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红红

作品数:65 被引量:122H指数:7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0篇期刊文章
  • 10篇专利
  • 4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5篇医药卫生
  • 4篇生物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理学

主题

  • 25篇细胞
  • 10篇蛋白
  • 9篇促排
  • 8篇螯合剂
  • 7篇自由基
  • 7篇小鼠
  • 7篇放射性
  • 7篇
  • 6篇氧自由基
  • 6篇染色
  • 5篇造血
  • 5篇小管
  • 5篇淋巴
  • 5篇HK-2细胞
  • 4篇低剂量
  • 4篇凋亡
  • 4篇药物
  • 4篇增敏
  • 4篇照射
  • 4篇乳腺

机构

  • 30篇复旦大学
  • 30篇复旦大学上海...
  • 9篇上海医科大学
  • 5篇中国科学院上...
  • 3篇东华大学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华东理工大学
  • 1篇上海市第一人...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上海大学
  • 1篇中山医科大学...
  • 1篇上海市徐汇区...

作者

  • 65篇陈红红
  • 20篇胡昱兴
  • 18篇张旭霞
  • 16篇暴一众
  • 15篇程文英
  • 15篇罗梅初
  • 14篇孙梅贞
  • 8篇邵春林
  • 7篇徐爱红
  • 6篇于雷
  • 5篇陈统一
  • 5篇陈桂宝
  • 5篇徐爱红
  • 5篇王英华
  • 5篇邹美君
  • 5篇王晶
  • 5篇张亚平
  • 4篇施德源
  • 4篇邵云潮
  • 4篇王丹

传媒

  • 20篇中华放射医学...
  • 5篇复旦学报(医...
  • 4篇中国临床医学
  • 3篇中国辐射卫生
  • 3篇辐射研究与辐...
  • 3篇上海医科大学...
  • 3篇国际放射医学...
  • 2篇药学学报
  • 2篇核技术
  • 1篇辐射防护
  • 1篇中国药理学通...
  • 1篇中国现代应用...
  • 1篇中华血液学杂...
  • 1篇中华放射肿瘤...
  • 1篇中国核学会2...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中国毒理学会...
  • 1篇全国中青年辐...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3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7篇2014
  • 1篇2013
  • 4篇2012
  • 2篇2011
  • 4篇2009
  • 1篇2008
  • 4篇2007
  • 2篇2006
  • 4篇2005
  • 1篇2004
  • 8篇2003
6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溶酶体膜通透化在铀诱导肾近端小管上皮细胞死亡中的作用及机制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究铀(Uranium,U)暴露诱导人肾近端小管上皮HK-2细胞溶酶体膜通透化(LMP)致细胞死亡的作用及机制。方法以100、300、600μmol/L铀染毒HK-2细胞24 h,分别采用DCFH-DA荧光探针法和MitoSOX荧光探针法检测不同浓度铀染毒的HK-2细胞内氧自由基(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和线粒体超氧化物的生成。将HK-2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单纯N-乙酰半胱氨酸(NAC)或CA-074 Me组、单纯铀染毒组和铀联合NAC或CA-074 Me组,采用双色免疫荧光法检测HK-2细胞内半乳凝素-1(Galectin-1)与溶酶体相关膜蛋白-1(LAMP-1)共定位情况以检测溶酶体膜通透化(lysosomal membrane permeability,LMP)程度,或检测Cathepsin B与LAMP-1非共定位情况以反映溶酶体内Cathepsin B的释放情况,钙黄绿素(Calcein-AM)-碘化丙啶(PI)双染色法检测HK-2细胞死亡情况,单色免疫荧光法检测HK-2细胞内Cleaved-caspase-3表达以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结果100、300、600μmol/L铀染毒HK-2细胞24 h诱导细胞内ROS或线粒体超氧化物生成与0μmol/L铀对照组比较明显增加,分别为1.1~2.5倍或4.0~28倍(t_(ROS)=17.98、11.84、11.75,P<0.05;t线粒体超氧化物=6.14、16.02、13.06,P<0.05),且随铀浓度增加而显著增加(t_(ROS)=10.10、10.37、5.59,P<0.05;t线粒体超氧化物=21.50、15.16、5.93,P<0.05)。与空白对照组相比,600μmol/L铀染毒24 h使HK-2细胞中Galectin-1和LAMP-1共定位率及Cathepsin B和LAMP-1非共定位率显著增加,分别为5.4~6.7倍或1.5~2.1倍(t_(Galectin-1)=15.85、12.70,P<0.05;t_(Cathepsin) B=5.95、6.69,P<0.05),而给予NAC处理则能抑制其增加(t_(Galectin-1)=4.74,P<0.05;t_(Cathepsin) B=4.51,P<0.05);而且,600μmol/L铀染毒24 h使HK-2细胞死亡率及Cleaved-caspase-3表达水平较空白对照组显著增加,分别为28~47倍或2.4~6.0倍(tPI=30.40、10.34,P<0.05;t_(Cleaved-caspase-3)=18.49、9.52,P<0.05),而给予CA-074 Me处理则能显著降低铀暴露HK-2细胞的死亡率及Cleaved-caspase-3表达水平(tPI=6.76,P<0.05;t_(C
钟登琴李强张旭霞王梦梦王睿云陈红红
关键词:氧自由基HK-2细胞
注射用双酚二胺四乙酸钙钠盐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属化学制药领域,涉及一种注射用双酚二胺四乙酸钙钠盐冻干粉针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注射用双酚二胺四乙酸钙钠盐主要由主药双酚二胺四乙酸钙钠盐和抗氧化剂焦亚硫酸钠组成,主药双酚二胺四乙酸钙钠盐由双酚二胺四乙酸、碳酸氢钠...
陈红红王全瑞沙先谊卢建忠张旭霞李强胡昱兴徐爱红邹美君
文献传递
基于竞争ELISA法的铀促排螯合剂体外筛选模型的建立
2020年
血液中的铀[U(Ⅵ)]与去铁转铁蛋白(apotransferrin,apo-Tf)形成稳定的络合物在U(Ⅵ)进入细胞致细胞毒性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通过探讨螯合剂与apo-Tf竞争结合U(Ⅵ)的作用,建立了一种基于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的U(Ⅵ)促排螯合剂体外筛选新模型,通过方法学研究确定了该检测方法的最佳包被抗原apo-Tf、Tf抗体、二抗稀释比例和U(Ⅵ)处理的浓度,验证了该方法的稳定性和重现性,并采用该模型考察了4种螯合剂邻苯二酚-3,6二甲撑亚氨基四乙酸(CBMIDA)、Tiron、DTPA-CaNa3、DTPA-ZnNa3与apo-Tf竞争结合U(Ⅵ)的能力,其强弱顺序为:CBMIDA≈Tiron>apo-Tf>DTPA-CaNa3≈DTPA-ZnNa3;采用动物实验观察以上螯合剂的排U(Ⅵ)效果发现,CBMIDA和Tiron立即给药能显著提高U(Ⅵ)内污染小鼠24 h尿U(Ⅵ)排出、明显降低肾脏和股骨U(Ⅵ)蓄积;而DTPA-CaNa3和DTPA-ZnNa3则无明显促排效果,与竞争ELISA法的检测结果相一致。动物实验符合复旦大学药学院动物伦理委员会规程。以上结果表明,该方法快速、简便、重现性好,能够用于U(Ⅵ)促排螯合剂的快速筛选。
王梦梦张旭霞尹俊任湘祎李欣悦陈红红
关键词:螯合剂
^(125)I籽源离体照射细胞平面剂量率分布研究被引量:11
2005年
目的研究125I籽源离体照射的细胞平面剂量分布,建立125I籽源离体照射细胞平面剂量率参考模式表。方法实验应用TLD元件,测量了单粒表面活度为10.323 MBq的6711型125I籽源在水介质中点P的剂量率,并按照理论公式,计算点P的剂量率理论值,与实验测量值相互验证。然后,测量125I籽源在1 mm厚聚苯乙烯+水介质中对点P的剂量率,与水介质组的测量结果进行差别和无差别检验。模拟设计9粒125I籽源离体照射细胞装置,建立125I籽源离体照射细胞剂量率参考模式表。结果单粒125I籽源在水介质中对点P的剂量率理论计算值为0.347 cGy/h,与实验测量值(0.359±0.023)cGy/h(n=10)的差异<10%1。25I籽源在1 mm厚聚苯乙烯+水介质中对点P的剂量率测量值(n=10)为(0.350±0.027)cGy/h,与水介质中的剂量率测量值无差别。应用理论公式分析125 I籽源离体照射装置对细胞平面的剂量率分布,建立了125I籽源照射离体细胞剂量率参考模式表。结论实验结果证实1 mm厚聚苯乙烯材料对125I籽源在水介质中的剂量率分布无影响。建立的125I籽源照射离体细胞剂量率参考模式表,有推广应用价值,为今后进行125I籽源照射的离体实验时选择合理的照射模式奠定了基础。
岳麓程文英罗伟华陈红红刘伟琪
关键词:碘放射性同位素离体细胞剂量率聚苯乙烯水介质
DNA双链断裂-集簇性损伤的诱导及其修复特点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4年
近年来研究表明,高LET射线诱发的DNA集簇性损伤,特别是双链断裂( double-stand break, DSB)-集簇性损伤比低LET射线诱发的单一位点DSB损伤的修复更为困难甚至不能修复,更易造成染色体畸变、细胞死亡和癌变的严重后果。 DNA损伤应答( DNA damage response, DDR)机制,包括损伤信号的监测和传递、启动修复系统、激活细胞周期检验点和诱导细胞凋亡等多条信号传导通路,通过以此构成的复杂而精确的调控网络来应对这些损伤,在维持基因组稳定性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然而,DSB-集簇性损伤诱导细胞DDR的精确机制目前尚不清楚[1]。本文主要就当前DSB-集簇性损伤的诱导与电离辐射的品质、DSB-集簇性损伤修复及其修复动力学特点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张亚平李佳颖陈红红
关键词:DNA双链断裂DNA损伤修复系统信号传导通路诱导细胞凋亡基因组稳定性
^(125)I籽源持续低剂量率照射诱导人肺癌细胞的旁效应被引量:2
2007年
观察^(125)I籽源持续低剂量率照射诱导人肺癌细胞损伤的旁效应。选择对高剂量率外照射敏感性不同的A549人肺腺癌细胞和NCI-H446人小细胞肺癌细胞,采用^(125)I籽源离体照射细胞模式,将直接受照细胞与未受照细胞共培养24h,应用CB微核法和γH2AX荧光免疫分析法,检测2Gy和4Gy ^(125)I籽源持续低剂量率照射诱导人肺癌细胞的微核形成和DNA双链断裂水平。结果表明,^(125)I籽源照射能显著诱导A549和NCI-H446细胞的微核形成率和γH2AX位点形成率增加的旁效应,显示增强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旁效应强弱与累积照射剂量、肿瘤细胞的辐射敏感性相关:对高剂量率外照射敏感的NCI-H446细胞对低剂量率照射及其旁效应的敏感性高于A549细胞。但与直接辐射效应相比,^(125)I籽源照射诱导A549细胞旁效应高于NCI-H446细胞,这两种细胞的辐射旁效应均随累积照射剂量增加而降低,提示介导旁效应的信号因子水平可能随细胞损伤程度的增加而下降。
贾荣飞陈红红于雷赵镁嘉邵春林程文英
关键词:旁效应
N,N'-1,2-亚乙基双[N-(2,3-二羟基苯甲基)]甘氨酸及其衍生物在制药中的用途
本发明属化学领域,涉及化合物N,N’-1,2-亚乙基双[N-(2,3-二羟基苯甲基)]甘氨酸及其衍生物在制备治疗铀中毒药物中的用途。该化合物为含两个邻苯二酚功能基团的氨羧酸螯合剂。经体内、外试验表明,所述化合物除了对放射...
陈红红孙梅贞罗梅初暴一众王丹胡昱兴徐爱红
一种用于铀U(VI)促排药物体外筛选的竞争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方法
本发明属于生化分析与药物筛选技术领域。涉及用于铀促排药物体外筛选的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竞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促排药物与金属硫蛋白(MT1/2)竞争结合U(VI)或Zn<Sup>2+</Sup>作用的方法...
陈红红暴一众张旭霞王梦梦
文献传递
邻苯二酚氨羧酸螯合剂7601和9501对放射性钍的促排效果和辐射防护机理的ESR研究
目的 比较单、双分了取代邻苯二酚氨羧酸螯合剂7601和9501的促排效果、清除自由基作用差异与结构的关系,探讨促排和防护辐射损伤的作用机理.方法 观察立即单次及连续给予螯合剂对<'234>Th中毒大鼠和小鼠的促排作用,以...
陈红红胡昱兴王英华金美英罗梅初孙梅贞
关键词:放射性核素促排效果
文献传递
双分子取代苯酚氨羧酸螯合剂对放射性钍促排活性的构效关系被引量:6
1999年
目的对已合成的15个双分子取代苯酚氨羧酸螯合剂经动物实验观察对234Th的促排活性,以探讨化学结构与促排活性的构效关系。方法以大鼠尿、粪中234Th排出量的增高,组织(肝、骨)中蓄积量的降低与对照组比较作为评价指标。结果15个螯合剂中除4个外均显示不同程度的促排活性,其中有3个其尿、粪中234Th的排出量达60%~70%,肝、骨中234Th的蓄积量明显降低。结论取代基中邻苯二酚类的促排活性为最好,为本实验之冠,间苯二酚的活性最差,对苯二酚居中。
孙梅贞杨照华倪震黎陈桂宝刘实晶陈红红罗梅初
关键词:螯合剂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