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龙池 作品数:30 被引量:768 H指数:16 供职机构: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生物学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更多>>
杉木人工林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 被引量:47 2012年 采用氯仿熏蒸法、稀释平板法和磷脂脂肪酸(phospholipidfattyacid,PLFA)方法,分析了常绿阔叶林转变成杉木人工林后土壤微生物种群数量和群落结构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常绿阔叶林转变为杉木人工林后,林地土壤的微生物生物量碳、可培养细菌和放线菌数降低.杉木人工林地总PLFAs、细菌PLFAs、真菌PLFAs比常绿阔叶林分别降低了49.4%、52.4%和46.6%,革兰氏阳性和阴性细菌PLFAs远低于常绿阔叶林.杉木人工林根际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可培养细菌和放线菌数显著高于杉木人工林林地土壤,根际土壤中总PLFAs、细菌PLFAs、革兰氏阳性和阴性细菌PLFAs的含量也高于林地土壤,但真菌PLFAs和细菌PLFAs之比却低于林地土壤.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进行主成分分析发现,第1主成分和第2主成分共解释了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异的78.2%.表明常绿阔叶林与杉木人工林土壤的微生物群落结构间存在差异. 夏志超 孔垂华 王朋 陈龙池 汪思龙关键词:杉木人工林 根际土 磷脂脂肪酸 土壤微生物群落 杉木人工林化感作用研究 杉木人工林占我国人工林面积的1/4,在我国林业生产中具有重要的地位,然而杉木连栽障碍问题成为限制杉木人工林生产的重要难题。研究发现杉木自毒作用是导致杉木连栽障碍问题的重要因素之一,并认为酚酸类物质是导致杉木障碍问题的重要... 陈龙池 孔垂华 徐效华 王朋 汪思龙关键词:杉木 酚酸类物质 根系分泌物 文献传递 杉木人工林衰退机理探讨 被引量:81 2004年 杉木是我国特有的速生丰产树种 ,在商品木材的生产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而杉木连栽导致生产力下降和地力衰退一直是阻碍我国林业生产的重要问题 ,这引起了许多学者和林业工作者的兴趣和注意 .本文对杉木人工林连栽后出现的生产力下降的现象进行了描述 ,并对导致杉木人工林连栽生产力下降的原因进行了总结和概括 ,对杉木人工林衰退机理做了分析 .概括起来 ,杉木连栽导致生产力下降、地力衰退主要表现在 :杉木人工林生产力下降和林地土壤物理和化学性质的恶化 .而导致出现此现象的原因不外乎两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营林措施不合理 ,这是外因 ;其次是杉木自身的生物学特性 ,这是内因 .内外因的结合导致杉木人工林连栽后出现生产力下降和地力衰退的现象 . 陈龙池 汪思龙 陈楚莹关键词:杉木 生产力 化感作用 酚类物质 自毒作用 凋落叶多样性对杉木幼苗生长及吸收^(15)N标记硫铵的影响 被引量:4 2002年 利用15N硫铵研究了凋落叶多样性对杉木幼苗生长及养分吸收的影响 .结果表明 ,凋落叶多样性的增加有利于盆栽杉木幼苗的生长 .杉木、火力楠、红栲和刺楸 4种凋落叶混合处理后 ,杉木幼苗的生长量最大 ;杉木、火力楠、刺楸 3种凋落叶混合处理后的杉木幼苗生长量次之 ,其它依次为杉木、火力楠、红栲 3种凋落叶混合处理 >杉木和刺楸凋落叶处理 >杉木和红栲凋落叶处理 >对照 >杉木和火力楠 2种凋落叶混合处理 >杉木凋落叶处理 .就杉木幼苗对硫铵氮的吸收率而言 ,不作任何处理的杉木幼苗吸收率最高 ,其次为杉木、火力楠、红栲和刺楸 4种凋落叶混合处理 ,其它依次为杉木、火力楠、刺楸 3种凋落叶混合处理和杉木、火力楠、红栲 3种凋落叶混合处理 >杉木和刺楸凋落叶处理 >杉木和红栲凋落叶处理>杉木和火力楠 2种凋落叶混合处理 >杉木凋落叶处理 .另外 ,用凋落叶处理后 ,土壤中硫铵氮的残留量比不作凋落叶处理的土壤多 ,硫铵氮的总回收量也比不作凋落叶处理的土壤大幅增加 ,而且凋落叶多样性的增加也会增加硫铵氮的残留量 . 黄志群 汪思龙 廖利平 高洪 陈龙池关键词:杉木 幼苗生长 养分吸收 湖南会同林区杉木人工林呼吸量测定 被引量:30 2005年 对杉木人工林的CO2排放动态和杉木各木质器官呼吸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杉木树干呼吸的季节变化规律为3~7月份随着树木生长和气温的升高,树干呼吸呈上升的趋势,在7月份达年呼吸速率的最大值,CO2为0.376mg/(m3·min).8月至12月呈逐渐递减的趋势,在1~3月份树干呼吸基本上维持在一定数值上,并且杉木树干呼吸在杆材生长时期随着年龄的增大而减小;杉木树干呼吸的日变化规律为:一天中杉木树干呼吸基本上是随着温度升高而增大,随着温度降低而减小,中午前后出现午休现象.在杉木树干呼吸日变化曲线中出现两次高峰期,一次是在12:00~16:00时,另一高峰出现在24:00.根据测出的有关参数,用积分方法推导出杉木树干、树枝和树根的年呼吸量CO2分别为9.67t/(hm2·a)、2.21 t/(hm2·a)和2.12t/(hm2·a),结合叶片呼吸速率测定,计算出杉木林年呼吸量CO2为21.523 t/(hm2·a),其中,叶片年呼吸量CO2为7.523t/(hm2·a).并初步确定杉木树干的维持呼吸占年呼吸的39.7%. 肖复明 汪思龙 杜天真 陈龙池 于小军关键词:杉木人工林 香草醛和对羟基苯甲酸对杉木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84 2002年 采用盆栽模拟实验 ,研究了不同浓度的香草醛和对羟基苯甲酸对杉木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结果表明 ,当浓度为 10mmol·L-1和 1mmol·L-1时显著抑制了杉木幼苗的叶绿素含量、光合作用、根系活力等生理指标 ,并且随着浓度的增加 ,对生理活性的抑制作用增大 .其中 ,用香草醛处理的杉木幼苗的净光合速率分别降低 37.0 %、2 5 .1% ;蒸腾速率分别降低 37.0 %、2 0 .3% ;气孔导度分别降低 4 6 .8%、33.7% ;根系活力分别降低 78.8%、5 1.6 % .连栽杉木林土壤中积累的香草醛、对羟基苯甲酸等酚类化合物能够对杉木幼苗产生化感作用 ,这是导致连栽杉木生产力降低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 陈龙池 廖利平 汪思龙 黄志群 肖复明关键词:香草醛 羟基苯甲酸 杉木幼苗 生理特性 蒸腾速率 气孔导度 不同连栽代数杉木林土壤微生物和线虫的变化 杉木连栽不仅对土壤有效养分含量产生影响,而且还能影响土壤微生物和线虫的种类和数量。其中,三代杉木人工林土壤中的细菌和放线菌的总量分别比一代杉木人工林土壤较少了51.7%和54.8%,而真菌数量增加了152.4%。虽然真菌... 陈龙池 汪思龙 孔垂华关键词:杉木 土壤微生物 线虫 真菌 文献传递 松毛虫虫食叶和排泄物对土壤激发效应的影响 2023年 昆虫冠层取食导致大量的虫食叶和排泄物输入到地表,对森林土壤碳循环产生重要影响。然而,目前关于虫食叶和排泄物影响土壤激发效应的研究仍十分匮乏。本研究以马尾松为对象,应用13C同位素自然丰度法研究马尾松凋落叶、松毛虫虫食叶和排泄物添加对土壤激发效应强度和方向的影响。结果表明:马尾松凋落叶、虫食叶和排泄物添加均促进土壤有机碳的分解,即产生正激发效应,且各处理之间差异显著。松毛虫排泄物诱导的累积激发效应最大,虫食叶次之,马尾松凋落叶诱导的累积激发效应最小。线性回归分析表明,在培养前期,激发强度与添加物全磷、缩合单宁、缩合单宁/P以及总酚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C/N、木质素/N、C/P、木质素/P呈显著负相关;在培养后期,激发强度与木质素含量呈显著负相关。综上,松毛虫虫害产生的虫食叶和排泄物提高了土壤激发效应强度,且在不同培养阶段控制激发强度的主导因子不同,这有助于加深对虫害影响森林土壤碳循环的认知,并提高对虫害影响森林生态系统碳汇的估算精度。 黄雪梅 陈龙池 田宁 关欣 胡亚林 胡亚林 宿秀江 陶晓关键词:马尾松 排泄物 杉木根系分泌物化感作用研究 被引量:111 2003年 对一代杉木纯林、二代杉木纯林和杉楠混交林中杉木根系分泌物化感作用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3种林分杉木根系分泌物都降低了杉木幼苗的鲜重、胚根长度和胚芽长度 ,抑制了杉木幼苗的生长。其中不同林分类型的杉木根系分泌液对杉木种子幼苗生长的抑制程度之间的关系是 :一代≈二代 >混交。 陈龙池 汪思龙关键词:杉木 根系分泌物 化感作用 生物测定 混交林 根系分泌物生态学研究 被引量:161 2002年 The study of root exudates enriches the theories and methods of rhizospheric soil ecology, and offers theory warranty that it can be used in agriculture and forest.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types and components of root exudates, mechanism of exudation,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oot exudates and the biotic and environmental factors. The development tendency and study aspect of root exudates in the future was evaluated as well. 陈龙池 廖利平 汪思龙 肖复明关键词:根系分泌物 根际 土壤生态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