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辉
- 作品数:57 被引量:166H指数:8
- 供职机构:长江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水利工程交通运输工程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能适应大规模高水头船闸的全闸室输水系统
- 一种能适应大规模高水头船闸的全闸室输水系统,包括闸室、两侧主廊道、第一分流口、中支廊道、第二分流口、出水支廊道、出水孔、消能盖板,第一分流口位于闸室中部,包括两个进口和两个出口,采用立体分流型式,第二分流口位于闸室长度1...
- 江耀祖吴英卓黄国兵王常义王仕民王智娟刘志雄周赤姜伯乐常万军陈辉何勇刘红庆
- 文献传递
- 三峡船闸进水口三维水动力特性数值模拟
- 2009年
- 以三峡船闸进水口输水系统为研究背景,建立三峡船闸进水口的数值几何模型;同时根据进水口水流具有自由表面及较大弯曲壁面的流动特性,建立计算模型和网格边界。在此基础上,分别对三峡船闸进水口在145.0 m及175.0 m(正常蓄水位)两种库水位条件下输水运行进行了数值模拟,其计算结果与物理模型及原型观测数据对比,较为吻合,说明该数值模型对研究上游引航道通航水流条件及输水廊道的水力特性,具有较好的效果。
- 陈辉杨文俊史德亮高柱
- 关键词:三峡船闸三维数值模拟紊流模型
- 一种能适应多目标种群的窄深型仿自然鱼道
- 一种能适应多目标种群的窄深型仿自然鱼道,包括边墙、边坡、池室、主隔墩、中高隔墩、中低隔墩、底部条状墩、卵石或块石。通过在鱼道内部设置不同种类的阻水设施,并使各种设施之间在高度、宽度及前后形成交错,从而一方面达到仿自然鱼道...
- 王智娟周赤姜伯乐江耀祖周良景朱世洪吴英卓刘志雄黄明海刘同宦何勇陈杨陈辉范敏刘火箭汪亚超
- 文献传递
- 从三峡工程截流看水力学跟踪预报试验研究
- 三峡工程整体水工截流模型在三峡工程二期大江截流及三期明渠截流实施期间, 两次全过程对截流施工水力学条件进行了跟踪预报水工模型试验。本文介绍了这两次截流跟踪预报实践的技术路线、技术手段、预报方法、预报成果及对工程决策和指导...
- 郭红民车清权柏林陈辉
- 关键词:三峡工程截流水力学
- 文献传递
- 一种高水头船闸输水阀门底缘掺气系统
-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水头船闸输水阀门底缘掺气系统,包括输水阀门、输水廊道、第一通气管、回转接头、第二通气管。输水阀门采用无门槽反弧门,包括阀门支铰、阀门面板及连接阀门支铰和阀门面板的阀门支臂。第一通气管在阀门井浇筑时埋入砼内...
- 江耀祖吴英卓黄国兵周赤王智娟伍友富姜伯乐陈辉刘志雄何勇陈杨岳汉生
- 文献传递
- 三峡水利枢纽泄洪调度运行水力学试验研究被引量:6
- 2006年
- 三峡水利枢纽泄洪运行具有水头高、洪水流量大、泄洪设施多等特点。如何对泄洪设施进行合理调度运用,确保枢纽建筑物及下游设施安全,是三峡工程枢纽运行重要研究课题。通过水工模型研究了三峡枢纽泄洪调度方案,提出了对深孔、表孔泄洪调度优化方案,即各孔按均匀、间隔、对称的原则开启闸门。试验结果表明:泄洪坝段下游主流流速分布更趋均匀;防冲墙边冲刷大有改善,冲刷最低高程高于该处30 m建基面高程。优化方案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 车清权郭红民陈辉
- 关键词:三峡工程泄洪表孔
- 鱼道进口集鱼系统布置型式研究
- 介绍国内外鱼道集鱼系统的运行情况,分析集鱼系统布置的特性及运行原理,以及可能存在的问题等。通过某工程和集鱼系统整体模型试验,对不同集鱼系统布置方案下集鱼系统区域内的流态、补水流量、集鱼系统进鱼口附近流速分布进行观测和测量...
- 刘志雄陈辉邢岩
- 关键词:鱼道集鱼系统电厂
- 三峡工程运行初期上游引航道通航水流条件研究被引量:2
- 2007年
- 三峡工程运行初期,上游引航道通航水流条件受水库调度等因素的影响变得更加复杂。针对隔流堤漫顶后上游引航道内通航水流条件的变化,通过水工模型及自航船模对上游的航道通航水流条件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成果表明:在通航条件下,在引航道内与口门区的水力学参数均能满足设计要求,船模船队航行上下行均较顺畅。
- 陈辉赵岚刘珊燕杨伟
- 关键词:三峡工程通航水流条件上游引航道
- 运用积淤型冲、吸淤槽探索提高工程防淤、清淤的新途径
- 我国现有一些水库出现严重的淤积现象,随着兴建水库的数量和运行时间增加,淤积问题会更加突出。采取更有效的措施防治水库淤积、延长水库使用寿命将是一项长期面临的课题;提高取水建筑物进水口及航道的防淤、清淤效果具有现实意义。现有...
- 蔡莹陈辉左明
- 关键词:水库淤积取水口航道清淤
- 文献传递
- 生态水工建筑物--鱼道的建设及研究进展被引量:23
- 2013年
- 水利工程的建设将不可避免地影响河流的自然属性,破坏鱼类的生存环境,而在我国一直存在着重水利开发,轻鱼类保护的现状。为了促进我国鱼道的研究和建设,根据国内外已建的鱼类保护设施,从鱼类游泳能力、水工模型试验、数值模拟、实际观测等方面,分析总结了我国水利工程鱼道建设及研究的现状,探讨了鱼道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未来鱼道建设研究的方向。
- 王琲杨文俊陈辉
- 关键词:水利工程模型试验数值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