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雷易鸣

作品数:2 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电子电信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信号
  • 1篇药物
  • 1篇药物分布
  • 1篇示踪
  • 1篇示踪剂
  • 1篇组织间液
  • 1篇细胞
  • 1篇细胞外
  • 1篇脑局部
  • 1篇给药
  • 1篇OFDM
  • 1篇OFDM信号

机构

  • 2篇北京大学
  • 1篇北京应用物理...
  • 1篇北京大学第三...
  • 1篇电子科技大学
  • 1篇剑桥大学

作者

  • 2篇雷易鸣
  • 1篇袁兰
  • 1篇蒲小平
  • 1篇曾辽原
  • 1篇刘会坡
  • 1篇韩鸿宾
  • 1篇闫军浩
  • 1篇左龙
  • 1篇徐浩铭

传媒

  • 1篇空间电子技术
  • 1篇中国微创外科...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2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OFDM信号系统非线性失真行为仿真算法的比较
2012年
由高功率放大器(HPA)引起的非线性失真是多载波正交频分复用(OFDM)信号系统的主要缺陷之一。非线性失真的行为仿真,因其良好的实用性,广泛应用于全通信链路设计以及HPA线性化技术探索。根据原理,目前OFDM信号系统中有关非线性失真的行为仿真算法可分为单载波信号表达,多载波信号表达和随机过程信号表达三类。文章对这三类行为仿真算法进行了介绍,并从算法原理上对比了它们的不同,最后给出了基于实际仿真测试的对比结果。
雷易鸣张涛徐浩铭曾辽原
关键词:OFDM
基于脑局部给药的药物分布与清除大鼠模型的建立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应用磁共振分子探针示踪技术,研究大鼠深部脑组织间隙(interstitial space,ISS)内物质转运与脑组织液引流的规律。结合多孔介质经典扩散方程,建立大鼠脑局部给药的药物分布与清除动力学模型。方法 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尾状核、丘脑、中脑黑质3组(n=8)。将细胞外示踪剂惰性分子探针钆喷酸葡胺(gadolinium-diethylenetriaminepentaacetic acid,Gd-DTPA)2μl分别导入三个脑区细胞外间隙,利用磁共振成像(MRI)动态采集探针在大鼠脑ISS内的分布与清除过程。通过图像后处理获取ISS内示踪分子在大鼠全脑分布的最大分布容积比(Vdmax%)及半衰期(t1/2)。应用经典扩散方程,测量ISS有效扩散系数(D*)、清除率(k’)与局部迂曲度(λ)。结合上述结果及经典扩散方程,建立大鼠脑组织间隙内药代动力模型。结果示踪分子在大鼠不同脑区ISS内的转运分布区域、清除速率各不相同。尾状核Vdmax%和t1/2大于丘脑和黑质(P=0.000)。黑质区D*小于尾状核、丘脑(P=0.021),黑质ISS内迂曲度最大(P=0.280)。丘脑局部k’大于尾状核和黑质区域(P=0.000)。结论钆喷酸葡胺(Gd-DTPA)在大鼠深部脑组织内分布呈分区特征,各分区内药物的分布与清除速率各不相同。脑局部给药需考虑脑内ISS的解剖分区以及各个脑分区的物质转运与脑组织液流动参数特征。
左龙雷易鸣闫军浩刘会坡袁兰蒲小平韩鸿宾
关键词:组织间液示踪剂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