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永长
- 作品数:68 被引量:302H指数:10
-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生物学更多>>
- “四证合一”模式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探析被引量:14
- 2018年
- 目的探讨"四证合一"模式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参加规培的100名专业型研究生学员进行问卷调查,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学员的基本信息、学员的环境信息、规培的制度设计、规培的效果分析、规培学员的意见和建议,运用SPSS 22.0软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学员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印象总体比较积极。规范化培训对巩固学员理论知识,提高临床实践能力及专业技能有较好的作用。同时,规培学员中也存在学习冲突、就业等实际问题,需要进一步梳理解决。结论针对性优化培训方案,加强规培研究生临床思维与人文精神的培养,可以为进一步完善规培制度提供参考。
- 刘盼朱玉果陈志桥雷红叶燕青赵秋魏永长於文丽叶旭军周芙玲
- 关键词:医学教育住院医师
- DNMT1、β-catenin和P-GSK-3β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被引量:9
- 2009年
- 目的探讨DNA甲基转移酶1(DNMT1)、β-连环素(β-catenin)和磷酸化糖原合成酶激酶(P-GSK-3β)在结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等的关系。方法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62例原发性结肠癌患者癌组织及21例正常大肠黏膜组织中DNMT1、β-catenin和GSK的表达,采用Westernblot方法验证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结肠癌组织中DNMT1、β-catenin和P-GSK-3β表达程度显著高于正常组织。DNMT1在低分化程度的癌组织间相对含量高,β-catenin在肿瘤的不同分化程度及有无淋巴结转移的癌组织间相对含量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P-GSK-3β的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DNMT1、β-catenin和P-GSK-3β的活性改变与结肠癌有一定的相关性。
- 魏永长贺大林赵佳辉白纪蓉
- 关键词:DNA甲基转移酶1Β-连环素结肠癌
- 肝癌患者血清p16甲基化检测及意义
- 目的:该研究通过对血清中抑癌基因p16启动子甲基化检测来探索早期诊断HCC的新肿瘤基因标志物,并探讨其在肿瘤诊断、临床分期和预后的作用.结论:①该研究成功地从HCC患者、CVHBC患者及健康献血者血清中提出DNA(p16...
- 魏永长
- 关键词:血清P16甲基化肿瘤标志甲胎蛋白
- 文献传递
- 一种抗肿瘤的蟾蜍多肽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肿瘤的蟾蜍多肽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该蟾蜍多肽是一种新的天然的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多肽,命名为Bufo peptide 18(P18),其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利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技术可以...
- 南克俊耿信笃卢创新焦敏姚煜李春丽魏永长田涛阮之平王淑红梁璇郭卉王文娟
- 文献传递
- 生活事件、应对方式对上消化道癌发生的影响被引量:9
- 2004年
- 目的 探讨心理社会因素中生活事件、应对方式对上消化道癌发生的影响。方法 以 98例上消化道癌患者和98例与之相匹配的健康人作为研究对象 ,采用生活事件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进行评定 ,比较两组之间的差异。结果 病例组病前负性生活事件刺激量和发生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5) ,而其正性生活事件刺激量和发生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5) ;病例组的消极应对方式总分高于对照组 (P <0 .0 5) ,而积极应对方式总分低于对照组 (P <0 .0 5)。结论 应激可能是上消化道癌的一个致病因素 。
- 马现仓高成阁南克俊魏永长
- 关键词:上消化道癌心理因素社会因素应激
- 个性、社会支持对上消化道癌发生的影响被引量:5
- 2004年
- 目的 探讨心理社会因素中个性、社会支持对上消化道癌发生的影响。方法 选取 98例上消化道癌患者 (病例组 )和 98例与之相匹配的健康人 (对照组 )作为研究对象 ,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 (EPQ)、社会支持量表进行评定 ,比较两组之间的差异。结果 病例组EPQ的E量表分低于对照组 (P <0 .0 5) ,而其P量表分和L量表分均高于对照组(P <0 .0 5) ;病例组社会支持利用度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5) ;病例组EPQ的E量表分与社会支持利用度呈正相关关系。
- 高成阁马现仓南克俊魏永长
- 关键词:社会支持上消化道癌心理因素社会因素
- 宫颈癌放疗患者抑郁状况调查分析被引量:15
- 2004年
- 目的 探讨宫颈癌放疗患者的抑郁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用抑郁自评量表 (self ratingdepressionscale,SDS)及自行设计的多项目调查表对 13 0例宫颈癌患者进行评定。结果 宫颈癌患者放疗前期有 70 %存在轻重不等的抑郁症状 ;放疗中期占 66.9% ;放疗后期占 3 0 .76%。放疗前后SDS评分具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提示无故疲乏、决断困难、生活空虚感和疼痛是影响宫颈癌患者抑郁症状的重要因素。结论 抑郁是宫颈癌患者普遍存在的症状 ,并受多种因素影响。因此 ,在宫颈癌患者放疗过程中 。
- 周芙玲李明众魏永长牛丽英姜缨
- 关键词:宫颈癌放疗抑郁影响因素
- 一种核磁共振成像对比剂Hyp-DOTA-Gd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核磁共振成像对比剂Hyp‑DOTA‑Gd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方法包括:将DOTA‑OH、化合物5、苯并三氮唑‑N,N,N',N'‑四甲基脲六氟磷酸盐,N,N‑二异丙基乙胺在无水DMF中进行反应,后通过...
- 邓凯 伍逸群 程翀 徐聃 何丽 吴波魏永长黄世文
- 淋巴瘤患者不同抑郁临床亚型与部分血液学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 2024年
- 目的:分析淋巴瘤患者不同抑郁临床亚型抑郁程度与血液学指标的相关性。方法:对2022年1—8月在武汉大学中南医院住院治疗的74例淋巴瘤患者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自编问卷进行问卷调查,并收集调查当天患者的血液学指标。使用Pearson相关分析患者的抑郁评分与血液学指标的相关性。结果:55.4%的淋巴瘤患者出现了抑郁表征。淋巴瘤患者的抑郁情绪评分与血清乳酸脱氢酶之间呈显著正相关(r=0.338,P=0.008),快感缺失与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之间呈显著负相关(r=-0.239,P=0.040),认知抑郁与血清钙呈显著负相关(r=-0.211,P=0.036),躯体症状和红细胞之间呈显著负相关(r=-0.322,P=0.005)。结论:血清乳酸脱氢酶、超氧化物歧化酶、钙和红细胞计数4项指标可能分别是评估抑郁情绪、快感缺失、认知抑郁和躯体症状这4种亚型抑郁程度的潜在标志物。
- 王新宇刘亚琼方倩玲刘攀魏永长李丹
- 关键词:淋巴瘤血液学指标
- 节拍化疗的作用机制及其在淋巴瘤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3
- 2019年
- 淋巴瘤(HL)来源于淋巴结和淋巴组织,按组织病理学可分为霍奇金淋巴瘤(HL)和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淋巴瘤是血液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2012年据全球统计HL发病率及死亡率占所有癌症的0.5%(66 000例和25 000例);NHL发病率占所有癌症的 2.7%(386000 例),死亡率占 2.4%(200000 例)[1]。
- 覃桂珍王淼魏永长
- 关键词:节拍化疗淋巴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