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乳腺包裹性乳头状癌伴大汗腺分化1例
- 2022年
- 乳腺包裹性乳头状癌伴大汗腺分化是一种少见肿瘤,同时具有包裹性乳头状癌的组织学结构和大汗腺分化的上皮特点,由于此类肿瘤罕见,缺乏基因表达谱的研究及临床病理资料的积累,2019版WHO乳腺肿瘤分类暂时未将其明确列入分类。该文报道1例49岁女性乳腺包裹性乳头状癌伴大汗腺分化,复习相关文献,总结临床病理特点,以建立针对此类肿瘤的最佳治疗方案。
- 连婧马海霞郗彦凤王丽霞
- 关键词:大汗腺组织学结构临床病理资料
- 荧光原位杂交法检测HER2基因状态过程中两种切片预处理方法的对比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观察两种方法消化石蜡切片对荧光原位杂交(FISH)法检测HER2结果判读的影响。方法分别采用美国PanPath公司生产的FISH检测试剂常规消化和美国Invitrogen公司生产的显色原位杂交(CISH)试剂中的预处理液改良消化乳腺癌石蜡切片。结果常规法使细胞间质完全消化,细胞或重叠或孤立,细胞核中红绿信号清晰,在荧光显微镜下容易计数细胞;改良法细胞间质尚在,细胞核中红绿信号清晰,但不易计数单个无重叠细胞。结论对于HER2基因不扩增或高度扩增的病例,采用改良法消化石蜡组织切片,简单快速,又不影响结果判读;对于HER2基因状态为交界性(4~6个信号点)或多倍体的病例,其石蜡切片应采用常规消化,这有利于FISH法在临床上的推广应用。
- 王跃华白玮李丽马海霞连婧王全红
- 关键词:乳腺肿瘤组织细胞学制备技术
- 肾脏原发孤立性纤维性肿瘤临床病理研究二例
- 2021年
- 孤立性纤维性肿瘤(SFT)是一种少见的由梭形细胞构成的间叶源性肿瘤。该肿瘤起源于CD34阳性的树突状间叶细胞,具有向纤维母细胞,肌纤维母细胞方向分化的特点[1]。由于CD34阳性的树突状间叶细胞存在于全身各处,因此SFT可发生于躯体多个部位,常见的发病部位包括胸膜、腹膜、脑膜、胃肠道等,少见发生于肺、膀胱、前列腺、口鼻腔、眼眶等,罕见发生于肾脏[2]。SFT大部分为良性,仅有少数具有恶性特征,世界卫生组织(WHO)将其命名为非典型性和恶性型SFT。
- 王洁赵奇常江吴月琴马海霞王晶
- 关键词:孤立性纤维性肿瘤肌纤维母细胞临床病理研究间叶源性肿瘤肿瘤起源口鼻腔
- 氯喹上调死亡受体5表达增强Huh7细胞对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的敏感性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 探讨氯喹对肝细胞癌Huh7细胞死亡受体5(DR5)表达及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诱导的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 Huh7细胞分为对照组(1∶1000二甲基亚砜)、TRAIL组(50μg/L)、氯喹组(10μmol/L)及TRAIL+氯喹组(TRAIL 50 μg/L+氯喹10 μmol/L),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各组细胞的增殖活性;免疫荧光检测各组细胞DR5蛋白的表达情况;4',6'-二脒基-2-苯基吲哚(DAPI)核染色观察细胞凋亡,并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细胞凋亡指标切割的聚腺苷酸二磷酸核糖转移酶(cleaved PARP)的表达情况.结果 TRAIL处理可降低Huh7细胞增殖活性,以对照组细胞活力为对照时,氯喹组、TRAIL组及TRAIL+氯喹组细胞增殖抑制率分别为(89±8)%、(53±10)%及(27±7)%;与TRAIL组相比,TRAIL+氯喹组细胞增殖活力下降(t=3.922,P=0.017).氯喹组上调细胞DR5的表达,TRAIL+氯喹组可活化细胞凋亡信号,TRAIL组和TRAIL+氯喹组细胞的凋亡率分别为(10.0±2.3)%和(20.4±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94,P=0.018).结论 氯喹可通过上调Huh7细胞DR5的表达,增强细胞对TRAIL作用的敏感性.
- 王艳峰王艳峰解立武王红霞王海娜贾莉贾莉步鹏马海霞
- 关键词:氯喹死亡受体5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
- 异位错构瘤性胸腺瘤二例并文献复习被引量:1
- 2015年
- 异位错构瘤性胸腺瘤是一种发生于颈部浅表或深部软组织内的良性肿瘤,是梭形细胞、上皮细胞和脂肪细胞混合形成。无明显临床症状,完整切除预后好。自1982年Smith等首先报道4例相似病例,其免疫组织化学显示肿瘤内的梭形细胞具有肌上皮分化,电镜检测梭形细胞具有上皮性分化,表明肿瘤成分是由上皮和肌上皮组成。并认为可能起源于鳃囊。
- 李静马海霞徐恩伟李鹏郗彦凤
- 关键词:梭形细胞肌上皮上皮性甲状腺肿块
- 甲状腺样滤泡性肾细胞癌4例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探讨甲状腺样滤泡性肾细胞癌(TLFRCC)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收集4例TLFRCC临床资料,对手术标本采用HE染色及免疫组化检测进行病理形态特征观察,并复习相关文献进行临床病理特征分析。结果本组4例TLFRCC中,男性3例,女性1例,年龄37~66岁,病变均位于单侧肾,左肾3例,右肾1例。其中2例为住院手术治疗患者,肿瘤最大径分别为4 cm和2 cm。2例外院会诊病例均未提供肿块大小。镜检:肿瘤细胞排列成大小不一的甲状腺滤泡样结构,部分滤泡被拉长呈不规则形或流产乳头状结构,滤泡样结构内可见嗜酸性甲状腺胶质样物,内衬单层立方形、柱状细胞,核异型性不明显,未见明显核分裂象。免疫组化:肿瘤细胞TTF1、TG呈(-),CD10、vimentin、PAX8、CK7、P504S和CD117呈不同程度(+)。4例随访15~25个月,均未发生肿瘤进展。结论 TLFRCC是一种肾原发的较罕见的上皮性低度恶性肿瘤。病理确诊需要通过结合临床病史、影像学检查及免疫组化标记综合评价。
- 连婧王丽霞马海霞王晓娟王奇峰
- 关键词:肾细胞癌预后
- 宫颈鳞癌和食管鳞癌共同相关的抑癌基因的研究
- 2009年
- 目的比较食管鳞癌和宫颈鳞癌组织中9号染色体相同区域相同位点等位基因杂合性缺失(LOH)率,探索与二者共同相关的抑癌基因。方法采用显微切割、PCR、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AgNO3染色等技术,检测45例食管鳞癌和46例宫颈鳞癌组织中的9号染色体上7个微卫星位点的LOH。结果食管鳞癌总LOH率为25.8%(55/213),7个微卫星位点的LOH率从大到小依次为D9S753(42.9%)、D9S303(38.5%)、D9S171(35.7%)、D9S162(36.4%)、D9S242(16.7%)、D9S1748(16.7%)、D9S43(0)。宫颈鳞癌中总LOH率为25.2%(54/214),7个微卫星位点的LOH率从大到小依次为D9S171(40.7%)、D9S43(33.3%)、D9S162(31.4%)、D9S242(23.7%)、D9S303(17.2%)、D9S753(16.7%)、D9S1748(12.9%)。结论食管鳞癌和宫颈鳞癌中存在相同的高频率的LOH位点,9号染色体上可能存在与二者发生发展共同相关的抑癌基因。
- 马海霞王全红王跃华
- 关键词:宫颈鳞状细胞癌杂合性缺失抑癌基因
- 食管鳞状细胞癌和宫颈鳞状细胞癌中9号染色体等位基因杂合性缺失的比较研究
- 目的:比较食管和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9号染色体相同区域七个微卫星位点的等位基因杂合性缺失(LOH)率,探寻与两种鳞癌发生、发展共同相关的抑癌基因。
方法:采用显微切割、PCR、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AgNO3...
- 马海霞
- 关键词:食管鳞状细胞癌宫颈鳞状细胞癌9号染色体等位基因抑癌基因
- 文献传递
- 颈部不一致性淋巴瘤一例并文献复习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 探讨不一致性淋巴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 结合临床、影像学、病理形态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对1例不一致性颈部淋巴结结节硬化型霍奇金淋巴瘤及甲状腺左叶及峡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进行病理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患者,女性,46岁,以甲状腺双叶实性肿物及双颈部多发淋巴结肿大为首发症状,手术切除甲状腺双叶及颈部淋巴结,术后病理诊断为不一致性淋巴瘤,右颈及部分左颈部淋巴结为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甲状腺左叶及峡部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结论 不一致性淋巴瘤较为罕见,表现形式多样,且发生的解剖部位不同,应引起临床和病理医师的足够重视,其治疗方案及预后判断由恶性程度高的肿瘤类型决定.
- 连婧郗彦凤马海霞步鹏杨宣琴
- 单泛素化组蛋白H2B在食管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探讨单泛素化组蛋白H2B(H2Bub)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0年5月至2015年12月在山西省肿瘤医院行胸段食管癌根治术的患者75例,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食管癌及癌旁组织H2Bub蛋白的表达水平。分析H2Bub表达水平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H2Bub表达水平与生存的关系。结果食管癌及癌旁组织中H2Bub蛋白均阳性表达,但癌组织中无弱阳性表达者,癌旁组织中有弱阳性表达者;癌组织H2Bub强阳性表达率为84.0%(63/75),高于癌旁组织的22.7%(17/75)(χ^(2)=34.68,P<0.001)。同癌旁组织相比,癌组织中64.0%(48/75)H2Bub表达上调,2.7%(2/75)表达下调。癌组织H2Bub较癌旁组织表达上调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长径、淋巴结是否转移、T分期均无关(均P>0.05),而低分化癌组织中H2Bub表达上调患者比例低于中分化和高分化癌组织[43.8%(7/16)比66.7%(34/51)、87.5%(7/8),P=0.037]。H2Bub中等阳性(12例)和强阳性(63例)表达的食管癌患者中位总生存时间分别为70个月(95%CI 45~95个月)、68个月(95%CI 54~82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06);癌组织H2Bub表达较癌旁组织上调的48例患者中,食管癌低分化组(7例)中位总生存时间短于高分化组(7例)及中分化组(34例)[36个月(95%CI 24~37个月)比68个月(95%CI 38~98个月)、68个月(95%CI 44~91个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与癌旁组织相比,食管癌组织中H2Bub表达水平上调;低分化食管癌患者H2Bub表达水平上调明显,且预后差。
- 张双平马海霞张鹏任来峰
- 关键词:食管肿瘤组蛋白类泛素化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