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建恩
- 作品数:195 被引量:953H指数:18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水利工程建筑科学天文地球更多>>
- 基于增湿条件的强度折减计算边坡稳定安全系数的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增湿条件的强度折减计算边坡稳定安全系数的方法:测试边坡土体试样干密度ρ<Sub>d</Sub>、天然含水率ω<Sub>1</Sub>和饱和含水率ω<Sub>2</Sub>,测试不同含水率试样的粘聚力c...
- 田堪良钟佩文高建恩陈航
- 文献传递
- 地肤根系的力学性质及对道路侵蚀的影响被引量:2
- 2009年
- 基于黄土高原植物路防蚀对适宜植物的需要,对多年生草本植物地肤根系的抗剪切强度进行了测试,并在野外生长有地肤坡面的径流小区进行了冲刷试验。结果表明:相同试验条件下含有单株地肤根系的土样比不含地肤根系的土样,在100、200、300、400 kPa共4种不同垂直荷载压力下,其抗剪切强度分别提高了9.51%、14.42%、17.03%、7.35%;坡面冲刷单宽流量为1.67×10-4m3/(s.m)且坡面地肤覆盖度为0、20%、40%、60%、80%时,裸坡的侵蚀量分别是地肤坡面的2、7、12倍及29倍左右,这说明地肤对于提高土壤抗侵蚀性能有显著效果,是一种适宜栽培于黄土高原道路的植被品种。
- 牛皓高建恩杨世伟王伯勤
- 关键词:地肤抗剪切强度侵蚀量
- 黄土丘陵沟壑区沟道土地整治及控制工程技术规范
- 本文件规定了黄土丘陵沟壑区沟道土地整治及控制工程的术语和定义、原则、总体要求、调查与资料收集、类型及组成、规划、设计、施工、管理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黄土丘陵沟壑区沟道土地整治及控制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管理等。
- 高建恩樊恒辉刘国彬刘彦随田堪良韩剑桥罗林涛卜崇峰赵西宁刘刚张根广高哲张星辰李兴华窦少辉强敏敏龙韶博张强李军王光东贺春雄王迁周永明
- 一种黑色土壤固化剂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黑色土壤固化剂BMBER(A Back Materrial Becoming Earth into Rock),制得的该黑色土壤固化剂由下列重量比的原料组成:胶凝材料:75%~80%,氧化铁黑:2%~4%...
- 高建恩孙胜利
- 文献传递
- 一种柔性环保橡塑水窖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储存雨水的环保型柔性橡塑水窖及其制备方法,该柔性橡塑水窖包括橡塑窖袋体,橡塑窖袋体由补强帆布、保护帆布和外层、中层、内层橡胶复合组成,容积为10~300m<Sup>3</Sup>。在橡塑窖袋体的底端设...
- 高建恩张芳海朱德兰郭建伟李少斌丁蕊肖克飚
- 文献传递
- 一种黄色土壤固化剂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黄色土壤固化剂YMBER(A Yellow Materrial becoming Earth into Rock),制得的该黄色土壤固化剂由下列重量比的原料组成:胶凝材料:75%~80%,氧化铁黄:2%~...
- 高建恩孙胜利
- 文献传递
- 固化土集流面无侧限抗压强度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15
- 2006年
- 该文采用无侧限抗压强度作为反映指标,对影响固化土强度的剂量、龄期、密度、含水率、凝结时间和养护环境等主要因素进行研究,提出增强土壤固化剂集流面强度的措施。研究结果表明:固化剂集流面的剂量选择12%左右,养护龄期需要7 d以上,压实度控制在0.94以上。在同一密度下含水率为最优含水率的(80±5)%范围内时,固化土的强度达到最大。在混合料拌和好12 h内尽快完成施工。施工结束后,应立刻进行覆盖防蒸发处理,24 h后方可进行洒水或浸水养护。温度和湿度越高越有利于固化剂集流面强度的增长和外观的平整。
- 樊恒辉吴普特高建恩王广周孙胜利
- 关键词:土壤固化剂无侧限抗压强度
- 黄土丘陵沟壑区沟道土地整治对径流-泥沙-氮素排放影响的模拟研究被引量:6
- 2017年
- 针对黄土丘陵沟壑区沟道土地整治工程对水资源和水环境的影响难以评价的突出问题和现实需要,通过不同雨强和不同沟道土地整治比例的模拟降雨试验,研究了沟道土地整治工程对地表和地下径流过程的影响,分析了地表和地下径流氮素排放对沟道土地整治工程的响应,探讨了沟道土地整治工程对降水分配和氮素排放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沟道土地整治能调节降水分配、拦截地表径流、促进降水向地下径流转化,降水分配的调节程度随沟道土地整治比例的增加而增加;与无整治工况相比,在不同的降水强度下,30%和60%的沟道整治平均将降水的地表径流、土壤持留和地下径流比例从62∶21∶17分别调整为45∶22∶33和27∶23∶50。沟道土地整治减少地表径流中泥沙、硝态氮和铵态氮的输出,却有增加地下径流中硝态氮输出的风险;60%的沟道土地整治分别降低地表径流泥沙输出69%~82%、铵态氮输出63%~74%、硝态氮输出31%~48%,增加地下径流中硝态氮输出160%~337%,对地下径流铵态氮输出无影响。
- 孙彭成高建恩韩赛奇尹燕周媚芳韩剑桥
- 关键词:黄土丘陵沟壑区径流泥沙氮素
- 黄土高原生态分区探讨被引量:17
- 2006年
- 生态分区是生态系统和自然资源合理管理及持续利用的基础,合理的生态分区可为生态环境建设和环境管理政策的制订提供科学依据。在综合分析黄土高原生态环境特点的基础上,阐明了本区的生态地位及存在的主要生态问题。综合考虑黄土高原自然生态特点及其所构成的空间组合的相似性和异质性,提出了黄土高原生态分区的原则、依据及指标系统。通过对气候、土壤、植被等生态系统要素和社会、经济因素进行聚类分析,将黄土高原划分为七个一级生态类型区,并讨论了各区建设生态屏障的区域布局、建设途径及任务。
- 舒若杰高建恩赵建民吴普特张青峰
- 关键词:黄土高原生态分区地域分异生态建设
- 坡度对降雨径流挟沙能力影响的模拟试验被引量:4
- 2023年
- 高陡边坡降雨径流侵蚀输移能力是一个重要的科学问题。通过室内模拟降雨试验研究相同雨强不同坡度和坡长条件下的降雨径流侵蚀输移规律。结果表明:(1)试验条件下,水深与水力坡度的1/3次方呈负相关,与坡长的3/5次方呈正相关,流速与水力坡度和水深呈幂函数增加;(2)相同雨强裸坡条件下,径流含沙量与水力坡度的1/2次方呈正相关,与坡长的4/5次方呈正相关。水流挟沙能力约与水力坡度的1/2次方呈正相关。(3)降雨径流的水流紊动扩散作用与重力作用的比值较明渠水流偏大,表明雨滴打击的紊动作用较明显,给出挟沙能力公式。与常用的河流泥沙挟沙能力公式比较,系数偏大,指数偏小。研究成果对深入分析降雨径流侵蚀输移的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 王照润高建恩周凡凡王鹭张元元高哲李兴华
- 关键词:水力坡度流速水深水流挟沙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