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隐匿性骨折
  • 2篇造影
  • 2篇骨折
  • 2篇后处理
  • 1篇低剂量
  • 1篇低剂量CT
  • 1篇低剂量扫描
  • 1篇动脉
  • 1篇动脉狭窄
  • 1篇多层螺旋CT...
  • 1篇多时相
  • 1篇多体位
  • 1篇血管
  • 1篇血管成像
  • 1篇血管造影
  • 1篇血管造影术
  • 1篇血液
  • 1篇血症
  • 1篇胰腺
  • 1篇胰腺炎

机构

  • 6篇复旦大学

作者

  • 6篇韩云学
  • 5篇徐方元
  • 3篇陈晓荣
  • 3篇顾莉芳
  • 3篇叶春燕
  • 2篇秦少华
  • 2篇陈爽
  • 2篇叶春梅
  • 2篇刘含秋
  • 2篇彭莱
  • 1篇王建民
  • 1篇关颖
  • 1篇徐瑛
  • 1篇杨建春
  • 1篇范大胜

传媒

  • 2篇临床放射学杂...
  • 2篇医学影像学杂...
  • 1篇中国实验诊断...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1
  • 1篇2010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非典型脂肪-血液界面征用于膝关节隐匿性骨折X线诊断价值被引量:16
2015年
目的探讨非典型脂肪-血液界面(FBI)征在膝关节隐匿性骨折X线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9例膝关节外伤后X线检查阴性,经CT检查确诊膝关节隐匿性骨折和排除膝关节骨折患者的常规膝关节X线及CT资料。CT检查作为金标准,所有的检查均在3天内完成。结合CT描述积脂血症在X线侧位髌上囊的影像表现,作为非典型FBI征。统计隐匿性骨折和无骨折两组资料X线平片显示非典型FBI征的情况,并统计分析以X线侧位髌上囊非典型FBI征作为标准判定膝关节隐匿性骨折的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结果 99例患者中,CT确诊隐匿性骨折57例,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积脂血症,CT检查典型的FBI征见于13例(22.8%)隐匿性膝关节骨折病例,表现为液-液平面10例(17.5%),有时还可以出现三层3例(5.3%)。或者仅表现为关节积血、积液44例(77.2%)。其中51例于X线侧位髌上囊见密度增高,表现为卵圆形、长圆形、条样或斑片样等形态,可以作为FBI征的非典型表现。CT确诊膝关节隐匿性骨折者的X线非典型FBI征发生率为89.5%,明显高于CT排除膝关节骨折者的X线非典型FBI征发生率11.9%,(χ2=56.106,P<0.05)。由X线侧位髌上囊密度增高,即不典型FBI征提示膝关节隐匿性骨折的准确度88.9%,灵敏度89.5%,特异度88.1%,阳性似然比7.52,阴性似然比0.12,阳性预测值91.1%,阴性预测值86.1%。结论外伤后膝关节X线侧位髌上囊密度增高可以作为FBI征的非典型表现,对膝关节隐匿性骨折具有较高的提示作用,可作为诊断膝关节隐匿性骨折的间接征象。
秦少华徐方元刘含秋陈晓荣韩云学顾莉芳彭莱杨建春
关键词:膝关节隐匿性骨折X线平片
多层螺旋CT脑灌注成像与血管成像联合评价颈动脉狭窄性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被引量:32
2011年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脑灌注成像(CTP)与CTA联合评价颈动脉狭窄性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价值。方法对26例临床诊断TIA患者行头颅CT平扫、脑CTP和颈动脉CTA。评价脑CTP的达峰时间(TTP)、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以及颈动脉的狭窄程度及斑块的性质。选取20名无TIA病史的志愿者作为对照。结果 26例中,21例头颅CT平扫正常,5例有腔隙性脑梗死。脑CTP检查正常9例,异常17例,患者患侧与对侧的TTP、CBF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TA显示颈动脉狭窄19例,发现颈动脉斑块44处。随访6个月中3例发生脑梗死。结论脑CTP结合CTA对评价TIA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徐方元陈爽关颖叶春梅秦少华徐瑛王建民陈晓荣韩云学叶春燕
关键词:颈动脉狭窄灌注成像血管造影术
正常成人小肠各节段多时相多体位MSCTE分析
2016年
目的探讨正常成人小肠各节段小肠壁的形态学变化规律、增强扫描后不同时相的CT值动态变化曲线以及扫描体位对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MSCTE影像资料,并运用多平面重建、最大密度投影、容积再现技术、曲面重建法等进行后处理。由两名以上精通胃肠道影像诊断的主治医师进行双盲读片,对各节段不同时相小肠的肠壁厚度、肠管充盈直径和肠壁CT值进行测量,观察小肠黏膜在各节段的显示率,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本组正常成人小肠MSCTE的肠壁平均厚度为(2.14±0.22)mm、平均充盈直径为(19.63±1.71)mm,不同组段肠壁厚度、肠管充盈直径有差异(P<0.05);同组段不同扫描体位肠壁厚度、肠管充盈直径无差异(P>0.05),但俯卧位小肠充盈较好分布更符合自然走向,十二指肠及空肠在不同体位的充盈度评分有差异(P<0.05)。本组小肠平扫、动脉期、静脉期、延迟期CT值分别为(29.25±2.80)HU、(58.46±2.56)HU、(78.23±4.12)HU、(65.53±3.86)HU,同一时相各组段肠管之间CT值无差异(P>0.05),而同一组段不同时相小肠CT值有差异(P<0.05)。结论 MSCT小肠造影能提供高质量的小肠内外结构图,小肠肠壁强化曲线呈"速升缓降"型,强化峰值出现在静脉期,俯卧位扫描可以提高小肠的充盈满意度。
彭莱刘含秋徐方元韩云学顾莉芳叶春燕
关键词:小肠造影小肠
多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在儿童肺结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24
2014年
儿童肺结核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并不典型,极容易发生误诊和漏诊的情况。多层螺旋 CT 以其快速的容积扫描,能够进行大范围及薄层扫描,强大的后处理功能可以提供多角度、多方位图像,为儿童肺结核提供了有效的检查手段[1]。但人体接受过量射线可引起细胞不可逆的损害及染色体畸变,儿童对 X射线的敏感性是成人的10倍,所以儿童采用低剂量CT 扫描已经成为当前的热点问题[2]。我们采用多层螺旋 CT 低剂量扫描对儿童肺结核进行诊断,大大减少了辐射剂量,现汇报如下。
韩云学
关键词:肺结核诊断低剂量CT低剂量扫描儿童后处理功能染色体畸变
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对隐匿性骨折的诊断价值被引量:40
2015年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诊断隐匿性骨折的价值。方法对45例X线平片结果阴性,而临床高度怀疑骨折的急诊外伤患者行多层MSCT容积扫描后,将原始图像进行多平面重组(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容积再现法(VRT)成像等后处理,分析各图像显示骨折情况的能力。结果45例X线平片中未显示骨折的患者,通过MSCT后处理技术42例显示骨折,其中,颞骨骨折8例、眼眶骨折10例、脊柱骨折8例、髋关节骨折7例、胫骨平台骨折9例,排除骨折3例,阳性率93.3%。结论 MSCT后处理技术对隐匿性骨折能够准确地作出诊断,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案及预后的评估提供可靠依据。
韩云学徐方元
关键词:隐匿性骨折
急性胰腺炎腹膜后间隙受累的CT表现与临床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9
2010年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腹膜后间隙受累的CT表现与临床严重程度的相关性。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76例AP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按照亚特兰大AP临床分类标准及AP腹膜后间隙扩散CT表现范围分级评分。分析腹膜后间隙扩散CT表现范围分级评分与临床严重程度分级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76例中,肾旁前间隙、肾周间隙及肾旁后间隙受累发生率分别是49%(37/76)、25%(19/76)及26%(20/76)。轻症AP26例,其中肾旁前间隙受累19例,肾周间隙受累6例,肾旁后间隙受累1例;重症AP50例,其中肾旁前间隙受累18例,肾周间隙受累13例,肾旁后间隙受累19例。腹膜后间隙扩散CT表现范围分级评分与临床严重程度呈显著正相关(r=0.547,P=0.000)。结论 AP腹膜后间隙扩散CT表现范围分级评分与临床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影像学检查能够为AP的严重程度及预后提供重要的信息。
徐方元陈爽韩云学陈晓荣叶春梅顾莉芳范大胜叶春燕
关键词:胰腺炎腹膜后间隙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