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鲲
- 作品数:61 被引量:298H指数:11
- 供职机构: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地震行业科研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建筑科学电子电信理学更多>>
- 中强地震活动地区地震区划重要性及关键技术进展被引量:22
- 2008年
- 本文分析了中强地震活动地区的地震灾害特点,指出了加强中强地震活动地区地震区划的重要性,回顾了中强地震活动地区的地震活动性参数确定、潜在震源区确定、地震动衰减关系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主要技术环节的方法改进提出了建议。
- 高孟潭肖和平燕为民俞言祥陈鲲陈学良
- 关键词:中强地震地震区划地震构造地震活动性
- 基于MapInfo的地震烈度发生概率计算方法被引量:3
- 2008年
- 本文详细介绍使用MapBasic语言编制,基于离散化后预测单元各震级档的地震发生概率,计算场点地震烈度发生概率的程序。通过交换求和方式,简化了计算程序。以四川省为例,计算四川区域范围内地震烈度年发生概率,结果以网格点(0.1°×0.1°网格)和乡镇形式给出。计算结果直接用于GIS数据库平台的管理,为地震危险性分析程序与GIS的结合打下一定的基础。
- 陈鲲高孟潭
- 关键词:地理信息系统地震发生率
- 基于三维断层源影响空间积分的概率地震危险性计算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三维断层源影响空间积分的概率地震危险性计算方法。在第五代地震动参数区划图计算程序的基础上,在震源模型中增加对三维断层源的兼容能力。采用空间积分的方法研发了能适用于三维断层源和新一代衰减关系的概率地震危...
- 陈鲲王永哲
- 中国大陆地区一般建设工程抗地震倒塌风险研究被引量:16
- 2015年
- 利用ATC-63项目关于一般建设工程抗倒塌能力的不确定性推荐成果,考虑我国地震环境的差异,采用风险积分的方法在不同形状超越概率曲线的基础上耦合了结构倒塌能力的不确定性,获得了中国大陆地区对应于罕遇地震水平(50年超越概率2%)峰值加速度的倒塌概率、50年倒塌概率1%所对应的峰值加速度以及50年倒塌概率1%所对应的峰值加速度与罕遇地震水平峰值加速度的比值(文中称'风险系数')。研究认为中国大陆地区罕遇地震水平的峰值加速度大致相当于50年倒塌概率1%所对应的峰值加速度,中国大陆地区风险系数绝大部分集中在0.8~1.2之间,为了满足中国大陆地区一般建设工程具有一致的抗倒塌能力,建议利用风险系数图对罕遇地震水平的峰值加速度进行调整。我国东南沿海部分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地区,其罕遇地震水平峰值加速度对应的50年倒塌概率为2%~5%,明显高于其他地区,应该引起足够重视。
- 陈鲲高孟潭
- 关键词:抗倒塌能力地震危险性不确定性
- 2024年4月3日台湾省花莲县海域7.3级地震的快速产出参数被引量:1
- 2024年
- 2024年4月3日07时58分(北京时间)在台湾省花莲县海域发生7.3级地震。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在震后启动快速响应,组织相关领域研究人员对此次地震的震源模型、地震辐射能量等进行了估计,同时基于震源模型进行了震动图模拟、同震形变场模拟。结果表明,此次地震发生在菲律宾海板块和欧亚板块的边界,以逆冲机制为主,呈现双侧破裂,能量集中在前约35 s内释放;极震区震动烈度可能达Ⅹ度以上,可能的受灾范围近35 000 km^(2);此次地震引起了显著的同震位移,最大水平向位移达到0.52 m、垂直向位移达到1.18 m。
- 王钦莹陈鲲王永哲张旭张喆王子博
- 关键词:台湾地震震源模型INSAR
- 地形坡度场地分类法在玉溪-江川-通海盆地的适用性研究被引量:4
- 2014年
- 基于高精度的ASTER GDEM数据,利用Wald和Allen地形坡度场地分类法,并借鉴30 m等效剪切波速v30s和20 m等效剪切波速v20s之间的关系,对我国云南的玉溪盆地、江川盆地、通海盆地的场地土,按照我国的场地土类别规则加以划分,并将结果与综合探测的"真实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1)地形坡度场地分类法划分出了中硬土ZYⅡ和中软土ZRⅢ这两种区域,定性上与"真实情况"相类似。(2)将玉溪地区当作活动地块,比将其当作稳定地块,要更符合实际情况。(3)该方法没有划分出软弱土RRⅣ区,与"真实情况"相比,定量上存在显著的、较大的差别。说明将该方法直接应用于深厚的、成因复杂的沉积盆地的场地土类别划分,是有局限性的。
- 陈学良高孟潭俞言祥陈鲲李铁飞
- 针对大地震设防的地震动参数确定方法研究
- 大地震(M≥7.0)是地震灾害的主要原因,建筑物倒塌是人员伤亡的直接原因。我国大地震频度大、分布广、危害大。我国当前的抗震设防体系在防御大地震,确定大震概率性设计地震动参数方面存在诸多不足。本文探讨了“大地震”与罕遇、极...
- 陈鲲
- 关键词:大地震建筑物倒塌潜在震源区
- 文献传递
- 基于C/S模式的震害预测数据库管理与应用技术研究
- 地理信息系统作为传统学科(如地理学、地图学和测量学等)与现代科学技术(遥感技术、计算机科学等)结合的产物。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它作为有关空间数据管理、空间信息分析及其传播的计算机系统,在4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已经取得了...
- 陈鲲
- 关键词:地理信息系统震害预测数据库管理GIS
- 文献传递
- Hi-net速度微分与KiK-net加速度对比研究被引量:5
- 2013年
- 首先介绍了日本防灾科学技术研究所Hi-net和KiK-net台网布设情况和数据格式,然后利用Hi-net和KiK-net共同记录到的282次Mj≥5.0、震源深度≤100km的地震,分析了Hi-net速度微分与KiK-net加速度对数峰值比、对数反应谱比的分布特征及其随震级、距离的变化关系,讨论了速度微分结果在幅值和频谱两方面的不确定性.结果表明,数字型速度记录微分与观测加速度无论是峰值还是频谱均存在一定差异,不能将其直接用作加速度.考虑到对数峰值比和对数反应谱比在不同震级档、距离档存在一定规律,因此对速度微分结果的峰值和特定周期的反应谱除以一定的系数,可以降低数字型速度记录数值微分造成的不确定性.另外,也可采用概率的形式描述这种不确定性.
- 冯静高孟潭胥广银陈鲲
- 关键词:加速度记录数值微分
- 四川泸定M_(S)6.8级地震诱发崩滑灾害快速评估被引量:11
- 2023年
- 强震诱发崩滑灾害可严重加剧地震灾害损失,快速评估地震诱发崩滑分布对于应急救灾工作部署具有重要意义。利用2022年9月5日泸定M_(S)6.8级地震震前30 m分辨率地形数据结合1∶50万比例尺地质图,采用Newmark累积位移方法开展了泸定地震诱发崩滑灾害快速评估。结果显示:(1)地震诱发崩滑灾害较为严重,崩滑高危险区面积约为45 km2,主要分布在鲜水河断裂以西大渡河西岸近东西向支沟两岸,其中以燕子沟、磨子沟、海螺沟、飞水沟、湾东河、什月河、田湾河等崩滑危险性较高,对沟内居民及游客生命安全威胁较大,沟内公路受崩滑阻断风险较高,局部河道有被崩滑堵塞风险;(2)泸定县冷碛镇、兴隆镇、磨西镇、得妥乡等4个乡镇及石棉县田湾乡、草科乡、新民乡、先锋乡、蟹螺乡、挖角乡等6个乡镇崩滑危险性较高;(3)震中附近地区大渡河沿线省道S434和S211受崩滑阻断可能性较大;(4)贡嘎雪山一带预测地震崩滑危险性为中等,但需关注冰崩型、岩崩型高位远程灾害(链)风险。通过与震后应急排查、遥感解译等获取的地震Ⅷ度、Ⅸ度区内发生的崩滑分布对比,表明在大渡河西岸各支沟滑坡位移分析结果能够较好地反映同震滑坡的宏观分布特征,但在磨西台地边缘、大渡河干流两岸吻合程度欠佳,后续将通过提升岩性和地形等数据质量进行改进。有关成果可为震后重建规划、震后长期灾害效应分析等提供参考,同时深化了地震崩滑快速评估技术方法,地震崩滑快速评估的可靠性。
- 刘甲美王涛杜建军杜建军黄健航陈鲲阮泉泉冯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