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海峰
- 作品数:43 被引量:38H指数:4
- 供职机构:大连海洋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海洋局海洋溢油鉴别与损害评估技术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国家海洋局近岸海域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国家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经济管理农业科学更多>>
- 一种红海滩湿地盐碱地翅碱蓬生态修复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红海滩湿地盐碱地翅碱蓬生态修复方法,采用施肥、翻地等方法改良土壤,重度退化湿地土壤改良后,盐地碱蓬能够成功生长,深翻能够显著降低土壤表层的含盐量,同时使不同播种密度的翅碱蓬发芽率提高了6.8‑34倍,极大...
- 魏海峰郑建风胡蝶李秋雨谭文静曹林高维丁睿羚
- 文献传递
- 水产养殖及净化一体设备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产养殖及净化一体设备,包括具有锥形底部的养殖池;具有密闭腔体的生物包,内部填充生物滤料,顶部设有自动气压调节阀和入水口,侧壁或底部设有出水管;气升部包括供气端、曝气头Ⅰ、曝气头Ⅱ和提升管;提升管的上端伸...
- 张俊新李明智魏海峰蔡恒江李晓丽潘强连云
- 文献传递
- 一种翅碱蓬异型种子高效育苗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翅碱蓬异型种子高效育苗方法,收集当年产出的翅碱蓬种子,破除种子外壳,经浮选去除杂质,三次连续过筛(20目‑50目‑100目)后,对大小种子分别进行色选,最终将翅碱蓬异型种子分为3类,分别为黑色大种,褐色大...
- 刘全伊同歆王胜楠魏海峰张明亮
- Zn^2+、Cu^2+对翅碱蓬生长的影响研究被引量:9
- 2020年
- 为探究近年来盘锦红海滩翅碱蓬大面积退化的原因,通过水培试验在不同Zn^2+、Cu^2+浓度下测定了翅碱蓬含水率、花青素和叶绿素含量。结果表明,锌和铜作为植物必需的营养元素,低浓度Zn^2+和Cu^2+作用于植物时,对翅碱蓬生长和花青素、叶绿素的合成产生促进作用。当Zn^2+和Cu^2+浓度过高时,翅碱蓬的生长发育就会受到抑制。
- 赵雨朦魏海峰魏海峰范诗文李悦刘长发张明亮何洁刘长发赵肖依
- 关键词:翅碱蓬ZN^2+CU^2+含水率花青素叶绿素
- 水体pH快速检测试剂盒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水体pH快速检测试剂盒,包括盒体(1)和相配的盖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盒体(1)内设置有柔性泡沫层(2),在柔性泡沫层(2)上开设有吸管槽(3)、水样瓶槽(4)、pH显色剂瓶槽(5),吸管槽(3)内放置...
- 魏海峰刘长发刘恒明刘远
- 文献传递
- 空气甲醛含量快速检测试剂盒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空气甲醛含量快速检测试剂盒,包括盒体(1)和相配的盖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盒体(1)内设置有柔性泡沫层(2),在柔性泡沫层(2)上开设有吸管槽(3)、气体吸收瓶槽(4)、甲醛吸收液瓶槽(5)、显色剂瓶槽...
- 魏海峰刘长发刘恒明刘远
- 文献传递
- 一种反季樱桃增产的技术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反季樱桃增产的技术方法,该装置由补光系统和监控两部分组成,其中补光系统包括变压器、LED灯、定时器等;监控系统包括温度传感器、机械卷帘电机、光照传感器、二氧化碳传感器、土壤水分传感器、土壤盐分传感器等。适...
- 魏海峰刘鹰宋昌斌陈涛庞洪帅刘全
- 文献传递
- 2种烷基多环芳烃对仿刺参CYP450和p53基因表达的影响研究被引量:3
- 2019年
- 海洋环境中多环芳烃类(PAHs)主要来源于海洋溢油事故以及沿海石油化工企业的废水排放,国内外大量研究发现海洋中的多环芳烃对海洋生物造成了潜在的生态风险。为了揭示不同浓度多环芳烃类污染物对海参的生态毒理效应,将仿刺参(Apostichopusjaponicus)分别暴露于不同浓度的2种烷基多环芳烃3-甲基菲(5、10、100μg·L^-1)和2-甲基蒽(5、10、50μg·L^-1)中,检测暴露3d、7d和14d后,3-甲基菲和2-甲基蒽胁迫下仿刺参CYP450和p53基因的相对表达量。结果表明,3-甲基菲和2-甲基蒽胁迫下,仿刺参CYP450和p53基因的表达均对毒物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响应。与对照组相比,3-甲基菲各处理组对仿刺参CYP450和p53基因的表达均产生显著的抑制作用(P<0.05);2-甲基蒽各处理组对仿刺参CYP450和p53基因的表达影响作用不同,暴露7d后,2-甲基蒽各处理组对仿刺参CYP450基因的表达表现出抑制作用,对p53基因的表达表现出诱导作用。相同浓度与时间胁迫下,2-甲基蒽对仿刺参CYP450和p53基因表达的影响比3-甲基菲的影响大。上述研究结果表明,3-甲基菲和2-甲基蒽均可不同程度影响仿刺参CYP450和p53基因的表达,且与3-甲基菲相比,2-甲基蒽对仿刺参CYP450和p53基因表达的影响较明显。上述结果为多环芳烃类污染物对仿刺参的生物毒性评价提供了基础数据。
- 李香魏海峰魏海峰宋雪刘长发赵雨朦夏宁霍玉洁
- 关键词:仿刺参CYP450P53基因表达
- 鲍鱼对2种多环芳烃的富集动力学研究
- 2019年
- 为探究多环芳烃(PAHs)在海洋生物体内富集过程,选择皱纹盘鲍(Haliotis discus hannai)作为受试生物,应用半静态双箱动力学模型,分别考察了3-甲基菲和9,10-甲基蒽2种多环芳烃在皱纹盘鲍体内的富集动力学过程,通过非线性拟合获得鲍鱼对2种多环芳烃的吸收速率常数(K1)、释放速率常数(K2)、生物富集因子(BCF),以及平衡状态下鲍鱼体内2种多环芳烃的含量(Cmax)、生物学半衰期(t1/2)等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鲍鱼对9,10-甲基蒽富集动力学参数K1、K2、BCF、Cmax、t1/2的平均值分别为4.9437、0.406、13.59、790.03μg·L^-1、3.78d。鲍鱼对3-甲基菲富集动力学参数K1、K2、BCF、Cmax、t1/2的平均值分别为2.3023、0.367、5.97、354.37μg·L^-1、3.13d。鲍鱼在不同浓度下对3-甲基菲和9,10-甲基蒽的生物富集过程均符合双箱动力学模型。
- 魏海峰赵肖依王闯刘潘刘长发黄欣霍玉洁赵雨朦夏宁
- 关键词:多环芳烃
- 4种多环芳烃对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原肠胚发育的急性毒性研究被引量:3
- 2019年
- 海洋中的多环芳烃(PAHs)具有较强的生物毒性,且海洋动物早期发育阶段是对环境因素变化响应的最敏感阶段。为探究海洋多环芳烃类有机污染物对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早期发育阶段原肠胚的毒性影响,采用半静态毒性实验方法,分别考察了4种多环芳烃苯并[a]芘、3-甲基菲、惹烯及2-甲基蒽对仿刺参原肠胚的24、48、72、96h急性毒性效应。结果表明,在10、50、100、200μg·L^-1暴露浓度下,随着暴露时间的延长和暴露浓度的升高,4种多环芳烃对仿刺参原肠胚产生不同程度的急性毒性效应,仿刺参原肠胚存活率与4种多环芳烃浓度之间分别存在显著的剂量-效应关系(P<0.05)。苯并[a]芘对仿刺参原肠胚在24、48h的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294.4、225.64mg·L^-1,3-甲基菲在24、48、72、96h的LC50分别为404.5、300.7、81.4、17.6mg·L^-1,惹烯在24、48、72h的LC50分别为243.1、230、186mg·L^-1,2-甲基蒽在24、48、72、96h的LC50分别244、231.6、152.6、142.9mg·L^-1。4种多环芳烃的安全浓度(SC)分别为39.76、49.8、61.8、62.6μg·L^-1,其毒性大小顺序为苯并[a]芘>3-甲基菲>惹烯>2-甲基蒽。基于定量构效关系(QSAR)的研究结果可知多环芳烃化合物的毒性差异可能与分子结构等性质有关。该实验为深入研究多环芳烃对海洋环境的毒性效应提供了理论依据。
- 董雪纯魏海峰魏海峰
- 关键词:多环芳烃仿刺参急性毒性半致死浓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