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隆天
- 作品数:26 被引量:39H指数:4
- 供职机构:福建省龙岩市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医学创新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与髓芯减压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并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被引量:3
- 2014年
- 背景: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联合髓芯减压与单纯髓芯减压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股骨头缺血坏死的疗效是否不同,相关报道较少。目的:观察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联合髓芯减压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股骨头缺血性坏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4年10月至2014年10月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龙岩第一医院住院的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移植组(n=22)和对照组(n=26),分别采用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联合髓芯减压治疗和单纯髓芯减压治疗。结果与结论:与治疗前相比,移植组患者治疗后1周白细胞、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补体C3、补体C4水平明显上升,且治疗前后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碱性磷酸酶、血肌酐、尿酸、Ig M、Ig G、Ig A、ds-DNA水平均在正常范围。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患者治疗后Harris评分(6,12,24个月)升高,目测类比评分(12,24个月)降低,且MRI T1信号区所占股骨头体积的百分比降低。提示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联合髓芯减压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早中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疗效优于单纯髓芯减压,可显著减轻患者关节疼痛,改善股骨头血液供应,明显恢复关节功能,有效防止股骨头进一步塌陷,是安全有效的保头治疗方法。
- 余莲陈隆天赖勤邱永荣黄建清林祺吴福春
- 关键词:外周血干细胞移植股骨头干细胞外周血干细胞系统性红斑狼疮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髓芯减压
- 急性白血病化疗过程中网织红细胞参数变化的意义被引量:2
- 2008年
- 陈隆天余莲
- 关键词:网织红细胞计数急性白血病化疗过程参数变化造血功能恢复严重出血
- 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患者治疗前后脑脊液中层黏蛋白、透明质酸水平变化的初步观察
-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患者脑脊液(CSF)中层粘蛋白(LN)、透明质酸(HA)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急性白血病(AL)患者70例,其中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CNSL) 26例,非CNSL-AL44例治疗前...
- 余莲余丽珍李玉闽陈隆天
- 关键词: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CSF急性白血病
- 文献传递
- 12例获得性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回顾性分析被引量:5
- 2015年
-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是血栓性微血管病的一种亚型,以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MAHA)和血小板减少为最核心的特征,伴有或不伴有神经系统症状、肾脏损害、发热的表现〔1〕。其临床表现多样、隐匿,起病急骤,病情凶险、快速进展,未治疗的病例死亡率在90%,而及时确诊,
- 吴维颢陈隆天黄建清赖勤吴爱瑜罗必华田畔余莲
- 关键词: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 脐血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多发性肌炎/皮肌炎:Th细胞因子的变化被引量:6
- 2015年
- 背景:近年来,应用干细胞治疗免疫性疾病已成为研究热点,国内外有关脐血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多发性肌炎/皮肌炎的报道较少。目的:观察脐血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多发性肌炎/皮肌炎患者血清干扰素γ、白细胞介素4、白细胞介素17水平变化,探讨Th细胞因子在多发性肌炎/皮肌炎发生发展中的免疫机制。方法:81例多发性肌炎/皮肌炎患者,其中44例为常规治疗组,给予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37例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组,静脉输注脐血间充质干细胞(3.5-5.2)×107,用药方案与常规治疗组相同。随访治疗后1,3,6个月肌酸激酶、肌力变化及治疗后3,6个月肺部影像学改变,并在治疗前及治疗后3,6个月检测移植组Th细胞因子水平。结果与结论:1两组治疗后1,3,6个月与治疗前比较肌酸激酶值明显下降、肌力评分明显增高(均P<0.001);移植组治疗后各时间点肌酸激酶值较常规治疗组低、肌力评分较常规治疗组高(均P<0.001)。2脐血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能明显改善肺部影像学异常,且安全性好。3移植治疗后6个月干扰素γ水平显著升高,而白细胞介素4水平显著下降(均P<0.01);移植治疗后3,6个月白细胞介素17水平显著下降(均P<0.01)。4移植治疗后6个月白细胞介素4、白细胞介素17水平与肌酸激酶水平成正相关(r=0.467和0.488,均P<0.05);干扰素γ水平与肌酸激酶水平无明显相关(r=0.213,P>0.05)。结果表明给予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同时,联合脐血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多发性肌炎/皮肌炎安全、有效,可调节多发性肌炎/皮肌炎患者免疫网络效应、改善免疫耐受。
- 赖勤余莲邱永荣陈隆天黄建清李玉闽张力吴维颢吴爱瑜罗必华田畔
- 关键词:干细胞脐血间充质干细胞TH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4白细胞介素17
- 白血病患者血浆内皮素测定的临床意义
- 2001年
- 余莲陈隆天
- 关键词:白血病患者血浆CML纤维蛋白溶解纤溶
- N-钙黏蛋白与Wnt/β-catenin通路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白血病干细胞中的耐药机制研究
- 2024年
- 【目的】探讨N-钙黏蛋白(N-cadherin)与Wnt/β-catenin通路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与白血病干细胞(LSC)中的耐药机制研究。【方法】65例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完全缓解41例,未缓解24例,比较两组CD34+CD38-干细胞中N-cadherin的表达差异。根据不同MSC或去甲氧柔红霉素(IDA)处理下将CD34+CD38-Kg1α细胞分为6组,检测细胞增殖和凋亡情况及N-cadherin、β-catenin水平,检测细胞黏附及抗凋亡能力。【结果】未缓解患者的N-cadherin表达水平高于完全缓解者(P<0.01);LSC+IDA组(B组)细胞凋亡率显著高于LSC与MSC直接共培养+IDA组(D组)(P<0.05);在IDA浓度为100 nmol/L、200 nmol/L时,B组的细胞增殖抑制率显著高于D组(P<0.05);B组的集落形成率显著低于D组(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N-cadherin及β-catenin在MSC直接接触培养条件下表达高于单独培养或分离培养;LSC在MSC共培养条件下,N-cadherin及β-catenin表达水平上升,伴随细胞核内β-catenin水平上升。【结论】骨髓微环境的MSC可以通过N-cadherin与LSC的黏附作用支持LSC的增殖能力,同时促进LSC Wnt/β-catenin通路的激活,对化疗药物产生耐药性。
- 马小美吴爱瑜邓嘉仪吴维颢陈隆天黄建清余莲
- 关键词:钙结合蛋白质类
- 神经精神狼疮患者脑脊液层粘蛋白透明质酸测定的临床意义被引量:2
- 2005年
- 目的探讨神经精神狼疮(N PLE)患者脑脊液(CSF)中层粘蛋白(LN)、透明质酸(H A)含量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了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67例(其中N PLE31例,非NPLE36例)CSF中LN、H A水平;同时检测非SLE所致的脑血管病23例、正常对照组39例脑脊液中LA、H A含量。结果N PLE组CSF中LN、H A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非NPLE-SLE组和非SLE所致的脑血管病组(P<0.01)。治疗有效的N PLE患者CSF中LN、H A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N PLE患者血清LN、H A与CSF中的LN、H A经直线相关分析,二者呈正相关(P<0.05)。CSF中LN、H A与CSF压力、蛋白、细胞数呈正相关(P<0.05)。结论SLE患者CSF中LN、H A的测定对临床诊断及预测N PLE提供了帮助。G SF中LN、H A含量的改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SLE患者神经系统损害的程度,其动态监测可作为N PLE疗效和预后判断的参考指标。
- 余莲陈隆天余丽珍李玉闽
- 关键词:神经精神狼疮透明质酸层粘蛋白脑脊液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LN
- 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与髓芯减压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并股骨头坏死
- 余莲邱永荣陈隆天赖勤黄建清
- 该项目属内科风湿病学临床研究。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常见的、有潜在致死的自身免疫疾病,传统治疗方案是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是SLE治疗过程中的一种重要并发症,致残率极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 关键词:
-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脑脊液及血清层粘蛋白、透明质酸测定及临床研究
- 余莲陈隆天余丰余丽珍李玉闽
-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多器官多系统损害的一种复杂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肾脏、中枢神经系统是常被累及的重要部位。神经精神狼疮(NPLE)是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三大死因之一。对NPLE的尽早确诊及治疗,是降低死亡率及提高生存率的...
- 关键词:
- 关键词:层粘蛋白透明质酸系统性红斑狼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