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冬
- 作品数:8 被引量:4H指数:1
- 供职机构:保定市第二中心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介入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研究
- 2005年
- 目的 探讨通过血管内给药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效果及本方法的可行性。方法 对35例股骨头无菌坏死的患者,分别进行了经股动脉插管,将血管扩张药、溶栓药及抗凝药、及改善微循环药物直接注入缺血坏死股骨头的供血动脉:旋股内动脉,旋股外动脉及闭孔动脉,治疗后口服维生素D及钙片。结果 经治疗的35例46髋患者中疼痛消失或缓解占9r7.82%,X线、CT复查均有不同程度的骨质修复,新骨形成。血管造影显示股骨头供血动脉增粗,细小动脉侧支循环增多。结论 经股动脉血管内介入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对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缓解临床症状,恢复髋关节功能,促进新骨形成及死骨修复起了重要作用,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陈占雄张玉玲肖凤仙孙玉尹新红李延彬韩冬刘海平
- 关键词: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股骨头无菌坏死经股动脉插管新骨形成血管扩张药闭孔动脉
- 浅谈改良后膝关节侧位DR摄影技术的临床价值
- 2019年
- 探讨改良后膝关节侧位X线投照技术以及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7年1月-2019年5月在我院就诊的147例有膝关节疾病的患者,行改良后膝关节侧位DR X线摄影技术投照,采用常规X线摄影检查诊断的常规组与使用改良后膝关节侧位X线摄影的对照组,将两组膝关节侧位内外髁重合的检出率做对比。由2位放射科影像诊断主治医师、1位影像诊断副主任医师对每位患者影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常规组82例患者内外髁重合 8例,合格率占9.7%,内外髁重合欠佳者74例,不合格率占90.24%;改良组65例患者中内外髁重合55 例,合格率占85 %。内外髁重合欠佳者10例,不合格率占15%。较X线常规摄影,改良后膝关节侧位内外髁重合的检出率明显提高,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改良后膝关节侧位X线摄影可以清楚显示膝关节诸骨及关节间隙。
- 张伟收付桂红王常云孟凡璐韩冬
- 质量控制活动规范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早期抗栓治疗的效果观察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探索将质量控制活动(QC)活动用于管理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抗血小板药物规范使用的实施方法,并观察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成立QC小组,遵循:计划-执行-检查-处理(PDCA)循环的方法,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早期使用双联抗血小板药物的情况及患者预后进行现状调查,找到药物使用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其原因并进行要因确认,针对要因制定整改措施并组织实施,实施3个周期后对整改效果进行评价、总结。结果双联抗血小板药物使用及时率由QC活动前的0.00%提高到94.20%;双联抗血小板药物使用规范率由0.00%提高到96.70%。结论QC活动可以通过科学的管理方法优化急性心肌梗死双联抗血小板药物使用流程,提高双联抗血小板药物使用的及时率和规范率。
- 李研赵娜徐阳韩冬尤巍娜王艳霞罗春梅赵建耀
- 关键词: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抗血小板药物
- 介入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研究
- 陈占雄苏同舟张玉玲肖凤仙孙玉张建超张焕娣严士杰尹新红刘海平王华李延斌刘家森韩冬李素霞
- 该研究采用特殊的药物组合,行股动脉靶血管内灌注止痛药、扩血管药、溶栓药、抗凝药;经导管局部灌注方式的关键技术,使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病人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并促进了学术上的发展;通过系统的临床观察,疗效显著,有效率达97.8...
- 关键词:
- 关键词:介入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