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志坚
- 作品数:37 被引量:181H指数:7
- 供职机构: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机械工程更多>>
- 13例严重多发伤漏诊原因分析被引量:5
- 2006年
- 通过回顾性分析13例严重多发伤患者的诊断与治疗,分析其可能漏诊的原因。
- 郭毅汪颖马志坚亚骏
- 关键词:多发伤漏诊
- 纤维蛋白胶庆大霉素复合体防治开放性骨折感染被引量:15
- 2005年
- 陈仲马志坚郭毅杨洪昌吴兆翔杨华刚汪颖
- 关键词:庆大霉素开放性骨折复合体纤维蛋白胶
- 一种内腔镜手术结扎器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内腔镜手术结扎器,属于手术结扎器技术领域,该内腔镜手术结扎器包括定位筒,所述定位筒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远离定位筒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定位片,所述定位片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束紧线。该内腔镜手...
- 白丽萍马志坚
- 文献传递
- 纤维蛋白胶在46例深部创口中的应用分析被引量:6
- 2005年
- 陈仲马志坚郭毅杨洪昌吴兆翔杨华刚汪颖
- 关键词:纤维蛋白胶
- 纤维蛋白胶庆大霉素缓释系统配制及体外实验研究被引量:1
- 2008年
- 开放性损伤致深部创口感染(包括骨感染)的防治,除行之有效的清创术外,敏感抗生素的运用也是重要措施之一。由于全身用药难以维持有效的局部血药浓度,致l临床疗效不佳。抗生素局部缓释应用能克服全身用药不足之处,现已成为临床研究热点。本实验通过选择纤维蛋白胶作为药物缓释载体与庆大霉素进行配制,进行体外实验研究,寻找一条防治深部创口感染的新途径,为临床运用提供实验数据支持。
- 汪颖陈仲王鑫廖鹏赵航马志坚杨华刚杨洪昌吴兆翔
- 关键词:体外实验
- 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治疗SchatzkerⅥ型胫骨平台骨折的前瞻性研究被引量:8
- 2008年
- 目的对比研究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MIPPO)和传统钢板内固定治疗SchatzkerⅥ型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将2000年3月~2004年12月期间诊治的34例SchatzkerⅥ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随机分为MIPPO治疗组(17例)和传统钢板内固定治疗组(17例)。比较两组病例疗效的差异。结果MIPPO治疗组的手术耗时、手术失血量和并发症较传统钢板内固定治疗组显著减少(P〈0.05),骨折愈合更快(P〈0.05)和膝关节功能恢复更满意(P〈0.05),患者对疗效更满意(P〈0.05)。结论小切口直视治疗关节内损伤结合经皮治疗其他骨折部位的MIP-PO可解剖复位关节内骨折,尽可能地保留了软组织的完整性,降低了软组织的手术损伤,减少了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软组织、骨折愈合和膝关节功能的恢复,是治疗SchatzkerⅥ型胫骨平台骨折的一种理想方法。
- 吴兆祥汪颖陈仲杨洪昌杨华刚马志坚陈戈李滔季建华
- 关键词:胫骨骨折
- 合并踝关节骨折的三角韧带损伤是否需要早期手术修复被引量:25
- 2014年
- 踝关节骨折常并发踝关节周围韧带的损伤,这些韧带主要包括外侧副韧带、下胫腓联合以及三角韧带.当踝关节骨折合并三角韧带损伤时,如旋前外翻2°、旋后外旋4°以及旋前外旋型骨折,通常情况下大家往往对外踝和下胫腓联合进行切开复位内固定,而对三角韧带损伤常常采用保守疗法.虽然有大量的文献[1-3]报道保守治疗获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但随着观察时间的延长和观察项目的细化,近年来一些学者[4]也对保守治疗三角韧带损伤是否真正获得了同早期手术修复一样的优良率提出了疑问,并指出三角韧带未得到早期修复是造成后期疼痛和后足外翻的原因.
- 马志坚陈仲廖鹏韩涛李滔陈戈
- 关键词:三角韧带损伤踝关节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下胫腓联合外侧副韧带旋前外旋型
- 手术治疗距骨骨折
- 目的 探讨手术治疗距骨骨折临床疗效和并发症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至2012年手术治疗距骨骨折患者37例38足随访1~3年的资料,应用AOFAS评分进行评价,评估分析手术治疗距骨骨折的临床疗效。结果 术后早期出现...
- 马志坚王鑫廖鹏韩涛
- 骨盆稳定结构的生物力学及影像评价被引量:6
- 2016年
- 骨盆骨折的治疗难度和预后与骨折后的稳定性直接相关。临床上用于判断骨盆骨折稳定性的主要方法是基于骨盆解剖结构生物力学认识基础之上的影像学表现。随着生物力学试验技术的进步,以往的一些认识发生了变化:耻骨联合分离2.5 cm不能作为前后挤压损伤Ⅰ型和Ⅱ型的鉴别点,骶髂关节移位小于1 cm可以造成垂直稳定丧失,侧方挤压也能造成垂直不稳,Young-Burgess分型的部分描述与试验结果不符,韧带除了起到限制移位的作用外还具有本体感受器的作用,SPECT-CT等新的检查手段虽然可以提高骨折诊断的敏感性,但仍不足以准确地评估骨盆骨折的稳定性。
- 马志坚白丽萍曾祥森亚俊王秋根
- 关键词:骨盆生物力学
- 骨科创伤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因素与临床治疗被引量:37
- 2014年
- 目的 探讨骨科创伤患者术后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DTV)的影响因素及临床治疗.方法 选取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急创伤中心2010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下肢骨折创伤患者50例,术后发生DTV者25例为DVT组;术后未发生DVT者25例为对照组.记录所有患者的自身病因及手术相关因素以比较这些因素对DVT形成的影响.比较DTV组采用机械辅助药物治疗与综合手术治疗的效果.结果 ①DTV组患者中有高血压、糖尿病、血栓史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吸烟酗酒的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DTV组患者手术时间[(3.98 ±0.28) min]及制动时间[(8.21±1.36)min]明显长于对照组[(2.34±0.35)、(4.67±0.89)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DTV组患者中机械配合药物的治疗综合效果为63.7%(7/11),低于综合手术治疗的85.7% (12/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骨科创伤患者术后形成下肢DVT的原因不仅与手术操作等外在因素有关,还跟自身带有的一些高血压、糖尿病等内在因素有关,因此需要综合治疗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 亚俊马志坚廖鹏葛春琴
- 关键词:骨科深静脉血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