单孔法和单操作孔法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VATS)治疗自发性气胸并肺大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2月—2016年2月解放军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收治的自发性气胸并肺大泡40例,随机将其分为单孔组(18例)和单操作孔组(22例)两组,单孔组采用单孔法行VATS,单操作孔组采用单操作孔法进行VATS,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相关指标。结果两组均在胸腔镜下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胸病例,术后3个月内均无复发。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胸腔积液引流量、术后漏气率以及胸腔置管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单孔组术后第3天疼痛程度轻于单操作孔组,而术中使用切割缝合器钉数及人均住院费用显著多于或高于单操作孔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孔法VATS和单操作孔法VATS均是治疗自发性气胸并肺大泡的可靠方法,虽单孔法VATS术后疼痛程度较轻,但人均住院费用较高。
赵亮董天剑翟建宾童雷刘新凤鲍玫于华明
关键词:气胸肺大泡胸腔镜检查肺外科手术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