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立双
- 作品数:69 被引量:264H指数:7
- 供职机构:沈阳农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福建省教育厅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社会学化学工程更多>>
- 我国通货膨胀预期形成机制的探析被引量:1
- 2014年
- 受国内外各种因素影响,我国现阶段通胀预期可能有所加强。为了有效管理通胀预期,有必要弄清通胀预期的形成及演变规律。根据卡尔曼滤波得到的通胀预期显示:我国通胀预期属于混合型预期,且其中理性预期所起的作用要强于适应性预期。因此,货币当局应合理地设定通胀目标,保持经济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并在正确引导公众预期的同时,注重对通货膨胀惯性的治理。
- 祝丹陈立双
- 关键词:通胀预期卡尔曼滤波
- 海峡西岸经济发展地区差异的对应分析——以福建为例被引量:1
- 2008年
- 福建是海峡西岸经济区的主体,在构建全面繁荣的海峡西岸经济区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应用对应分析方法对福建省各设区市进行分析,可以比较同类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及不同类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为相关部门制定地区经济发展的优化策略提供一定的依据。
- 祝丹陈立双
- 关键词:海西经济区
- 大数据驱动下统计学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被引量:46
- 2016年
- 随着信息、网络和计算技术的快速发展,记录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大数据在社会经济各层面、各领域的应用已经引起了人们日益广泛的重视。统计学作为大数据价值得以实现的重要支撑性学科,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探讨了大数据背景下统计学人才的应用前景,同时归纳了部分高校统计学人才培养模式及其存在的突出问题。据此,基于大数据驱动下学科交叉发展的视角,从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人才培养主体构建与分工、人才培养方法与手段、专业课程设置等方面探讨了统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 祝丹陈立双
- 我国征地补偿市场化的限制因素分析被引量:4
- 2008年
- 我国征地补偿市场化的限制因素来自征地制度本身:征地补偿原则回避价值规律、征地补偿依据掩盖土地预期收益、征地补偿方法缺少科学性和合理性。改革的关键在于转变传统观念和理论的束缚,变征地补偿由政府主导为市场主导,建立科学的价格评估体系,使征地补偿回归市场、回归地价。
- 左静陈立双金凤伟
- 关键词:征地补偿市场化
- 从征地区片综合地价的制订谈征地补偿标准被引量:1
- 2007年
- 从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为保证国家获得必需的非农建设用地、降低建设成本以及集聚国内有限的资源发展重点产业,尽快恢复城市工业,我国在征地时采用了产值倍数补偿法,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实行低标准的补偿方式。其实质是以牺牲农业和农民的利益,以农业的巨额地租为代价来保护工业,发展经济。没有考虑到土地区位差异、土地被征前的潜在收益、以及被征地农民生产、生活等都受到市场经济影响等因素。据专家估计,20多年来通过低价征收农村集体土地,至少使农民蒙受了2万亿元的损失。
- 陈立双张玉龙金鑫
- 关键词:征地补偿标准农村集体土地集体经济组织地价建设用地
- 关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业投资规模的剖析被引量:6
- 2002年
- 陈立双张谛
- 关键词:农业
- 鞍山市政策性农业保险现状及发展被引量:2
- 2010年
- 政策性农业保险以支农、惠农为目的,在运营中表现出非营利性、财政补贴支持、通过强制和捆绑方式扩大参保比例的特点。辽宁省鞍山市政策性农业保险在当地政府支持下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农业生产中发挥了一定的保障作用。但在运营过程中由于农民认识不高、险种较少、保险公司收益低、农业生产风险大等原因而出现农民参保率较低、农业保险公司承保能力有限、财政补贴压力大等问题,使政策性农业保险难以全面展开。提出完善政策性农业保险,应该加强宣传力度,提高参保率;进行多元化经营,提高保险公司盈利水平;强化政府作用,建立农业巨灾保险体系。
- 陈立双
- 关键词:政策性农业保险财政补贴参保率
- 居民网络消费价格指数编制:实践经验、问题与展望被引量:3
- 2019年
- 随着居民网络消费的急剧增长,编制居民网络消费价格指数的必要性凸显;但网络消费大数据具有更新快、容量大、频率高、噪音多等特点,传统价格指数理论和方法难以适用。aSPI和1号店指数的编制实践,从源头上优化了基础数据质量,提高了商品篮子的代表性和时效性,指数构造方法更为科学,并开发了系列创新型价格指数,但也存在信息登记标准和规范不统一、大数据技术运用和数据处理不充分、方法和数据发布不完整、理论和方法创新不足等问题。因此,还需要大力促进网络消费数据的共享,系统推动网络消费价格指数理论和方法的创新,积极推进相关统计规范和标准的制定与应用,并进一步强化创新型特色价格指数编制的实践探索。
- 陈立双
- 关键词:网络消费价格指数ASPICPI
- 我国农村金融市场供需矛盾分析与改革探讨被引量:9
- 2008年
- 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农村金融市场供需矛盾日益增多。基于我国农村金融供需现状、信用环境、制度的均衡性以及金融模式是其主要矛盾。应大力整治农村金融信用环境,创新农村金融体系和推进农村金融市场化进程。
- 陈立双
- 关键词:农村金融信用环境非均衡状态
- 浅析农户的农业投资行为被引量:16
- 2001年
- 20年的改革开放,推进了农村经济的巨大发展,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使中国2亿农户成为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和农村经济的投资主体。随着投资主体由集体向农户的转变,农户投资的选择倾向、态势和决策均发生了诸多变革,深刻影响着农村经济和国民经济的稳定增长。基于此,分析了农户对农业投资的动机,即:农户作为理性的投资主体,在生存和生活条件得到改善的情况下,追逐利润的最大化是其投资的原动力。但由于农业的风险大,比较利益低下,致使农户的农业投资行为具有短期性和保守性等特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收入、劳动者素质、政策和土地规模等成为制约农户进行投资的主要因素,对此,提出了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增加农民投入的资金来源;增加国家与集体对农业的投资,为农民投入创造良好环境;金融机构贷款适当向农业和农民倾斜以及组织农民进行活劳动积累等建议。
- 陈立双
- 关键词:农户农业投资行为投资动机农户收入劳动者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