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根生

作品数:37 被引量:294H指数:11
供职机构:丽水市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1篇栓塞
  • 10篇介入
  • 6篇动脉
  • 6篇肝癌
  • 5篇胆道
  • 5篇动脉栓塞
  • 5篇血管
  • 5篇恙虫病
  • 5篇介入治疗
  • 5篇静脉
  • 5篇并发
  • 5篇并发症
  • 5篇虫病
  • 4篇肝动脉
  • 4篇穿刺
  • 3篇胆道支架
  • 3篇食管
  • 3篇栓塞术
  • 3篇消融
  • 3篇门静脉

机构

  • 31篇丽水市人民医...
  • 6篇丽水市中心医...
  • 5篇丽水市中医院
  • 3篇温州医学院附...
  • 2篇复旦大学
  • 1篇兰州医学院第...
  • 1篇温州医学院第...
  • 1篇北京中西医结...

作者

  • 35篇陈根生
  • 24篇曾群
  • 24篇姚红响
  • 14篇刘伟
  • 13篇陈洪波
  • 9篇张卫平
  • 6篇陈烨
  • 5篇刘忠达
  • 4篇孙慧伶
  • 3篇汪望月
  • 3篇刘伟
  • 3篇陈洪波
  • 2篇王昌华
  • 2篇颜志平
  • 2篇徐胜前
  • 2篇朱雅碧
  • 2篇潘德标
  • 2篇陈海泉
  • 2篇徐璐洁
  • 2篇黎红光

传媒

  • 9篇介入放射学杂...
  • 4篇现代实用医学
  • 2篇中华结核和呼...
  • 2篇浙江实用医学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中华肝胆外科...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中国煤炭工业...
  • 1篇中华急诊医学...
  • 1篇浙江临床医学
  • 1篇中华放射学杂...
  • 1篇浙江医学
  • 1篇中华传染病杂...
  • 1篇江西医药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中华肝脏病杂...
  • 1篇中国微创外科...
  • 1篇实用医学影像...

年份

  • 3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0
  • 4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 3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4
  • 4篇2003
  • 5篇2002
  • 3篇2001
3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8例胸腔异位肾的X线和CT诊断被引量:5
2002年
贾建明姜君威孙美榕陈根生李也平孙德才
关键词:异位肾胸腔X线影像特点
肾上腺转移癌介入化疗栓塞的探讨被引量:14
2005年
目的 探讨对肾上腺转移癌采用介入方法进行治疗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 对 5 4例肾上腺转移癌患者行动脉插管灌注及栓塞治疗。结果  1例未找到肾上腺供血动脉 ,5 3例肾上腺转移癌患者行 76次灌注及栓塞治疗 ,技术成功率为 98.1% ,栓塞后临床症状改善率 10 0 % ,术后 3个月 ,75 .4 %患者瘤灶内碘油仍沉积良好 ;并发症发生率为 1.88%。结论 采用介入方法对肾上腺转移癌行灌注及栓塞治疗安全、有效 。
姚红响陈根生颜志平罗剑钧曾群姜莺
关键词:肾上腺转移癌介入化疗栓塞动脉插管灌注介入方法技术成功率改善率
内镜结扎—脾栓塞联合疗法治疗门静脉高压症被引量:1
2005年
我院自1999年10月至2003年7月对49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行食管曲张静脉内镜结扎术(EVL)联合部分脾栓塞术(PSE)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疗效较好.
黎红光汪望月朱雅碧姚红响陈根生陈光兰
关键词:食管静脉曲张结扎法
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CT引导射频消融序贯治疗中小肝癌的临床应用被引量:33
2012年
目的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CT引导射频消融(RFA)序贯治疗原发性中小肝癌的临床应用。方法对59例肝细胞性中小肝癌患者实施TACE联合CT引导RFA序贯治疗。结果 59例患者初次治疗,共80枚病灶,行TACE和RFA序贯治疗技术成功率100%。术后随访6~24个月,21例患者有病灶残余,再次行RFA或序贯治疗,3例再次联合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后,病灶控制良好。并发症有胆汁瘤合并胆道感染1例、门静脉分支血栓1例。结论 TACE联合CT引导RFA序贯治疗中小肝癌是一种微创、有效的方法,同时注意手术操作细节,对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手术并发症有重要意义。
姚红响陈根生诸葛英孙慧伶曾群刘伟张卫平陈洪波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射频消融序贯治疗
周围动脉创伤性病变血管内介入治疗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9
2007年
目的探讨周围动脉创伤性病变的介入微创治疗。方法分析13例周围动脉创伤性病变,其中骨折伴动脉损伤8例,单纯血管软组织损伤5例(其中1例为医源性)。结果动脉造影显示8例确诊为动脉损伤后血栓形成,5例出血伴假性动脉瘤。经导管动脉内溶栓,动脉瘤栓塞及支架开通等处理,12例痊愈,1例转外科手术,介入治疗成功率92.3%,未发生术后截肢、感染、出血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对创伤性动脉损伤所致血栓闭塞、假性动脉瘤等,采用血管内介入治疗方法,微创有效,并发症少,临床应用价值大。
陈根生刘伟姚红响陈洪波张卫平曾群
关键词:创伤假性动脉瘤介入性
肝动脉栓塞术后肝内胆道缺血毁损性并发症的分析及对策
2009年
目的探讨肝动脉栓塞术(HAE)后胆道缺血毁损性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和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原发性肝癌和肝海绵状血管瘤HAE术后胆道缺血毁损性并发症及相关治疗。结果术后胆道缺血性并发症发生率为4.53%(13/287),其中中央型胆道树毁损发生率为1.05%(3/287),胆汁瘤发生率为3.48%(10/287)。13例并发症分别经胆汁引流、酒精消融及内科保守治疗,平均治疗时间为204.7d。结论重视HAE术后胆道缺血毁损性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对于提高TAE安全性和疗效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刘伟陈根生张卫平陈洪波姚红响曾群
关键词:胆道并发症
肝血管瘤介入治疗中栓塞剂的选用及方法探讨(附15例报告)被引量:13
2001年
目的:研究和探讨不同的栓塞剂和栓塞方法治疗肝血管瘤的效果。方法:对15例肝血管瘤随机分两组,A组单纯瘤体内栓塞或仅供血动脉干栓塞,共5例,B组瘤体内硬化剂灌注加供血动脉干双重栓塞10例。结果:15例肝血管瘤病人栓塞后瘤体染色消失,供血动脉中断,症状减轻或消失。随访2个月~1年,A组中2例瘤体增大,症状复发;B组10例瘤体均有不同程度缩小,无复发。结论:肝血管瘤瘤体内硬化剂灌注加供血动脉阻断,其疗效优于单纯瘤体栓塞或仅做供血动脉干栓塞,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
王昌华陈根生刘伟
关键词:血管瘤肝肿瘤治疗性栓塞
胆道支架联合125I粒子条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被引量:19
2014年
目的:探讨通过胆道支架联合125I粒子条植入腔内照射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技术方法、安全性及临床价值。方法对36例恶性阻塞性黄疸患者,先行PTCD引流后,二期采用125I粒子条联合胆道支架植入腔内照射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结果手术过程支架及粒子条移位2例,经胆道活检钳复位,技术成功率100%,黄疸缓解率100%;所有患者术后随访1-23个月,未发生放射性泄漏、放射性肠炎等并发症;支架内未见明显肿瘤复发导致再次梗阻征象,但部分患者(25%)由于支架网孔处内膜增生或胆道内结石形成导致肝内胆管轻度扩张;其中位生存时间10.9个月。结论125I粒子条联合胆道支架植入腔内照射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手术安全可靠,疗效肯定,术后能延长支架通畅时间,有望延长患者生存期。
姚红响陈根生叶冠雄徐胜前吴成军秦勇潘德标曾群陈烨张鹏朝
关键词:胆道支架腔内照射恶性梗阻性黄疸
小肠出血的DSA诊断
2003年
沈献军陈根生
关键词:小肠出血DS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恙虫病并发多脏器损害80例诊治分析被引量:24
2002年
刘忠达叶益平陈根生陈海泉
关键词:恙虫病多脏器损害并发症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