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魏萍

作品数:4 被引量:4H指数:1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169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再生障碍性贫...
  • 2篇障碍性贫血
  • 2篇中毒
  • 2篇贫血
  • 2篇细胞
  • 2篇苯中毒
  • 1篇预后
  • 1篇再障
  • 1篇双胎
  • 1篇同患
  • 1篇重型
  • 1篇重型再障
  • 1篇淋巴
  • 1篇淋巴细胞
  • 1篇淋巴细胞白血...
  • 1篇免疫
  • 1篇免疫细胞
  • 1篇免疫学
  • 1篇急性
  • 1篇急性淋巴细胞

机构

  • 4篇解放军第16...

作者

  • 4篇汤孝优
  • 4篇魏萍
  • 3篇伍绍铮
  • 3篇刘畅
  • 2篇曹卫娟
  • 1篇陈芬
  • 1篇周红宇
  • 1篇廖勇

传媒

  • 3篇临床军医杂志
  • 1篇临床血液学杂...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5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淋巴细胞指数在评估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预后中的意义
2009年
目的探索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首次完全缓解(CR)时骨髓淋巴细胞指数检测及其在评估预后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近5年初治的经1~2个疗程诱导治疗达到完全缓解的205例ALL,按照首次CR时骨髓中原始细胞比例及淋巴细胞指数将其分为4组:A、B组骨髓原始细胞比例<1%,A组淋巴细胞指数<30,B组≤30;C、D组原始细胞比例≤1%,C组淋巴细胞指数>30,D组≤30。分析原始细胞比例?淋巴细胞指数与持续缓解时间(CCR)的关系。C、D组作MRD检测。结果A组原始细胞及淋巴细胞指数高于B组,CCR短于B组。C组与D组原始细胞比例相近,但C组淋巴细胞指数高,MRD高于D组,CCR时间短。C组CCR与B组无差异。结论CR后骨髓淋巴细胞指数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的CCR密切相关,它较原始细胞比例更准确?全面反映体内白血病细胞残留水平。淋巴细胞指数的检测有助于判断预后及指导今后的治疗。
汤孝优刘畅伍绍铮魏萍周红宇
关键词: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持续完全缓解
苯中毒重型再障免疫细胞及免疫因子变化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通过对苯中毒急性再生障碍性食血(AAA)患者的免疫细胞及相关因子动态检测,探索苯中毒AAA发病机制及治疗特点。方法对32例苯中毒AAA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后4个月作血清白介素-2(sIL-2),及外周血T细胞亚群分类,NK细胞检测,并与同期原发性AAA患者作比较。结果苯中毒AAA患者sIL-2增高,T细胞亚群及NK细胞异常,通过非免疫相关治疗4月后都恢复正常。结论苯中毒AAA患者存在异常免疫,免疫功能在经过非免疫相关治疗可恢复,免疫异常不是苯中毒AAA发病的主要因素,免疫治疗非苯中毒AAA治疗首选。
汤孝优伍绍铮魏萍廖勇
关键词:苯中毒再生障碍性贫血免疫学
苯中毒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骨髓特点及意义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探讨苯中毒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骨髓特点及意义。方法63例初治苯中毒AAA住院病例,入院时行骨髓检查,分析骨髓增生程度、各系的比例、细胞分裂像、巨核细胞数、胞浆空泡及造血指数积分,并与同期收治的原发性AAA作比较。找寻其特点。结果苯中毒病例骨髓象可见早幼红细胞、早幼粒细胞,偶见原始红细胞、原始粒细胞及细胞分裂像。以上细胞在原发性AAA骨髓中罕见,苯中毒AAA胞浆可见空泡,但胞浆空泡在原发性AAA仅出现在合并感染后。苯中毒AAA有相对较高的造血指标积分。结论AAA病例骨髓造血指标积分高,骨髓出现早幼红细胞、早幼粒细胞、原始红细胞、原始粒细胞及细胞分裂像、胞浆空泡有助于苯中毒AAA与原发性AAA相鉴别。
汤孝优曹卫娟魏萍刘畅伍绍铮
关键词:苯中毒贫血骨髓
异卵双胞胎同患Niemenn-Pick病
2005年
汤孝优曹卫娟刘畅陈芬魏萍
关键词:双胎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