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雷亚莉

作品数:6 被引量:6H指数:1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环境工程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医药卫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天文地球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冬夏季
  • 2篇气态
  • 2篇气态污染物
  • 2篇污染
  • 2篇污染物
  • 2篇夏季
  • 2篇净化器
  • 2篇颗粒物
  • 2篇空气净化
  • 2篇空气净化器
  • 2篇PM
  • 1篇地形图变化
  • 1篇电除尘
  • 1篇元素碳
  • 1篇载银
  • 1篇载银沸石
  • 1篇杀菌作用
  • 1篇水介质
  • 1篇水溶性无机离...
  • 1篇水浴

机构

  • 6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榆林市环境监...

作者

  • 6篇雷亚莉
  • 5篇沈振兴
  • 2篇刘红霞
  • 2篇郑春莉
  • 2篇常甜
  • 1篇张倩
  • 1篇郭瑞英
  • 1篇曹军骥
  • 1篇何百祥
  • 1篇刘随心
  • 1篇王萍
  • 1篇任文祥

传媒

  • 1篇陕西医学杂志
  • 1篇环境化学
  • 1篇中国粉体技术

年份

  • 1篇2021
  • 2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01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一种静电除尘与水介质净化相结合的空气净化器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静电除尘与水介质净化相结合的空气净化器,包括壳体,壳体上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壳体内部从进风口至出风口依次设置有初效过滤网、荷电组件、集尘组件、吸附催化网、风机、隔板和水洗组件。该空气净化器可除去空气中的颗...
沈振兴常甜刘红霞郑春莉雷亚莉
文献传递
陕西省榆林市冬季PM_(10)和PM_(2.5)的污染特征被引量:6
2015年
为了探讨陕西省榆林市冬季大气颗粒物的污染特征,2013年11月对榆林市3个采样点进行可吸入颗粒物(PM10)和细颗粒物(PM2.5)同步观测,利用离子色谱法和热光分析法测定PM10和PM2.5中无机水溶性离子和碳组分的浓度。结果表明:3个采样点PM10和PM2.5日均质量浓度分别为162、74μg/m3,颗粒物浓度由大到小的采样点为环保旧站、实验中学和环保大厦;PM10中有机碳和元素碳的质量浓度空间分布与颗粒物的相同;PM2.5中有碳组分在环保旧站和实验中学的浓度接近,都大于环保大厦的;无机离子中SO42-和Ca2+浓度最大;PM10与PM2.5整体偏碱性,亏损的阴离子主要是CO32-;扬尘在PM10中的比例远远大于其他组分;PM2.5中碳组分含量较大,其次是土壤尘、硫酸盐、氯化物和硝酸盐等;治理PM10和PM2.5污染应以加强扬尘控制和减少燃煤污染物排放为主。
郭瑞英沈振兴任文祥别增军张倩王琳庆雷亚莉
关键词:水溶性无机离子元素碳
一种含引流式水浴单元的光催化空气净化器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含引流式水浴单元的光催化空气净化器,包括壳体,壳体上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壳体内部位于进风口和出风口之间依次设置有若干平行设置的引流式水浴单元、两块挡水板、隔板和风机。壳体底部设有抽屉式水箱,抽屉式水箱中...
沈振兴常甜刘红霞郑春莉雷亚莉
文献传递
西安市混合功能区冬夏季大气颗粒物中可溶性Fe的分布特征
2021年
可溶性铁(Fe)一方面作为营养元素影响着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另一方面作为氧化剂对大气二次气溶胶的形成也有重要影响.本文分别开展了西安市混合功能区冬夏季不同粒径大气颗粒物的观测研究,通过使用改良的液体波导毛细管池(LWCC)测定颗粒物中酸性介质提取的可溶性铁浓度,并探究其季节变化、昼夜分布及粒径分布特征.季节分布特征表明,可溶性Fe(Ⅱ)浓度冬季高于夏季,而可溶性Fe(Ⅲ)浓度则夏季高于冬季.不同价态的可溶性Fe的季节分布特征差异明显,白天PM;中可溶性Fe(Ⅱ)和总可溶性性Fe的质量浓度和溶解度都大于夜晚的PM_(2.5)样品,Fe(Ⅲ)则白天与夜晚无明显区别.粒径分布结果表明,溶解性Fe主要分布在细颗粒物中,且大气颗粒物的粒径越小,Fe(Ⅱ)_(sol)与Fe(Ⅱ)_(total)之比的变化范围越大,可溶性Fe(Ⅱ)和Fe(Ⅲ)之间的转化更为活跃.
唐卓悦卢迪沈振兴雷亚莉
关键词:粒径分布
西安冬夏季PM2.5中金属元素的浓度特征及来源解析
为探讨西安冬夏季大气颗粒物中金属浓度变化及来源,分别于2008年冬季及2009年冬、夏季采集西安大气PM2.5样品,分析样品中As、K、Mo、Ti、Pb、Mn、Cd、Cr、Fe和Zn等10种金属元素浓度并进行相关源解析....
雷亚莉沈振兴刘随心曹军骥
尼膜同治疗轻型闭合性颅脑损伤前后的脑电地形图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2001年
目的 :观察尼膜同治疗轻型闭合性颅脑损伤前后的脑电地形图 ( BEAM)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随机选择 66例轻型闭合性颅脑损伤患者 ,分为对照组和尼膜同组 ,将其治疗前后的 BEAM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治疗前对照组和尼膜同组 BEAM异常率分别为 84%和 85.4% ,两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 ( P>0 .0 5) ,BEAM异常主要分布于颞枕区( 60 % )。治疗后两组 BEAM异常率均明显下降 ( P<0 .0 1 ) ,且尼膜同组较对照组更明显 ( P<0 .0 5)。结论 :尼膜同治疗轻型闭合性颅脑损伤疗效显著 ;BEAM动态扫描可以作为判断颅脑损伤程度、损害部位及临床疗效的客观指标之一。
何百祥雷亚莉王萍
关键词:闭合性颅脑损伤尼膜同脑电地形图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