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韩金明

作品数:26 被引量:59H指数:4
供职机构:宁波市第六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浙江省151人才工程宁波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1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3篇骨折
  • 11篇腰椎
  • 10篇椎体
  • 9篇螺钉
  • 9篇后凸
  • 9篇成形术
  • 8篇椎弓
  • 8篇椎体后凸
  • 8篇椎体后凸成形
  • 8篇椎体后凸成形...
  • 8篇后凸成形
  • 8篇后凸成形术
  • 7篇胸腰椎
  • 7篇椎弓根
  • 6篇胸腰椎骨折
  • 6篇腰椎骨折
  • 6篇椎骨
  • 6篇脊柱
  • 5篇枢椎
  • 5篇椎弓根螺钉

机构

  • 26篇宁波市第六医...
  • 3篇宁波大学
  • 2篇浙江大学
  • 1篇衢州市人民医...
  • 1篇宁波市鄞州区...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26篇韩金明
  • 25篇周雷杰
  • 24篇廖旭昱
  • 19篇马维虎
  • 14篇刘观燚
  • 2篇赵刘军
  • 2篇梁彪
  • 2篇陈剑明
  • 2篇徐荣明
  • 2篇蒋伟宇
  • 1篇胡旭栋

传媒

  • 4篇中国骨伤
  • 3篇中国骨与关节...
  • 2篇中华创伤骨科...
  • 2篇2016年浙...
  • 1篇临床骨科杂志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中国脊柱脊髓...
  • 1篇现代实用医学
  • 1篇中华解剖与临...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3篇2022
  • 3篇2021
  • 1篇2020
  • 3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16
  • 3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骨水泥强化经皮椎弓根螺钉结合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段爆裂性骨折
目的:探讨骨水泥强化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pedicle screws osteosynthesis,MIPPSO)结合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
韩金明周雷杰马维虎廖旭昱
关键词:骨水泥强化经皮椎弓根螺钉骨质疏松胸腰段爆裂性骨折椎体后凸成形术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中单侧经椎弓根穿刺角度与骨水泥分布情况的关系被引量:23
2012年
目的探讨单侧经椎弓根穿刺行经皮脊柱后凸成形术(PKP)时穿刺角度与椎体内骨水泥分布情况的关系。方法收集采用PKP治疗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s)患者112例,病变椎体为T10~L4共147节,术后第2~3天注射椎体行CT扫描,在PACS影像浏览器IE 4.0上根据骨水泥分布情况进行穿刺角度测量。结果单侧穿刺骨水泥中心分布119节椎体,偏心分布28节椎体。T10骨水泥中心分布时穿刺角度为12.56°~16.23°(14.79°±1.32°),偏心分布时穿刺角度为10.26°~15.71°(12.38°±1.18°);T11~L2单侧穿刺骨水泥中心分布时的穿刺角度为15.24°~26.40°(17.86°±2.10°),偏心分布时穿刺角度为10.38°~14.76°(13.5°±1.15°);L3骨水泥中心分布时穿刺角度为14.69°~22.57°(17.56°±2.05°),穿刺角度在10.58°~16.40°(11.63°±1.27°)时骨水泥呈偏心分布;L4椎体骨水泥中心分布时内倾角度为15.57°~24.60°(18.54°±2.16°),偏心分布时角度为13.24°~17.25°(15.34°±1.21°)。结论掌握适当的内倾角度(15°~20°),单侧穿刺行PKP能够使骨水泥在椎体内中心分布,减少手术时间和风险,临床效果满意。
廖旭昱周雷杰马维虎韩金明
关键词:椎体压缩骨折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骨黏合剂单侧穿刺
骨水泥强化经皮椎弓根螺钉结合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段爆裂性骨折
目的探讨骨水泥强化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pedicle screws osteosynthesis,MIPPSO)结合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
韩金明周雷杰马维虎廖旭昱
关键词:骨水泥强化经皮椎弓根螺钉骨质疏松胸腰段爆裂性骨折椎体后凸成形术
文献传递
椎间隙清理治疗顽固性腰椎术后感染
目的 探讨顽固性腰椎术后伤口深部感染的治疗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5例顽固性腰椎间盘术后伤口感染患者的治疗经过.2010年7月至2015年6月,收治5例腰椎间盘突出术后感染患者.5例均为男性;年龄48~81岁,平均61.2...
廖旭昱周雷杰马维虎韩金明
关键词:椎间隙脊柱内固定
枢椎后路峡部螺钉固定的相关影像学测量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通过CT测量探讨枢椎峡部螺钉固定技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进行全颈椎CT检查的137例结构完整的上颈椎CT数据,其中男71例,女66例;年龄22~65(41.8±17.4)岁。通过Mimics19.0软件测量峡部螺钉技术相关的解剖学数据,包括峡部宽度、峡部垂直长度、峡部垂直高度、峡部螺钉通道长度、峡部螺钉通道头倾角度。并分析各项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枢椎峡部宽度(9.05±1.63)mm,垂直长度(11.21±1.43)mm,垂直高度(17.53±2.93)mm。螺钉通道长度为(19.07±3.20)mm。峡部螺钉通道长度>14 mm的占94.53%,14~16 mm的占82.12%,16~18 mm的占63.14%,18~20 mm的占39.78%。螺钉通道的头倾角度为30°~68°,平均(46.06±8.06)°。螺钉通道长度和头倾角度呈高度正相关(r=0.965,P=0.000)。峡部垂直长度和螺钉通道长度,峡部垂直长度和螺钉的头倾角度之间都呈轻度正相关(r=0.240,P=0.000;r=0.163,P=0.007)。峡部宽度和螺钉通道长度,峡部宽度和螺钉通道的头倾角度之间都呈中度负相关(r=-0.333,P=0.000;r=-0.380,P=0.000)。结论:进行枢椎后路峡部螺钉固定安全、可靠,比枢椎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具有更大的适用范围,可以作为椎弓根螺钉的替代选择。
廖旭昱马维虎周雷杰刘观燚韩金明
关键词:枢椎椎弓峡部骨螺钉影像学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如何正确使用经皮椎体成形术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被引量:2
2013年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多见于绝经后骨质疏松、老年性骨质疏松及继发性骨质疏松患者,其主要临床表现为腰背部疼痛、身长短缩及驼背畸形,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以往,OVCF多以保守治疗为主,但保守治疗弓I起的并发症和后遗症不容忽视。20世纪90年代,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OVCF得到逐步推广,并取得显著的临床效果。
周雷杰徐荣明马维虎韩金明
关键词: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经皮椎体成形术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绝经后骨质疏松老年性骨质疏松腰背部疼痛
术中即时三维导航辅助与徒手置入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Hangman骨折的治疗结果比较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比较术中即时三维导航辅助与徒手置入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Hangman骨折的治疗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5月至2019年12月宁波市第六医院脊柱外科行后路枢椎椎弓根螺钉治疗的64例Hangman骨折患者资料。根据枢椎椎弓根螺钉置入方式的不同分为导航组(采用术中即时三维导航辅助下置入枢椎椎弓根螺钉,n=34)和徒手组(徒手置入枢椎椎弓根螺钉,n=30)。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枢椎椎弓根螺钉置钉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透视时间、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并发症发生情况。根据术后颈椎CT并按照Park等提出的螺钉分级标准评估枢椎椎弓根螺钉置入准确率。在术前、术后3个月、末次随访时,应用改良日本骨科协会腰痛评分表(mJOA)评估手术前、后患者的神经功能,应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颈部疼痛程度,测量C2,3椎体成角和C2椎体前移距离。末次随访时应用Moon分级评估疗效。结果导航组和徒手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导航组置钉准确率(98.2%,54/55)显著优于徒手组(85.2%,46/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导航组置钉时间、手术时间、透视时间、住院总费用均高于徒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徒手组中3例患者发生椎动脉损伤。两组所有患者术后均未发生螺钉松动、断钉和断棒。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随访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末次随访时VAS评分、mJOA评分、C2,3成角、C2前移距离均较术前显著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同期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导航组Moon分级优于徒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于徒手置钉技术,术中即时三维导航技术辅助置入枢椎椎弓根螺钉治疗Hangman骨折,能提高置钉的准确性和安全性,减少�
廖旭昱马维虎陈剑明周雷杰赵刘军刘观燚韩金明蒋伟宇
关键词:脊柱骨折枢椎神经导航
经皮椎体成形术及椎体后凸成形术2000例中期随访
目的:评价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及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中期临床疗效及对脊柱后...
周雷杰韩金明廖旭昱梁彪
关键词:经皮椎体成形术椎体后凸成形术中期随访
文献传递
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
目的:探讨经皮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中的疗效。方法:2012年12月~2013年06月选择36例胸腰椎骨折患者,采用Zina经皮微创钉棒系统复位内固定手术16例,采用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20例,观察患者手术...
韩金明周雷杰廖旭昱
关键词:复位内固定胸腰椎骨折手术操作时间后凸畸形
文献传递
枢椎单侧椎弓根螺钉联合对侧椎板、峡部或棘突螺钉的有限元分析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通过有限元方法对比枢椎单侧椎弓根螺钉联合对侧椎板、峡部或棘突螺钉在寰枢和枕颈固定中的生物力学稳定性。方法基于宁波市第六医院2022年1月就诊的1例成年男性志愿者颈椎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数据, 其枢椎单侧枢椎椎弓根狭窄。构建枢椎单侧椎弓根细小畸形的上颈椎有限元模型, 分别模拟寰椎及齿状突骨折, 继而进行枕颈和寰枢固定。枢椎解剖正常侧采用椎弓根螺钉固定, 变异侧分别采用椎板、峡部或棘突螺钉固定, 其中棘突螺钉分别采用水平、垂直和斜向三种固定技术, 并植入枕骨或寰枢螺钉完成枕颈和寰枢固定模型的建立。最后分别计算各组模型活动度(ROM)和应力分布情况。内固定模型ROM与完整模型ROM比较使用单样本t检验。结果在枕颈固定中, 各螺钉固定组在C0~C1、C1~C2节段ROM均低于完整组(P<0.05);在寰枢固定中, 各螺钉固定组在C1~C2节段ROM均低于完整组(P<0.05)。与完整模型ROM比较, 椎板螺钉组、峡部螺钉组、水平棘突螺钉组、垂直棘突螺钉组和斜向棘突螺钉组在C1~C2旋转方向ROM降幅均最大, 在枕颈固定中分别下降98.47%、98.19%、97.30%、98.71%、98.95%, 在寰枢固定模型中分别下降99.13%、98.81%、99.24%、99.06%、99.06%。结论枢椎单侧椎弓根螺钉联合对侧椎板、峡部或棘突螺钉在寰枢和枕颈固定中均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胡利华刘观燚沈锋周雷杰马维虎廖旭昱韩金明
关键词:上颈椎有限元分析螺钉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