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明林
- 作品数:42 被引量:158H指数:8
-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自发性乙状结肠穿孔18例的病因及诊治分析被引量:18
- 2002年
- 石彦宋爽靳明林余佩武蔡志民
- 关键词:自发性乙状结肠穿孔病因
- 普通外科见习带教工作之我见被引量:2
- 2004年
- 石彦余佩武靳明林赵冰梅刘刚
- 关键词:教学方法普通外科临床见习带教工作医学教育
- 大肠癌巨─微血管构筑的临床研究
- 1998年
- 为了探讨大肠癌和其间质血管的关系,我们研究了48例大肠癌标本不同部位的巨─-微血管构筑。方法:用癌瘤标本造影摄X线片、立体显微镜和微机图象定量分析。结果显示:癌中心血管稀疏或为无血管的坏死区及血管破坏;癌远近端瘤组织内血管增多增粗,畸形及紊乱;其血管定量参数与癌中心和癌远近端肠粘膜相比有显著差异(P<O.05,P<0.01)。结论:①大肠癌的发生发展依赖于血管形成和细胞增殖。②在理论上解释了大肠癌的临床病理过程。③大肠癌的恶性程度与其血管密度间似有负相关的趋势。④探讨了其临床应用价值。
- 靳明林马宏敏詹新恩
- 关键词:大肠癌血管构筑血管形成
- 临床问题教学与实习生素质培养被引量:5
- 2006年
- 探索临床问题教学法,以提高实习生的临床综合素质。该校医疗系97、98级5、7年制实习生,设立研究组和对照组,在该院普通外科两个病区同时进行。认定了教师资格;实习后伦理学知识认识和普外专业理论考试成绩普遍提高;研究组实习生医德素质、临床能力、综合素质水平均优于对照组。
- 靳明林赵冰梅杨顺兴余佩武石彦钱锋叶绍英
- 关键词:实习生
- 89例青年直肠癌临床分析被引量:6
- 2004年
- 目的 探讨青年直肠癌的临床特点 ,以提高青年直肠癌早期诊断水平和治疗效果。方法 将我院 13年间收治的青年直肠癌 89例的临床表现、误诊情况、临床病理、治疗与预后 ,与老年直肠癌 44 0例进行回顾性临床对比分析。结果 ①青年组直肠癌主要表现为 :肛门坠胀和疼痛、腹痛、腹胀及骶尾部疼痛。②青年组直肠癌的癌块距肛缘 9cm以下占 92 13 %,7cm以下为 69 66%,平均距肛缘长度是 5 43cm。③青年组直肠癌平均误诊时间为 5 7个月 ;误诊率为97 75 %,明显高于老年组 (P <0 .0 1)。④病理类型 :青年直肠癌以粘液腺癌、低分化腺癌、印戒细胞癌、未分化癌居多( 5 9 5 7%) ;青年组直肠癌侵及浆膜层和淋巴结转移率显著高于老年组 (P <0 .0 5 )。⑤根治性手术率低、预后差。结论 青年直肠癌主要表现是肛门直肠内疼痛、腹胀、腹痛和骶尾部疼痛 ,其发生率明显高于老年直肠癌患者 ;且易延误诊断 ,误诊率高 ;肿瘤细胞恶性程度高 ,预后差。所以 ,应重视青年直肠癌的临床早期诊断。
- 靳明林石彦
- 关键词:直肠癌青年
- 乳房颗粒细胞瘤1例报道被引量:1
- 2003年
- 罗晓凤靳明林
- 关键词:活检
- 血管密度与结直肠癌关系的研究
- 2007年
- 靳明林石彦曾冬竹蔡志民王自强余佩武
- 关键词:结肠肿瘤直肠肿瘤血管密度
- 大肠癌血管构筑的病理改变和血管定量参数的临床研究
- 靳明林
- 胃肠道间质瘤术后复发转移诊治分析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术后复发转移的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0年来收治的胃肠道间质瘤术后复发1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首次切除术后复发时间为3个月至9年,首次复发平均时间为术后30.2个月;腹膜、原病变局部和肝脏是主要的复发部位。10例再手术患者中7例完整切除肿块,2例姑息性手术,1例行活检术。首次复发后再手术切除率70.0%(7/10)。1例术前、3例术后联合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全部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至7年,复发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5%,41.7%,25%。结论胃肠道间质瘤术后易复发,手术切除仍然是其主要的治疗手段,再次术后仍需辅以伊马替尼治疗。
- 李剑雄石彦余佩武曾冬竹赵永亮靳明林雷晓
- 关键词:复发
- 关于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的几点思考被引量:11
- 2002年
- 陈华靳明林
- 关键词:医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