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玉波
- 作品数:69 被引量:193H指数:8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核科学技术更多>>
- 晚期或复发性口腔(口咽)癌的救治性外科治疗中国专家共识
- 2024年
- 口腔(口咽)癌是头颈部恶性肿瘤中发生率最高的一种类型,相当数量的患者就诊时已为临床晚期,多需外科结合放化疗等综合手段治疗。许多患者在接受首次外科或放化疗后,会出现局部复发或转移,再次治疗更为困难,且预后不良。如何合理有效地治疗这些晚期或复发性口腔(口咽)癌患者已成为临床关注的焦点,然而针对如何开展救治性外科治疗,尚无依据可循,非规范诊疗也比较常见。本文整合现有循证医学证据,同时经全国口腔颌面头颈外科领域专家研讨商议,在晚期或复发性口腔(口咽)癌救治性外科治疗的定义、适应证、围术期评估、手术分级、辅助治疗、功能康复等领域达成共识,供全国口腔颌面外科及头颈外科医师参考。
- 何悦祝奉硕马春跃贺捷王延安李劲松刘冰蒋灿华侯劲松彭歆何培杰张东升王军刘习强杨宏宇陈超刚吴逸群姚原苏立新刘峰马玉波朱凌温红梅黄秋雨
- 关键词:口腔癌口咽癌
- 微波和^(32)P敷贴治疗跖疣近期疗效观察被引量:7
- 2007年
- 目的探讨微波和32P敷贴治疗跖疣的临床疗效及其应用价值。方法门诊随机选择跖疣患者161例并随机分成两组,微波治疗组65例局麻下微波去除疣体病灶;32P敷贴治疗组96例,将放射性核素32P液均匀滴于与病灶相同大小的纱布块上,晾干后将其固定于相应病灶表面进行敷贴治疗。每周敷贴1次,平均5~6次,至脱痂痊愈。观察和比较两组的临床反应和疗效。结果微波治疗组临床治愈率、复发率、副作用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分别是36.9%,53.8%,80.0%和44.6%;32P敷贴治疗组分别是96.9%,3.1%,37.5%,15.6%。结论32P敷贴治疗足底跖疣较微波治疗方法简便安全,痛苦小,疗效显著,副作用少。
- 马玉波刘怡文陈美娟陆平
- 关键词:跖疣微波^32P敷贴治疗
- 32P敷贴治疗肛内尖锐湿疣方法研究及临床应用
- 马玉波刘怡文刘平安顾爱春徐枫
- Graves病131I治疗患者的TRAb变化规律及预后价值
- 目的:分析 Graves 病I 治疗后,患者血清 TRAb(Receptor and antibody of thyrotropic antibody)的动态变化规律及其预后价值。方法:门诊随机选择适合I治疗的 Grav...
- 马玉波严惟力袁济民刘平安顾爱春
- 文献传递
- 952例面部不对称患者髁突SPECT骨显像结果分析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探讨952例面部不对称患者髁突SPECT骨显像结果及其数据特点,分析性别和年龄对结果的影响。方法952例患者进行髁突SPECT骨显像,选取核素摄取最高的三幅横断图像中髁突的ROI,测量其最大计数、平均计数,计算单侧计数与两侧计数之和的比值,数据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通过最大计数及平均计数测得的比值,相关系数r=0.951,P=0.000〈0.01,结果有统计学意义;2)两侧髁突活性对比,右侧优势44.33%,左侧优势55.67%,χ^2=6.1458,P=0.013〈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男女对照,χ^2=1.040,P=0.308〉0.05,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3)髁突活性比值:按男女对照,男性428例,女性524例,进行Wilcoxon秩和检验,Z=-1.819,P=0.069〉0.05,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按年龄对照,22岁以下组711例,23岁以上组241例,Z=-2.139,P=0.032〈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髁突活性比值异常的比例:髁突活性比值在0.45~0.55区间以内为正常,活性异常的比例为45.06%(429/952),男性42.52%(182/428),女性47.14%(247/524),χ^2=1.8438,P=0.175〉0.05,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22岁以下组47.26%(336/711)活性异常,23岁以上组,38.59%(93/241)活性异常,χ^2=5.1183,P=0.024〈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最大计数法与平均计数法测定髁突活性结果相关性高,同时本研究表明偏颌畸形患者中髁突为左侧优势型居多,髁突活性差异与性别无关但是与年龄相关。
- 顾爱春远奇马玉波
- 关键词:髁突SPECT骨显像
- ^(131)I治疗Graves'病无效和复发的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回顾性分析^(131)I治疗Graves'病(Graves'disease,GD)后无效和复发病例的相关因素。方法门诊治疗GD患者441例,其中男性128(29.0%)例,女性313(71.0%)例,平均年龄(41.7±13.3)岁。依据摄^(131)I率公式并结合临床经验确定^(131)I剂量,一次给药。根据^(131)I首次治疗效果分为A组(好转+治愈)399例(90.5%)、B组(无效+复发)42例(9.5%)。对未愈或复发者,相隔3个月以上同法重复治疗,直至痊愈。结束治疗后随访1年以上,分析两组年龄性别等相关因素的差异及临床意义。结果两组在性别、年龄、24 h摄^(131)I率、自身免疫性抗体水平、甲状腺质量和质地上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A组的FT3和FT4水平明显高于B组(t=2.508 4和2.130 3,P<0.01);A、B两组病程分别为(70.5±64.1)和(120.9±114.4)个月(t=-2.727 4,P<0.01);两组抗甲状腺药物(antithyroid drugs,ATD)治疗时间分别为(28.7±22.6)和(61.1±54.9)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01 7,P<0.01);两组晚发甲状腺功能减退分别为201例(50.4%)和21例(5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13 4,P>0.05)。病程和ATD治疗时间与累计首次治愈率都呈负相关(P<0.001)。结论病程长、ATD治疗时间长导致甲状腺对^(131)I的敏感性下降,可能是^(131)I治疗GD无效和复发的关键影响因素。
- 马玉波徐枫远奇
- 关键词:131I抗甲状腺药物
- 全身骨显像结合局部SPECT/CT在诊断椎体良恶骨折中的价值被引量:6
- 2012年
- 目的探讨全身骨显像结合局部SPECT/CT在诊断椎体良恶骨折中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经过病理或临床证实的52例椎体骨折患者的骨扫描及SPECT/CT资料,比较良性组与恶性组间的差异。结果骨扫描发现78.8%(41/52)的患者伴有椎体外病灶,但良性组出现病灶的人数明显少于恶性组;SPECT/CT发现恶性组椎体出现骨质破坏及椎弓根异常浓聚的人数明显高于良性组;对于结核及甲旁亢患者骨扫描及SPECT/CT缺乏特异表现。结论虽然骨扫描及SPECT/CT仍存在一定局限性,但两者结合可以充分发挥各自优势,非常适合脊柱骨折病人的筛查及良恶性鉴别。
- 徐枫马玉波远奇
- 关键词:全身骨显像SPECT/CT椎体骨折
- ^(89)Sr联合“云克”治疗前列腺癌骨转移疼痛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评价^(89)Sr联合"云克"(^(99)Tc-MDP)治疗前列腺癌骨转移性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确认前列腺癌去势术后骨转移伴骨痛患者138例,年龄58~95岁,平均(69.3±8.2)岁,随机分组治疗。(1)对照组73例,单纯^(89)Sr治疗:一次性静注,剂量1.48~2.22 MBq(40~60μCi)/kg。(2)联合组65例,^(89)Sr+云克治疗:^(89)Sr方案,同对照组;云克200mg,每日1次静滴,共计5次。每月一次随访临床疗效,两组对比分析。结果(1)对照组与联合组骨痛缓解总有效率分别为73.97%和90.77%,差异具统计学意义;(2)"闪烁"痛发生率两组分别为30.14%和27.6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治疗后分别有72.60%和83.08%的病例镇痛药量减少或停用,差异显著;(4)骨痛缓解持续时间,两组各平均为(4.41±1.57)个月和(5.64±2.52)个月,差异具统计学意义;(5)两组治疗后活动能力提高的例数百分比分别为64.38%和81.54%,差异显著。结论^(89)Sr联合云克治疗对缓解前列腺癌骨转移性疼痛有协同作用,可减少镇痛药用量,延长疼痛缓解的持续时间,改善患者的活动能力。
- 马玉波刘平安顾爱春徐枫远奇王忠
- 核医学诊断技术在生殖领域中的应用
- 2004年
- 马玉波
- 关键词:生殖领域
- 核医学显像(SPECT/CT)鉴别头颈部可疑异位甲状腺的价值被引量:11
- 2011年
- 目的研究SPECT/CT对头颈部可疑异位甲状腺(ETG)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对34例可疑异位甲状腺行平面显像,使用99mTcO4-作为显像剂,4例加做131I扫描,19例可疑或需定位的患者行SPECT/CT断层显像,以此判断头颈部正常甲状腺位置外占位的性质。结果 34例患者中共有10例异位甲状腺被准确诊断,4例误诊或未被明确诊断,20例其他病种被排除异位甲状腺的可能,总体准确率为88.24%。结论核医学显像(SPECT/CT)对鉴别头颈部有功能的异位甲状腺具有很高的价值。缺点在于无法发现无功能或功能较低的甲状腺组织,需要结合其他方法明确诊断。
- 徐枫远奇马玉波
- 关键词:甲状腺体层摄影术发射型计算机体层摄影术碘放射性同位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