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鲁蓓

作品数:73 被引量:516H指数:12
供职机构: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6篇期刊文章
  • 5篇科技成果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4篇胆囊
  • 14篇微创
  • 13篇取石
  • 13篇结石
  • 9篇休克
  • 9篇保胆
  • 9篇保胆取石
  • 8篇取石术
  • 8篇微创保胆
  • 8篇腹腔
  • 8篇腹腔镜
  • 7篇微创保胆取石
  • 7篇细胞
  • 7篇免疫
  • 7篇保胆取石术
  • 7篇肠淋巴液
  • 6篇血性
  • 6篇失血
  • 6篇失血性
  • 6篇微创保胆取石...

机构

  • 53篇河北北方学院...
  • 16篇河北北方学院
  • 9篇中国医学科学...
  • 3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大学第三...
  • 1篇北京协和医院
  • 1篇河北北方学院...

作者

  • 72篇鲁蓓
  • 30篇石玉宝
  • 19篇王新波
  • 15篇董万斌
  • 11篇武润桃
  • 10篇李志远
  • 9篇赵自刚
  • 9篇郭为佳
  • 9篇牛春雨
  • 8篇刘斌
  • 7篇张玉平
  • 7篇陈宝霞
  • 7篇孙太冉
  • 7篇席江伟
  • 7篇孙雪峰
  • 6篇韩瑞
  • 5篇李志鹏
  • 5篇张林西
  • 5篇王琳冬
  • 5篇张立民

传媒

  • 5篇河北医药
  • 5篇河北北方学院...
  • 3篇中国内镜杂志
  • 3篇中国医院管理
  • 3篇中国医院
  • 3篇疑难病杂志
  • 3篇河北北方学院...
  • 2篇世界华人消化...
  • 2篇中国现代医学...
  • 2篇中国老年学杂...
  • 2篇中国危重病急...
  • 2篇海南医学
  • 2篇中国病案
  • 2篇中华临床医师...
  • 2篇中国现代药物...
  • 2篇临床合理用药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中国实验诊断...
  • 1篇临床荟萃
  • 1篇微循环学杂志

年份

  • 1篇2023
  • 4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5篇2016
  • 5篇2015
  • 8篇2014
  • 4篇2013
  • 5篇2012
  • 10篇2011
  • 11篇2010
  • 4篇2009
  • 9篇2008
  • 2篇2007
7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滤器预处理后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 总结常规治疗早期联合应用连续性血液净化(CBP)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在操作前滤器经过肝素盐水预处理的临床疗效.方法 早期联合应用CBP治疗48例SAP患者,按是否进行滤器预处理,分为治疗组(所用滤器经过预处理)和对照组(滤器预冲后即行CBP治疗),每组各24例.观察两组临床症状改善及APACHEⅡ评分下降10分的时间,所用滤器数量,血肌酐(SCr)降至≤97.0μmol/L、血淀粉酶(AMS)降至≤140.0 U/L、C反应蛋白(CRP)降至≤10.0mg/L的时间,比较两组的预后.结果 治疗组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44.24±6.38)h比(49.36±7.34)h],所用滤器数量明显少于对照组[(10.28±3.24)个比(13.36±4.02)个],APACHEⅡ评分、SCr、AMS、CRP四项指标恢复至目标值的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内科常规治疗早期联合应用CBP治疗SAP,滤器经过预处理者病情恢复快,存活率高,预后明显优于滤器及管路预冲后立即开始行CBP治疗者,节约资源.
赵建荣赵继先鲁蓓安和兵王新波
关键词:连续性血液净化胰腺炎急性坏死性
大黄利胆胶囊预防微创保胆取石术后胆囊结石复发的疗效被引量:33
2016年
目的观察大黄利胆胶囊预防微创保胆取石术后胆囊结石复发的疗效。方法将60例行腹腔镜胆道镜微创保胆取石术(LRCL)的胆囊结石患者分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术后给予大黄利胆胶囊,对照组不服用任何药物。术后定期对患者进行随访,并行B超检测,观察患者术后胆囊结石复发率、胆囊壁厚度和胆囊收缩率。结果与术前2 d相比,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术后胆囊壁厚度均明显减小(治疗组,t=16.391,P〈0.01;对照组,t=7.004,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胆囊收缩率明显增加(治疗组,t=-42.817,P〈0.01;对照组,t=-23.066,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者胆囊壁厚度明显减小(t=-7.813,P〈0.01)、胆囊收缩率明显增加(t=12.693,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患者结石复发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χ~2=4.32,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术后服用大黄利胆胶囊对预防LRCL术后胆囊结石复发具有积极作用。
蒋欢欢张霞闫玉洁杜文泽鲁蓓
关键词:保胆取石术微创胆囊结石
PTGD序贯LC在高危急性胆囊炎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探讨经皮肝胆囊穿刺引流术(PTGD)序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高危急性胆囊炎(AC)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高危AC患者的病历资料,依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序贯组及常规组各40例,序贯组采用PTGD序贯LC治疗,常规组行常规LC治疗。对比2组患者围手术期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采集患者术后晨起空腹静脉血,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测定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2(IL-2)、C反应蛋白(CRP)水平。结果序贯组患者胆囊壁厚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中转开腹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常规组(P<0.05);序贯组术后TNF-α、IL-2及CRP水平均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高危AC患者行PTGD序贯LC治疗,可降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手术并发症及中转开腹率,促进康复,临床应根据患者情况优先应用。
郭为佳王梦钦席江伟石玉宝鲁蓓
关键词:序贯高危急性胆囊炎
结石占胆囊容积比与微创保胆取石术后胆囊收缩功能的研究被引量:3
2014年
我们对2009年8月至2011年2月100例术前胆囊收缩功能良好的行LRCL术的胆囊结石患者,随访24个月,探讨结石占胆囊容积比例与微创保胆取石术后胆囊收缩功能的关系.
鲁蓓石玉宝王会斌刘斌梁凌刘世红陈宝霞
关键词:胆囊收缩功能微创保胆取石结石患者胆囊容积术后
开展医师医务管理轮训的实践与思考被引量:1
2010年
为提升医师对医疗工作的整体认识水平,促进其熟悉医务管理工作和提高病历书写质量,加强医患沟通和管理部门与临床科室的交流,以及完善对医师医务管理知识的再教育工作,阜外心血管病医院针对高年资主治医师建立了医务管理轮训制度。经过近2年的实践和效果评价显示,适时地开展医务管理知识培训和实践十分重要而且必要,并对管理部门和临床医师双方而言都大有裨益。
鲁蓓李志远李惠君
关键词:医务管理
北京市医师多点执业政策患者认知与需求调查与分析被引量:8
2014年
目的通过问卷调查研究分析患者对目前北京市医师多点执业政策的认知和需求情况。方法在北京地区8家医疗机构内,对959名就诊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统计并分析患者人群对医师多点执业政策的评价。结果患者人群对医师多点执业政策的总体支持率较高,达到77.0%。结论医师多点执业政策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好政策,不过尚需进一步完善并且有效实施,才能取得好的成效。
杨国胜李惠君李志远周洪柱刘宇鲁蓓
关键词:医师多点执业
微创保胆取石术后影响胆囊功能恢复的危险因素被引量:14
2016年
目的探讨微创保胆取石术(LRCL)后影响胆囊收缩功能恢复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于2013年8月至2015年1月在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普通外科接受LRCL的胆囊结石患者104例,均在腹腔镜胆道镜下行LRCL,术后24个月B超检查,根据胆囊功能恢复情况分为胆囊功能恢复良好组(n=86)和胆囊功能恢复不良组(n=18),对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进入模型的危险因子。结果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经χ2检验,结果显示,性别、年龄、体质量、结石数目及术前症状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结石数目及术前症状均为影响LRCL术后胆囊收缩功能恢复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患者性别、年龄、结石数目、术前症状均为LRCL后影响胆囊收缩功能恢复的危险因素。
孙太冉鲁蓓石玉宝董万斌王新波罗冰清刘斌
关键词:微创保胆取石术胆囊功能影响因素
失血性休克时红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变化被引量:6
2011年
成熟红细胞是血液循环中数量最多的细胞,除了参与呼吸、免疫功能外,还具有参加能量代谢的遗传物质基础。红细胞功能状态在休克的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影响。本文对失血性休克期间红细胞结构、电解质与能量代谢方面发生的变化进行综述。
鲁蓓赵自刚牛春雨
关键词:失血性休克能量代谢成熟红细胞红细胞功能血液循环免疫功能
休克肠淋巴液引流对大鼠红细胞代谢的作用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观察休克肠淋巴液引流对失血性休克大鼠红细胞三磷酸腺苷(ATP)、乳酸(LA)、2,3-二磷酸甘油酸(2,3-DPG)以及红细胞内外离子浓度的影响,揭示肠淋巴途径在休克发病学中的意义。方法 Wistar雄性大鼠均分为假休克组、休克组(复制失血性休克模型)、引流组(复制失血性休克模型,自低血压1 h引流休克肠淋巴液)。在低血压3 h或相应时间,经腹主动脉取血,制备红细胞悬液检测红细胞ATP、LA水平;制备红细胞内液检测2,3-DPG、Na+、K+浓度;制备血浆,检测Na+、K+、Cl-、Ca浓度。结果休克组、引流组大鼠红细胞2,3-DPG、LA含量显著高于、ATP含量显著低于假休克组,且引流组2,3-DPG、ATP含量高于休克组;休克组血浆仅K+浓度高于假休克组、引流组红细胞内液Na+浓度显著低于休克组。结论失血性休克大鼠红细胞能量代谢障碍的表现为2,3-DPG代偿性增加、ATP减少、LA堆积,并引起血钾升高;休克肠淋巴液引流增强了2,3-DPG的代偿、提高了ATP生成、减少LA堆积。肠淋巴液在休克红细胞能量代谢障碍的发病学中发挥重要作用。
赵自刚牛春雨鲁蓓韩瑞张立民司永华张玉平张静
关键词:肠淋巴液引流术失血性休克红细胞能量代谢
手术意外险的基本性质辨析被引量:2
2014年
手术意外险作为一种分散特定风险的经济补偿机制,对医患矛盾的积极缓解作用正逐渐得到验证和肯定。与发展成熟的普通意外险相比,对其基本性质的认定还存在较大争议。作者试从医疗风险的普遍性、风险规避措施的法理基础、保险合同的契约精神等角度对手术意外险的保险类别、标的、责任范围("意外"的内涵)、投保人等基本概念进行辨析,以消除保险机构、医方、患方的各种担忧与困惑,便于手术意外险的认识与推广。
鲁蓓王卫东袁晋青李志远
关键词:医患矛盾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