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魏丽宁

作品数:17 被引量:51H指数:4
供职机构:河北省荣军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精神分裂症
  • 10篇分裂症
  • 6篇精神分裂症患...
  • 5篇康复
  • 4篇慢性
  • 3篇住院
  • 3篇住院精神分裂...
  • 3篇小剂量
  • 3篇疗效
  • 3篇慢性精神分裂...
  • 2篇心理
  • 2篇心理治疗
  • 2篇抑郁
  • 2篇抑郁症
  • 2篇阴性
  • 2篇阴性症状
  • 2篇症状
  • 2篇退役军人
  • 2篇住院精神分裂...
  • 2篇西酞普兰

机构

  • 15篇河北省荣军医...

作者

  • 15篇魏丽宁
  • 10篇王玉红
  • 6篇王茜
  • 6篇王新福
  • 4篇刘力军
  • 4篇陈红梅
  • 3篇施玉梅
  • 3篇李占敏
  • 2篇张娜
  • 2篇高晓奇
  • 2篇赵占宏
  • 2篇芦新岩
  • 2篇赵龙
  • 2篇徐冬梅
  • 2篇李杰
  • 2篇任雪梅
  • 1篇安彦敏
  • 1篇安然
  • 1篇李亚静
  • 1篇石岩

传媒

  • 5篇河北医药
  • 3篇中国科技期刊...
  • 2篇中国健康心理...
  • 1篇临床精神医学...
  • 1篇河南中医
  • 1篇中国医学装备

年份

  • 1篇2023
  • 3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 5篇2013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运动动机对退役军人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运动的影响
2022年
观察运动动机对退役军人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运动自主性程度及运动时表现的影响。方法:将符合入组条件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研究组引进动机的概念,将增强运动动机作为目标策划相应的活动,以相对自主指数、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问卷和运动时状态作为测评工具。结果:12周末,研究组与对照组之间运动相对自主指数无差异(P>0.05),与入组时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患者相对自主指数均大于“0”。研究组阳性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内摄调节、认同调节与整合调节与一般自我效能呈正相关(P>0.05)。研究组运动时表现和运动时间均优于入组时与对照组(P>0.05)。结论:增强运动动机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运动有促进作用。
王玉红王新福王茜魏丽宁刘力军
关键词:运动动机精神分裂症康复
小剂量齐拉西酮对以阴性症状为主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增效作用
2013年
我们对小剂量齐拉西酮治疗阴性症状为主的男性精神分裂症的增效作用及安全性进行了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1对象和方法为2009年2月至2010年1月我院住院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年龄18~65岁;未合用吩噻嗪类抗精神病药;服用原抗精神病药治疗时间≥12周。阳性症状评定量表(SAPS)≤6分;阴性症状评定量表(SANS)≥60分;排除躯体疾病、药物及酒精滥用史。共40例,随机分为两组,齐拉西酮组20例,平均(47.3±8.9)岁,
陈红梅王玉红施玉梅魏丽宁
关键词:齐拉西酮增效剂阴性症状精神分裂症
慢性住院精神分裂症男性患者的需求层次及在康复训练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23年
目的了解慢性精神分裂症男性患者的需求层次,探索心理需求在康复训练中的应用。方法以慢性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76例为研究对象,参照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自行设计需求调查清单,了解患者在生理、安全、爱与归属、尊重及自我实现等各层次需求,并将调查结果应用于康复训练。结果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评分高于健康受试者(P<0.01),爱与归属及尊重评分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自我实现评分低于健康受试者(P<0.01)。患者各层次需求之间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57,P=0.68),PANSS总分与生理需求评分呈负相关(P<0.05),年龄与自我实现评分呈负相关(P<0.05)。训练12周后,研究组社会功能评分较入组时明显升高,并明显高于对照组,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阴性症状评分较入组时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5)。结论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需求层次与健康人群比较存在差异,将需求层次用于康复训练可使患者受益。
魏丽宁王新福王玉红王茜李占敏田红梅刘力军李杰赵惠芳安彦敏
关键词:马斯洛需求层次社会功能阴性症状康复
我国精神分裂症康复训练的心理学理论应用
2022年
精神分裂症复发率高,致残率高,功能障碍是影响患者回归家庭社会的重要因素,近年来,精神康复越来越受到临床重视,并在不同的理论指导下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康复实践,许多患者因此受益。为了解精神康复工作中的理论应用情况,作者复习了精神分裂症康复治疗的相关文献,对康复训练中所应用的心理学理论进行汇总分析并展望,以期对临床康复工作有所帮助。
王玉红王新福王茜魏丽宁刘力军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精神康复康复理论心理学
度洛西汀联合小剂量舒必利治疗躯体化障碍随机对照研究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探讨度洛西汀联合小剂量舒必利治疗躯体化障碍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86例躯体化障碍患者随机分为2组,研究组(完成42例,脱落2例)给予度洛西汀联合小剂量舒必利,对照组(完成40例,脱落2例)单用度洛西汀治疗。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HAMD-17)、90项症状清单(SCL-90)及治疗时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定疗效与不良反应,疗程8周。结果研究组HAMA总分、躯体性焦虑因子评分在治疗第1周末显著下降(P<0.05),对照组在第2周末显著下降(P<0.05);2组患者HAMA总分、躯体性焦虑因子评分在2、4、8周末持续下降(P<0.01),且研究组评分下降幅度>对照组(P<0.01)。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88.1%,高于对照组(P<0.05),2组痊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SCL-90的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抑郁和焦虑等各因子治疗后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研究组躯体化和人际关系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第2、4、8周末,研究组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5.7%,对照组37.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胃肠道反应发生率7.1%,对照组22.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度洛西汀联合小剂量舒必利躯体化障碍提高了有效率,起效快,胃肠道反应少,值得作为临床治疗的备选方案。
李杰赵金香魏丽宁王玉红王茜徐冬梅李占敏谢宝钦王新福
关键词:躯体化障碍度洛西汀舒必利随机对照研究
团体心理治疗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述情障碍的影响
李占敏韩冬梅魏丽宁张娜王茜徐晓华赵玉君李淑芬刘亚丽任雪梅王新福付欣宋改芹邢改书陈礼平
从情绪心理表征、情绪表达态度、情绪理解和评估能力、情绪表达训练四个方面出发,制定了16次团体心理活动,对住院恢复期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述情障碍进行康复训练。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并于治疗前后采用多伦多述情障碍量...
关键词: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心理治疗
艾司西酞普兰和氟西汀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对比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比较艾司西酞普兰和氟西汀治疗抑郁症患者的疗效及对其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2013年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抑郁症患者64例,通过计算机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均为32人,实验组患者给予艾司西酞普兰,对照组患者给予氟西汀,比较两组患者的抑郁症治疗效果、认知功能的改变情况及两组的不良反应状况。结果:两组患者在抑郁症的治疗效果及两组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上无显著统计学差异,但实验组患者的认知功能改善状况要显著好于对照组。结论:艾司西酞普兰较氟西汀能更好地改善抑郁症患者的认知功能,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芦新岩高晓奇魏丽宁赵龙王建任雪梅
关键词:艾司西酞普兰氟西汀抑郁症
孙氏太极拳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疗效
2013年
目的:探讨孙氏太极拳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的疗效。方法:6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30),对照组维持原药物治疗不变,观察组在延续原用药物基础上,给予孙氏太极拳训练,治疗前后分别进行SANS、SAPS、BMT、CPT测评。结果:治疗前两组SANS、SAPS、BMT、CPT检测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在SANS因子(意志缺乏、兴趣一社交缺乏、注意障碍)及BMT、CPTl、CPT3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孙氏太极拳训练可有效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注意功能及部分阴性症状,促进康复。
陈红梅李亚静赵占宏徐冬梅王玉红魏丽宁
关键词:孙氏太极拳慢性精神分裂症康复
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我效能感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了解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一般自我效能感及相关因素。方法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对224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并使用功能大体评定量表(GAF)及阴性症状量表进行评定。结果精神分裂症患者一般自我效能感平均分明显低于常模(t=7.18,P<0.001);且高自我效能感患者GSES得分与SANS得分呈正相关(r=0.563,P<0.01),与GAF得分呈负相关(r=-0.628,P<0.01)。结论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一般自我效能感较低,且有异常增高现象。
陈红梅赵占宏施玉梅魏丽宁
关键词:精神病学精神分裂症一般自我效能感
坦度螺酮与西酞普兰治疗广泛焦虑症的疗效被引量:8
2013年
目的对坦度螺酮与西酞普兰在广泛焦虑症临床治疗中的效果进行讨论。方法以我院2009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112例门诊或住院患者为对象,采用随机方式将其分为坦度螺酮(观察组)和西酞普兰(对照组),两组患者采用如文中所述方式进行治疗,随后统计治疗结果。结果在治疗的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为71.43%,对照组为75%,两组差异无显著性;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HAMA评分具有显著差异(P<0.01),且在治疗后不同的时间点,两组HAMA评分与治疗前同样存在显著差异(P<0.01),但治疗前后的组间比较则不存在显著差异。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0.71%(6/56)和35.71%(20/56),P<0.05,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但均较为轻微,大多自行消失。结论坦度螺酮与西酞普兰均可有效治疗广泛焦虑症,不过在治疗结果方面各有特点。
高晓奇冯芳黄秀芳王玉红魏丽宁芦新颜
关键词:坦度螺酮西酞普兰广泛焦虑症疗效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