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贤都
- 作品数:138 被引量:264H指数:7
- 供职机构:湖南大学新闻传播与影视艺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湖南省社科联课题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政治法律自然科学总论更多>>
- 新冠疫情中科普类短视频的传播策略及优化建议被引量:3
- 2021年
- 文章选取抖音短视频平台中"回形针paperclip""丁香医生""医路向前巍子"三个头部优质科普类短视频自媒体,从发布规律、题材分布、表现形式、话语类型等角度出发分析新冠疫情期间其科普类短视频的传播策略。从疫情期间的表现来看,科普类短视频仍存在内容生产能力不强、把关不足等问题,科普类短视频应坚守责任精神,完善综合把关,提高内容质量,多样呈现内容,把握动态需求,贴近受众话语,遵循渠道特性,发挥渠道优势,通过合理的传播策略提升全媒体时代科学传播的效果。
- 李肖楠陶贤都
- 关键词:全媒体
- 从“嫦娥一号”报道看科技事件网络专题的特色
-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网民数量的迅速增加,围绕着科技事件进行专题报道,成为了一种新颖、深入、全面的传播方式。从嫦娥一号发射的专题报道来看,可以发现科技事件网络专题具有新闻的快、研究报告的深、百科书的全、互动手法的新奇等鲜明...
- 陶贤都沈玉华李娟娟
- 关键词:网络专题
- 文献传递
- 从嵇绍之死看中国古代的忠孝观被引量:2
- 2002年
- 西晋时 ,嵇绍在其父嵇康无罪被杀后 ,经山涛推荐而入仕 ,后在“八王之乱”中因护卫晋惠帝而死 ,从中国古代的伦理观看 ,其仕父仇为不孝 ,而其护帝殉难又为忠臣。这种忠而不孝的奇特现象 ,从他死后 ,便引起了人们对其行事的不同评价。从这种评价中 ,我们可以从一个侧面对中国古代的忠孝观、忠孝关系及其发展演变有所了解。
- 刘伟航陶贤都
- 关键词:忠孝观
- 大众传媒与公众科学素养的培养
- 培养和提高公众科学素养成为当前中国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大众传媒是培养和提高公众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大众传媒在培养和提高公众科学素养方面存在着不足。加强传媒的科技传播能力建设,增强传媒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才能进一步发挥传...
- 陶贤都
- 关键词:大众传媒
- 环境新闻与社会建构:基于人民网世界环境日报道的研究被引量:2
- 2019年
- 随着全球环境危机,环境问题成为传媒关注的焦点,成为国际社会争夺话语权力和利益博弈的场域。人民网作为我国官方主流传统媒体之一的《人民日报》的官方网站,是中国影响世界舆论的重要媒体平台。通过对人民网世界环境日报道的研究,发现2012—2018年人民网对世界环境日的报道呈现不均衡状态,报道内容以与世界环境日主题相关的环境问题和治理措施为主,报道类型以消息为主,整体情感态度上以正面宣传为主。人民网通过主题发布、节日宣传、相关环境议题的报道建构起世界环境日的核心意义,展现中国积极应对环境问题的姿态和负责任的环保形象。人民网的报道重点和中国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息息相关,而与中国实际的环境问题存在较低程度的契合,自然环保形象和国民环保形象的塑造相对较弱,无法构建全民参与的环保形象,这是未来需要努力的方向。
- 王洋陶贤都
- 关键词:人民网世界环境日环境传播社会建构
- 新冠疫情下女性医务工作者媒介报道偏差及规避策略
- 2021年
- 文章基于媒介批判的视角,通过对新冠疫情期间央视新闻、澎湃新闻、头条新闻等媒体女性医务工作者的报道样本进行分析,发现媒体对于女性医务工作者的报道在家庭角色、外貌表现、人设标签的建构上存在偏差。媒介报道偏差的原因主要在于社会层面的男尊女卑文化下女性话语权不平等,媒体权力支配的价值观下性别偏向的放大器,商业方面暴力审美下的注意力经济贩卖。媒介女性医务工作报道偏差的规避策略需要打破传统观念束缚,传递健康的价值导向;女性医务工作者主动发声,借助媒介表达真实立体的自我;提升受众媒介素养,培养理性的批判能力。
- 谭炯陶贤都
- 关键词:媒介形象媒介批判
- 健康类微信公众号的传播策略:基于丁香医生的研究被引量:13
- 2019年
- 新媒体时代,微信平台成了健康信息传播的重要渠道,微信平台提高了健康信息的传播效率,激发了用户获取健康信息的积极性。丁香医生微信公众号是健康信息微信传播的典型。以丁香医生微信公众号为案例,探讨微信公众号健康信息传播的特点。研究发现丁香医生微信公众号的传播内容丰富但分布不均衡;内容传播者趋向专业化;传播形式不断更新但应用程度较低;互动模式多样但效果不佳;广告推广力度较小。运用创新扩散理论分析丁香医生健康信息的发展、扩散、采纳、实施和维持5个阶段的传播策略与不足,进而为健康类微信公众号的优化提出建议,以提高微信公众号健康传播的质量。
- 贺子坤陶贤都
- 《地学季刊》科技传播特色研究被引量:1
- 2013年
- 中华地理学会于1932年创办的《地学季刊》是近代中国地理方面的重要刊物,它的创办促进了中国地学的发展,增进了中国地理学术界的交流。《地学季刊》引入了辩证唯物主义地理学,内容详实丰富,在近代科学传播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对于人们理解地学发展,了解祖国地貌、国外发展动态、树立爱国意识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 陶贤都唐玄璇
- 关键词:地理科学
- 科技新闻报道与知识产权保护被引量:1
- 2012年
- 知识产权保护在中国的经济发展和法制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科技新闻报道与知识产权有着密切的联系。做好科技新闻报道中的知识产权保护,对于促进科技新闻报道的严谨、真实、客观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有利于我国的知识产权保护,促进科技事业的顺利发展。
- 李勤陶贤都
- 关键词:科技新闻知识产权
- 主流媒体人工智能报道的框架及变迁——基于《人民日报》的分析被引量:1
- 2021年
- 人工智能技术蓬勃发展,新闻媒体成为公众了解和认识新技术的重要窗口。《人民日报》作为中国的主流媒体,对人工智能的报道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其所呈现出的人工智能新闻框架影响着其他媒体对人工智能的报道以及公众对人工智能技术的认知。《人民日报》在报道人工智能时主要采用了科学技术、产业经济、国家政策法规、伦理风险、新生活方式、信息安全六种新闻框架。《人民日报》在不同时期对于新闻框架选择存在一定的偏向,这与人工智能发展背后不同权力关系博弈有密切的联系。《人民日报》人工智能报道框架存在着缺少公众话语、报喜不报忧以及伦理风险报道不足等问题,需要《人民日报》在日后的新闻框架构建中加以优化。
- 陶贤都王洋
- 关键词:人工智能人民日报新闻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