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多态
  • 7篇多态性
  • 5篇遗传多态
  • 5篇遗传多态性
  • 5篇基因
  • 4篇抑郁
  • 4篇启动子
  • 4篇启动子区多态...
  • 4篇肿瘤坏死因子
  • 4篇肿瘤坏死因子...
  • 4篇坏死因子
  • 3篇抑郁障碍
  • 3篇死因
  • 3篇肿瘤
  • 3篇重性抑郁
  • 3篇重性抑郁障碍
  • 3篇细胞
  • 3篇坏死
  • 3篇基因多态性
  • 2篇首发

机构

  • 11篇武警黑龙江省...
  • 4篇武警黑龙江总...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黑龙江省医院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15篇马心慧
  • 7篇付瑜
  • 7篇殷石
  • 3篇杨敏
  • 2篇武伟晶
  • 2篇王双力
  • 2篇王芳
  • 2篇杨绍忠
  • 2篇王军利
  • 1篇马文成
  • 1篇冯恩航
  • 1篇冯磊光
  • 1篇蔡航
  • 1篇刘晨阳
  • 1篇于美华
  • 1篇李东升
  • 1篇刘英慧
  • 1篇孙海昕
  • 1篇韩香云
  • 1篇李广伟

传媒

  • 3篇武警医学
  • 3篇中国社区医师
  • 2篇黑龙江医学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哈尔滨医药
  • 1篇临床检验杂志
  • 1篇分子诊断与治...
  • 1篇航空航天医学...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19
  • 3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3
  • 2篇2000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重度抑郁障碍与肿瘤坏死因子ɑ和白细胞介素6基因启动子区多态性的相关性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基因启动子区-308G/A、-857C/T位点,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基因启动子-174G/C和-572C/G多态性与重度抑郁障碍症发生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分析方法检测393例重度抑郁障碍症患者和393名健康者对照各个多态性位点的基因型,采用SPSS 13.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TNF-α基因启动子-857C/T位点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在重度抑郁障碍症组与正常对照组间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857T的等位基因频率只在男性重度抑郁障碍症组与对照组间存在显著差异(OR=0.309,95%CI:0.218~0.439,P〈0.01),而-308A位点的等位基因频率只在女性病例组与对照组间存在统计学意义差异(OR=0.399,95%CI:0.246~0.648,P〈0.01)。结论证实TNF-α基因启动子区多态性可能是中国北方汉族重度抑郁障碍患者的风险因素。TNF-α基因启动子区多态性可能与重度抑郁障碍的发病存在关联。
马心慧付瑜曹淑杰王双力武伟晶王军利王芳
关键词: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遗传多态性
检验废弃物的危害及管理
2003年
蔡航付瑜殷石马心慧
关键词:传染源
重性抑郁障碍患者与肿瘤坏死因子ɑ基因启动子区多态性的相关性研究
2016年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基因启动子区-308G/A、-857C/T位点多态性与重性抑郁障碍症发生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分析方法检测393例重性抑郁障碍症患者和393名健康对照各个多态性位点的基因型,采用SPSS 13.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TNF-α基因启动子-857C/T位点的等位基因和基因型频率分布在正常对照组与重性抑郁障碍症组间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男性重性抑郁障碍症组与对照组在-857T的等位基因频率上存在显著差异(OR=0.31,95%CI:0.22-0.44,P<0.01),而女性病例组与对照组在-308A位点的等位基因频率存在显著性差异(OR=0.40,95%CI:0.25-0.65,P<0.01)。结论研究证实TNF-α基因启动子区多态性可能是中国北方汉族重性抑郁障碍患者的风险因素。TNF-α基因启动子区多态性可能与重性抑郁障碍的发病存在关联。
马心慧付瑜曹淑杰王双力武伟晶王军利王芳
关键词:肿瘤坏死因子Α遗传多态性
首发精神分裂症与reelin和GluR6基因多态性的关系
2012年
目的探讨中国北方汉族人群离子型谷氨酸受体-6(GluR6)和颤蛋白(reelin)基因多态性与首发精神分裂症是否关联。方法随机选取234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以237例健康人作对照。用full Cold-PCR联合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技术,检测GluR6基因外显子15rs2227283(G/A碱基改变)和reelin基因外显子6rs84446(A/G碱基改变)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结果 reelin基因rs84446多态性,在女性病例组和对照组间基因型分布频率存在显著性差异(χ2=6.236,υ=2,P=0.044),而等位基因分布频率无显著性差异(χ2=0.054,υ=1,P=0.932);在男性病例组和对照组间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均无显著性差异;GluR6基因rs2227283多态性(χ2=6.009,υ=1,P=0.015)与精神分裂症显著相关联。结论在中国北方汉族人群中,reelin基因rs84446多态性可能是女性首发精神分裂症一个危险因素。GluR6基因rs2227283多态性可能与首发精神分裂症有关联。
马心慧付瑜殷石曹淑杰冯恩航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基因多态性汉族
中国北方抑郁症与OPRM1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为探索抑郁症的发病机制及其基因诊断和治疗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分析药物效应动力学Mμ阿片受体基因OPRM1(Mμ-Opioid receptor,OPRM1)的遗传多态性数据。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和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PCR-SSP)分析技术检测369例抑郁症患者与738例健康部队官兵OPRM1基因第一外显子区rs1799971C/T与第三内含子区rs648893G/A两个多态性位点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运用SPSS13. 0和Haploview等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OPRM1基因位点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在抑郁症组与正常对照组间存在统计学意义(P <0. 05)。其中,rs1799971A/G的等位基因频率只在男性34~49岁抑郁症组与对照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OR=0. 564,95%CI:0. 196~0. 837,P=0. 001),而rs648893C/T位点的等位基因频率在不同年龄的病例组与对照组间不存在统计学意义差异(OR=0. 853,95%CI:0. 649~1. 121,P=0. 139)。结论 OPRM1基因第一外显子区rs1799971位点多态性可能是中国北方汉族抑郁症患者的风险因素,可能与抑郁症的发病存在关联。
马心慧孙海昕杜金赞付瑜刘晨阳
关键词:抑郁症遗传多态性
30例花斑癣实验分析
2000年
李东升马心慧杨绍忠殷石马文成
关键词:花斑癣皮肤健康致病确诊
全文增补中
136例动弯杆菌检测报告
2000年
杨绍忠于美华马心慧殷石
关键词:细菌检测细菌性阴道病药物治疗
流式细胞术联合血红蛋白电泳法在孕妇胎母输血检测中的应用价值
2023年
目的:分析流式细胞术(FCM)联合血红蛋白电泳法(HBE)在孕妇胎母输血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2年5月解放军96605部队医院收治的60例疑似胎母输血综合征(FM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集患者外周血,予以HBE、FCM、酸洗脱实验(KBT)检测,以KBT检测作为本研究结果的标准分析HBE联合FCM检测FMH的准确性与敏感性。结果:60例疑似FMH的孕妇中2例确诊,FCM联合HBE检测准确率为96.67%(58/60),敏感性为100.00%(2/2)。结论:FMH检测中使用FCM联合HBE检测具有较高的价值,对于胎儿出血量予以动态监测,能够为医务人员准确判断疾病、评估、严重程度及制定针对性治疗方案提供有效参考。
李广伟杨敏马心慧
关键词:流式细胞术孕妇外周血胎儿红细胞胎母输血综合征
重性抑郁障碍患者与肿瘤坏死因子ɑ和白细胞介素6基因启动子区多态性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基因启动子区-308G/A、-857C/T 位点,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基因启动子-174G/C 和-572...
马心慧付瑜王双力武伟晶王军利王芳曹淑杰
关键词: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遗传多态性
首发精神分裂症与离子型谷氨酸受体6基因多态性的关联研究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探讨中国北方汉族人群离子型谷氨酸受体-6(GluR6)基因多态性与首发精神分裂症是否关联。方法随机抽取95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作研究,以84例正常人作对照。分别采用full Cold-PCR联合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技术和PCR-RFLP技术检测研究对象GluR6基因外显子15rs2227283(G/A碱基改变)及内含子13rs995640(A/G碱基改变)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结果 GluR6基因rs995640多态性(χ2=0.562,υ=1,P=0.565)在病例组和对照组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频率无显著性差异;而rs2227283多态性(χ2=14.816,υ=1,P<0.001)则与精神分裂症显著相关。经多因素分析控制年龄、性别因素后各组基因型分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在中国北方汉族人群中,GluR6基因内含子13rs995640多态性可能不是首发精神分裂症的一个危险因素而外显子15rs2227283多态性则可能与首发精神分裂症的易患性有关。
马心慧刘英慧曹淑杰郝晓蕾付瑜殷石冯磊光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基因多态性汉族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