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展图
- 作品数:17 被引量:89H指数:6
- 供职机构:中山市小榄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山市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广东省中山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膝关节前外侧入路联合后内侧入路治疗胫骨后外侧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观察
- 2024年
- 目的:探讨膝关节前外侧入路联合后内侧入路治疗胫骨后外侧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月1日—2020年5月20日本院收治的84例胫骨后外侧平台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n=59)与观察组(n=25).其中对照组采用膝关节前外侧入路治疗,观察组采用膝关节前外侧入路联合膝关节后内侧入路治疗,对比2组治疗优良率及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膝关节评分为(22.35±5.13)分,高于对照组的(11.34±5.32)分,观察组优良率也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胫骨后外側平台骨折的患者进行膝关节前外侧入路联合后内侧路治疗,能够加快膝关节功能恢复,提高治疗优良率,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胡世锵王小平黄俭韦展图陈路遥吴玮玮
- 关键词:膝关节前外侧入路后内侧入路
- 不同入路髋关节置换术对老年患者其关节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临床研究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探究不同入路髋关节置换术对于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关节功能恢复和生活质量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月1日-2020年5月20日入院治疗的43例患者,依据当时患者采用手术入路方式差异,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23例患者,对照组20例患者。比较2组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及生活质量变化。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在手术之前关节功能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周、8周和20周的数据中,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2组患者生活质量有明显差异,观察组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外侧微创髋关节置换术对股骨颈骨折的老年患者关节功能恢复效果更好,且提升术后生活质量。
- 胡世锵王小平黄俭韦展图陈路遥吴玮玮
- 关键词:髋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关节功能生活质量
- 切开复位内固定结合植骨治疗骨质疏松性肱骨近端骨折改善行为能力的效果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分析切开复位内固定复位和植骨治疗骨质疏松性肱骨近端骨折改善行为能力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9年6月本院收治的62例骨质疏松性肱骨近端骨折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Ⅰ组(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n=30)与Ⅱ组(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结合同种异体骨植骨治疗,n=32)。对比两组骨折愈合情况、肩关节功能改善效果、行为能力评分、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前躯体生活自理表(physical self-maintenance scale,PSMS)与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instrumental activity of daily living,IADL)量表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Ⅱ组颈干角大小、PSMS及IADL量表评分均低于Ⅰ组,且骨折愈合时间更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质疏松性肱骨近端骨折行切开复位内固定联合植骨治疗可以有效提高愈合效果,纠正肩关节功能,从而促进行为能力改善。
- 吴玮伟黄俭陈路遥王小平胡世锵韦展图
- 关键词:切开复位内固定植骨肱骨近端骨折骨质疏松
- 移位型跟骨关节内骨折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的疗效对比分析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比较移位型跟骨关节内骨折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 2008年2月-2014年2月本院收治的312例移位型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其中手术组101例,保守组211例,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组间比较,跟骨高度、跟骨宽度、Bohler角、Gissane角等测量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手术组的AOFAS在疼痛、功能、对线及总分上均明显高于保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组优良率为85.15%,明显高于保守组的66.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组皮肤坏死、感染、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发生率为5.94%,明显低于保守组的17.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保守治疗对比,手术治疗移位型跟骨关节内骨折,疗效更高,有利于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疼痛程度,促进术后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 陈路遥黄俭韦展图吴玮伟胡世锵王小平
- 关键词:跟骨骨折内固定器保守治疗
- 跟骨关节内移位骨折手术治疗螺钉并发症防范的探讨被引量:13
- 2015年
- 目的:探讨总结跟骨钢板治疗新鲜跟骨关节内移位骨折的螺钉问题。方法:回顾我院2009年12月至2013年3月采用跟骨解剖钢板治疗42例(48足)新鲜移位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的资料。对术后出现的螺钉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术后末次随访48足Maryland足部功能评分平均为87.8分,其中优21足,良19足,可8足,差0足,优良率为83.3%。4例患者出现螺钉并发症,其中3例螺钉进入关节间隙内,1例螺钉松动退钉,螺钉并发症发生率为8.3%。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熟悉跟骨解剖知识和细致准确的手术操作,术中影像学检查可降低螺钉医源性损伤。
- 王小平吴玮伟黄俭陈路遥胡世锵韦展图梅建兵屠玉民
- 关键词:跟骨关节内骨折内固定螺钉
- 鲑鱼降钙素对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骨密度、血磷、血钙的影响被引量:3
- 2020年
- 目的:探讨鲑鱼降钙素对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骨密度、血磷、血钙的影响。方法:选取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72例,根据治疗药物的不同分成两组,对照组(n=36)应用骨化三醇胶丸治疗,研究组(n=36)应用鲑鱼降钙素治疗。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后0、24、48周的骨密度变化及治疗前后血碱性磷酸酶、血磷、血钙、VAS评分。结果:研究组疗效、血碱性磷酸酶及治疗后0、24、48周骨密度均高于对照组;血磷、血钙浓度及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鲑鱼降钙素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疗效较好,可改善骨密度及血磷、血钙浓度。
- 胡世锵王小平黄俭陈路遥韦展图吴伟玮李美芳
- 关键词:鲑鱼降钙素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骨密度
- 虚拟重建术前规划在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 探讨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患者采用虚拟三维重建进行术前规划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患者6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3例.对照组以常规诊疗方法制定手术方案,研究组于常规诊疗方法基础上结合MIMICS软件制定手术方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情况.结果 术前两组患者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研究组患者较对照组患者VA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更低,治疗优良率更高,术中失血量更少,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MIMICS软件对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术进行术前规划的效果更佳,可促进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患者康复,显著减少疼痛,控制并发症发生情况,值得推广.
- 吴玮伟黄俭陈路遥王小平胡世锵韦展图
- 关键词: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
- Mimics软件三维重建在Pilon骨折修复中的应用被引量:7
- 2015年
- 背景:Mimics软件是一种基于CT扫描数据的三维图像处理和编辑工具,可以将CT、MRI以及超声人体扫描后得到的数据及图像经过专业化处理重建成三维图像,并在计算机屏幕上立体显示,从而帮助临床医师直观的了解骨折的类型及周围组织的三维结构关系,对骨科手术的开展提供了很大的帮助。目的:探讨Mimics软件三维重建在Pilon骨折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9月至2013年9月中山市小榄人民医院拟行内固定治疗的Pilon骨折患者61例为研究对象,按入院时间先后排序随机分为三维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入院后均行踝关节正侧位X射线片检查以及多排螺旋CT扫描,对照组结合检查结果开展内固定治疗,三维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基础上利用MimicsⅤ10.0软件进行三维实体重建后开展内固定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以及治疗后随访时的功能疗效情况。结果与结论:三维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三维组治疗后6个月功能疗效评价为优的患者明显多于对照组,功能疗效评价为差的患者明显少于对照组,三维组治疗后6个月的功能疗效总体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在Pilon骨折围手术期应用Mimics软件三维重建,可全面评估骨折情况,优化和完善术前计划,降低了风险,从而促进内固定治疗顺利完成。
- 黄俭王小平邓志成吴玮伟陈路遥胡世锵韦展图郭胜
- 关键词:骨科植入物三维重建MIMICS软件PILON骨折
- 螺旋CT三维重建在髋臼骨折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9
- 2015年
- 目的探讨螺旋CT三维重建在髋臼骨折中的临床应用及其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至2014年诊治的37例髋臼骨折患者的X线、螺旋CT平扫及三维重建技术的影像资料,比较三种检查方法检测骨折线及关节内碎片的诊断率及在Letournel-Judet分型中的价值。结果对于髋臼骨折线的检出率,CT平扫组(94.59%)和三维CT重建组(100%)均优于X线组(75.6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对骨折分型的价值,三维CT重建组(97.30%)优于CT平扫组(81.08%)和X线组(70.27%),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螺旋CT三维重建可清晰、立体地观察髋臼骨折并进行准确分型,进而指导临床手术。
- 陈路遥吴玮伟黄俭王小平邓志成胡世锵韦展图
- 关键词:三维重建髋臼骨折
- 载距突螺钉导向器在跟骨载距突螺钉置钉中的应用被引量:9
- 2014年
- 背景:跟骨关节内骨折手术治疗时准确置入载距突螺钉可获得最佳固定效果。但由于跟骨复杂的解剖特点和术中有限的X线透视效果,完成载距突螺钉的准确置钉工作难度极大。而准确置入载距突螺钉的方法仍存较大争议。目的:探讨跟骨关节内骨折手术治疗时使用跟骨载距突螺钉导向器辅助载距突螺钉的准确置钉效果。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7月至2013年12月手术治疗的42例(48足)跟骨关节内骨折病例,男35例,女7例;年龄15-67岁,平均38.9岁。根据Sanders分型:Ⅱ型22足,Ⅲ型19足,Ⅳ型7足。所有手术均采用跟骨外侧入路,术中使用跟骨载距突螺钉导向器辅助置入跟骨载距突螺钉。术后复查X线与CT,验证螺钉置入载距突的准确性。结果:42例患者术后随访7-28个月,平均17.4个月。按美国足踝外科协会Maryland足部功能评分标准进行功能评定:优21足,良19足,可8足,差0足;术后Maryland足部评分平均为87.8分,优良率83.3%。共置入53枚载距突螺钉。1枚螺钉从跟骨后关节面内下方露出部分螺纹,1枚螺钉从载距突前方穿出,1枚螺钉穿出载距突关节面进入距跟中关节,1枚螺钉远端一半螺纹在载距突下方露出,余49枚螺钉位于载距突内;螺钉置入精确率为92.5%(49/53)。结论:跟骨载距突螺钉导向器能辅助术者从跟骨外侧入路准确完成载距突螺钉置钉。
- 王小平胡世锵陈路遥黄俭吴玮伟韦展图屠玉民
- 关键词:跟骨关节内骨折置钉导向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