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长玉

作品数:26 被引量:38H指数:3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81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肿瘤
  • 7篇细胞
  • 6篇腰椎
  • 6篇椎管
  • 5篇肉瘤
  • 5篇手术
  • 5篇骨肉瘤
  • 4篇椎间盘
  • 4篇椎间盘突出
  • 4篇RIL-2
  • 3篇腰椎间盘
  • 3篇腰椎间盘突出
  • 3篇腰椎间盘突出...
  • 3篇疼痛
  • 3篇体外
  • 3篇突出症
  • 3篇椎板
  • 3篇椎间盘突出症
  • 3篇脊柱
  • 3篇脊椎

机构

  • 24篇解放军第81...
  • 4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南京军区南京...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26篇陈长玉
  • 12篇方振东
  • 10篇高苏宁
  • 10篇赵红军
  • 9篇黄攸生
  • 7篇韩晓光
  • 7篇应明
  • 7篇邹晓波
  • 4篇沈晓秋
  • 4篇史可任
  • 3篇钱祥凯
  • 2篇周维江
  • 2篇许竟斌
  • 2篇钱其荣
  • 1篇张晔
  • 1篇印红霞
  • 1篇叶添生
  • 1篇吴龙飞
  • 1篇许国庆
  • 1篇邱康宁

传媒

  • 9篇临床肿瘤学杂...
  • 5篇中国矫形外科...
  • 2篇颈腰痛杂志
  • 2篇肿瘤
  • 2篇中国骨伤
  • 2篇中国脊柱脊髓...
  • 1篇中国癌症杂志
  • 1篇骨与关节损伤...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中华医学会脊...

年份

  • 1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1
  • 1篇2000
  • 3篇1999
  • 5篇1998
  • 7篇1997
  • 4篇1996
  • 1篇1995
  • 1篇1989
  • 1篇1987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腰椎管狭窄症椎板减压后对脊椎稳定影响的临床分析被引量:2
1997年
自1988年2月~1994年5月采用椎板减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48例,对得到随访的4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14例合并退变性脊椎滑脱中的4例术后原有滑脱程度增加,32例术前无滑脱中2例术后发生滑脱。但术后症状均有改善,手术效果同无滑脱组相比无明显差别。本文讨论了术后腰椎滑脱的原因。认为对腰椎管狭窄症做充分后路减压的同时应尽量保留外侧半小关节,常规的植骨融合术意义不大。
高苏宁许竟斌陈长玉方振东赵红军钱祥凯
关键词:腰椎管狭窄症椎板减压术脊椎滑脱植骨融合术
再次腰椎间盘手术病人的临床特征分析被引量:3
2000年
目的 对 84例腰椎间盘再次手术病人临床特征进行了资料分析 ,评价临床症状体征指标与术后诊断的相关性。方法 所有病人再次手术后至少随访 2年以上。其中复发性椎间盘突出症 34例 ,继发性侧椎管狭窄 2 0例 ,神经根周围纤维化症 2 0例。结果 经统计学分析 ,神经根周围纤维化症最常见临床诊断指标是神经根压迫症 ,休息痛 ,行走能力 >0 5公里和前次手术后无痛期 <1年 ,其中 3项以上阳性者诊断符合率达 75 %。再次手术随访效果 ,神经根再压迫病变效果优于神经根周围纤维化症 (P <0 0 1)。结论 休息痛 ,行走能力 >0 5公里 ,神经根压迫症 ,无痛期 <1年 4项指标对鉴别诊断神经根周围纤维化症有较高临床实用价值。当排除实质性神经根受压后 。
高苏宁陈长玉沈晓秋邹晓波
关键词:再手术腰椎间盘突出症
后路减压加Luque棒固定治疗脊柱转移癌(附32例报告)
1997年
目的:探讨后路减压加Luque氏棒固定治疗脊柱转移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987年至1994年因脊柱不稳所致严重腰背痛32例转移性肿瘤手术病人进行临床追访观察,比较术后效果和存活时间。结果:本组平均存活8.7月,30例病人的病变脊椎得到稳定,术后91病人疼痛缓解,24例麻痹瘫痪者中58%得到至少Frankel1级以上功能恢复。结论:本手术方法安全并可有效维持中晚期病人近期脊柱稳定,提高病人存活期内的生活质量。
高苏宁陈长玉韩晓光邹晓波钱其荣
关键词:后路减压脊柱转移癌病人脊椎转移性肿瘤
经皮椎体穿刺活组织取检
1995年
经皮椎体穿刺活组织取检黄攸生,陈长玉腰腿痛也可由椎体病变引起,对椎体进行穿刺抽吸活组织检查实属简单可靠的确诊方法。1986年~1994年5月,我们采用江苏省无锡县华茂医疗器械厂生产的“多功能针吸器”,并稍加改进,施行椎体穿刺活检术15例,报告如下。1...
黄攸生陈长玉
关键词:脊椎疾病活检穿刺活检
骨转移性肿瘤47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1996年
我科自1985年~1995年,诊治骨转移性肿瘤患者47例,现将其临床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黄攸生陈长玉方振东
关键词:骨转移性肿瘤
椎管内转移性透明细胞癌1例
2001年
病例摘要患者男,31岁,因下腰部伴右下肢疼痛1月余,加重1周入院.患者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下腰部疼痛,初为隐痛,不久出现右下肢麻痛,麻至足底部,行走时右下肢无力,夜间疼痛较白天稍剧烈.CT检查示,L5-S1椎间盘突出(中央偏右).
陈长玉颜昌虎
关键词:脊柱肿瘤透明细胞瘤病例报告
髓内畸胎瘤一例
1989年
段某,男5岁,住院号;175300。因双下肢进行性发硬,不能行走,而于1988年8月17日入院。 患者在一岁九个月左右家人发现其走路不稳经常跌跤,渐渐需扶物才能行走,出现尿床,裤常常尿湿,但不发热,曾按“儿麻后遗症”多处治疗,给以针炙、理疗、注射维生素B12等药物,均未见效。双下肢发硬加重,挽扶其双手也不能迈步。入院前六个月开始不能站立,只能坐。 检查:智力发盲正常。脊柱无侧弯畸形,棘突无后凸。双下肢自主运动消失,肌张力明显增高。近腹股沟平面以下感觉减退,但针刺时仍有疼痛感。膝、踝反射亢进。
陈长玉
关键词:畸胎瘤疼痛感后凸肌张力椎管造影
腰椎手术后血清C-反应蛋白与血沉定量分析及临床意义被引量:3
1998年
目的:为4种腰椎术式术后血清C-反应蛋白(CRP)提供临床反应参数,并与红细胞沉降率(ESR)做对比,探讨二者在腰椎术后体现的临床意义。方法:对开窗髓核摘除组(43例)、侧椎管减压组(28例)、全椎板切除组(13例)和后路减压植骨组(9例)四种常用腰椎术式病人术后血清CRP进行1~35d动态监测,并与血沉做对照分析。结果:所有病人术后CRP值均升高,2~3d达到峰值,10d后回落至正常水平。各组术式CRP值存在差异(P<0.01)。与ESR相比,CRP高峰出现早,回落周期短,稳定性好。结论:腰椎术后CRP持续性或二次升高者要考虑感染存在。与ESR相比较,CRP具有灵敏性高,准确性强之优点,可望作为早期判断腰椎术后感染的重要指标。
高苏宁陈长玉赵红军邹晓波韩晓光
关键词: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腰椎手术
直腿抬高试验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价值被引量:14
1998年
直腿抬高试验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价值应明1陈长玉1方振东1黄攸生1赵红军1直腿抬高试验(Straightlegraisingtest,SLRT)是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中体格检查最重要的项目,SLRT阳性是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最常见的体征。然而,SLRT...
应明陈长玉方振东黄攸生赵红军
关键词:腰椎椎间盘突出直腿抬高试验
胫骨干骨折后的骨丢失被引量:4
1997年
我们通过对一组46例胫骨干骨折患者的连续追踪x线片测量,结果发现:1、胫骨干骨折后,以皮质/髓腔宽度比(CMR)减小表示的骨丢失是普遍的。不但发生在骨折端远段,也发生在骨折端近段,且以前者程度为重;2、胫骨干骨折后的CMR减小的规律是:在伤后第一个月即可出现.伤后第三、四个月时达到最低点,约为基准值的75%。以后开始恢复;3、骨折端远段的CMR减小与患者性别无关。在小于25岁的患者中,CMR的恢复要比大于该年龄组的患者早。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比保守治疗者CMR减小程度较轻,恢复较快。
应明史可任陈长玉方君张华赵忠
关键词:胫骨骨折骨丢失外科手术病理学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