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新华

作品数:65 被引量:187H指数:9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6篇期刊文章
  • 13篇专利
  • 3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7篇医药卫生
  • 3篇生物学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文化科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 1篇农业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20篇消融
  • 18篇肿瘤
  • 12篇细胞
  • 12篇纳秒
  • 10篇脉冲
  • 10篇纳秒脉冲
  • 9篇肝癌
  • 6篇免疫
  • 6篇抗体
  • 5篇肿瘤消融
  • 5篇基因
  • 5篇棘球蚴
  • 5篇包虫
  • 4篇金标
  • 4篇肝脏
  • 4篇肝脏肿瘤
  • 4篇包虫病
  • 4篇虫病
  • 3篇单链可变区抗...
  • 3篇导管

机构

  • 34篇浙江大学医学...
  • 24篇浙江大学
  • 12篇新疆医科大学...
  • 6篇新疆医科大学
  • 4篇杭州睿笛生物...
  • 2篇山东中医药大...
  • 2篇中国石化扬子...
  • 2篇中国信息通信...
  • 1篇北京信息科技...
  • 1篇苏州大学附属...
  • 1篇卫生部
  • 1篇郑州大学
  • 1篇郑州大学第一...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绍兴第二医院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中国科学技术...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 1篇石河子大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作者

  • 64篇陈新华
  • 21篇郑树森
  • 10篇温浩
  • 10篇周琳
  • 6篇谢海洋
  • 5篇孙军辉
  • 5篇蒋建文
  • 4篇陈新梅
  • 4篇吐尔干艾力·...
  • 4篇吴李鸣
  • 4篇庄杰
  • 4篇张瑞青
  • 3篇朱统寅
  • 3篇任志刚
  • 3篇任志刚
  • 3篇周坦洋
  • 3篇邵英梅
  • 3篇陈永刚
  • 3篇蒋建文
  • 3篇张华

传媒

  • 10篇中国医疗设备
  • 4篇地方病通报
  • 3篇浙江大学学报...
  • 3篇高电压技术
  • 3篇中国寄生虫学...
  • 2篇中国生物医学...
  • 2篇北京生物医学...
  • 1篇医疗装备
  • 1篇中华肝胆外科...
  • 1篇介入放射学杂...
  • 1篇中华心血管病...
  • 1篇中华微生物学...
  • 1篇中华预防医学...
  • 1篇国外医学(寄...
  • 1篇新疆医科大学...
  • 1篇医学与哲学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工程科学
  • 1篇中国高等医学...
  • 1篇中国执业药师

年份

  • 11篇2023
  • 4篇2022
  • 6篇2021
  • 3篇2020
  • 4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6篇2015
  • 5篇2014
  • 1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6
  • 4篇2005
  • 4篇2004
  • 4篇2003
  • 1篇2002
  • 2篇2001
6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可逆电穿孔肝癌消融临床应用的系统分析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美国FDA2011年批准了一种采用不可逆电穿孔(Irreversible Electroporation,IRE)肿瘤消融的纳秒刀(NanoKnife),为了了解该技术临床应用的可行性,对该技术进行安全性和有效性分析。方法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Embase、Scopus文献库自建库至2019年6月中所有关于纳秒刀临床治疗肝癌的研究。由三名研究人员独立筛选,对纳入文献进行特征提取,使用Stata 14.0版本软件对纳入研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8篇文献,受试者共565名,病变数共771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IRE技术降低肿瘤治疗后的并发症发生率[95%CI:26%(18%,38%)]和肿瘤复发率[95%CI:36%(28%,46%)],提高肿瘤的完全消融率[95%CI:840%(503%,1403%)]。结论IRE在毗邻血管和神经的肿瘤治疗上具有优势,但在电脉冲优化和术前仿真上需要加强研究。
岑泽南包家立陈新华
关键词:肝癌META分析
利用高压纳秒脉冲治疗人体肝脏肿瘤的手术治疗仪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高压纳秒脉冲治疗人体肝脏肿瘤的手术治疗仪器,它包括脉冲发生器、穿刺式针状阵列电极和加压止血装置;所述的穿刺式针状阵列电极包括针状穿刺式测试触头、同轴高压电缆内导体、同轴高压电缆外导体、绝缘电介质层、探...
陈新华庄杰陈新梅殷胜勇蒋建文谢海洋周琳郑树森
文献传递
肝癌局部微创治疗的现状与进展
2019年
近年来,肿瘤发病在全球范围内持续增加,肿瘤病死率逐渐上升,据统计,在各种恶性肿瘤中原发性肝癌居发病率第四位及肿瘤致死病因第三位。目前肝癌的治疗方法仍是以手术切除为首选,但是因该病早期症状隐匿,大部分患者在发现病变时已属中晚期,已失去手术切除的机会。故寻找一种安全、有效的肝癌治疗手段已刻不容缓,近年来众多专家探索肝癌的新治疗方法,并取得了显著的进步。本文对目前肝癌的局部微创治疗的最新前沿进展和临床应用现状及进行综述。
玉苏甫卡迪尔.麦麦提尼加提吐尔干艾力.阿吉邵英梅陈新华温浩
关键词:肝癌纳秒脉冲
纳秒脉冲消融乳腺癌及免疫激活效应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
2017年
近20年的动物实验及临床前期研究表明,纳秒脉冲具有能量高、微创治疗、不需联合化疗药物等优点。因此本研究将纳秒脉冲作用于MDA–MB–231乳腺癌荷瘤小鼠,观察局部原发肿瘤的消融效果,随访局部消融对免疫细胞亚群的影响情况,探索其非热消融的免疫机制。本实验在小鼠皮下接种小鼠乳腺癌MDA–MB–231细胞,2周肿瘤直径达到10 mm时进行纳秒脉冲局部消融治疗,治疗参数选择脉冲宽度为300 ns,电场强度为40 k V/cm,脉冲个数为100,治疗频率为隔日重复共3次。研究结果表明原位接种的MDA–MB–231乳腺癌细胞成瘤率达到100%。纳秒脉冲治疗后随访肿瘤大小、形态及体积至1个月,肿瘤直径达到20 mm时结束动物实验,B超监测数据显示,纳秒脉冲局部消融对原位肿瘤的消融率为83%,显著降低了原发肿瘤的体积,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性降低;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脾脏中各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射频消融后,小鼠脾脏CD4+T细胞、CD8+T细胞数量和比例升高,提示局部使用的纳秒脉冲刺激脾脏T细胞增殖能力。纳秒脉冲消融不但能够抑制原发肿瘤,还能增强小鼠免疫功能,使得肿瘤生长和转移侵袭力下降,有助于抑制肿瘤的生成及发展。
陈璐艳徐小波洪良杰陈翊玲陈新华苗旭东
关键词:纳秒脉冲乳腺癌微创治疗
抗细粒棘球蚴人工重组B抗原人源单链可变区抗体的筛选、鉴定和表达
目的:应用噬菌体表面展示技术(phage display technology),研制包虫病基因工程抗体,筛选并表达抗细粒棘球蚴人工重组B抗原(rEgB)的人源单链可变区抗体(human variable single ...
陈新华
关键词:噬菌体表面展示技术噬菌体抗体库人源单链可变区抗体基因克隆
文献传递
免疫检查点阻断剂PD-1抗体在小鼠肝细胞癌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讨PD-1抗体在小鼠原位肝癌中的治疗作用。方法通过肝脏原位注射Hepa1-6肝癌细胞株构建小鼠原位肝癌模型,随机分为治疗组(n=14)和模型组(n=14),每组8只取标本,6只观察生存状态。治疗组小鼠腹腔注射PD-1抗体200μg/只,每3 d一次,共注射3次;模型组给予相同体积的生理盐水;给药后每天观察小鼠生存状态。末次给药后第2天,流式细胞术检测肿瘤组织CD3^(+)T、CD4^(+)T、CD8^(+)T、B淋巴细胞和NK细胞比例,及外周血Th1类细胞因子(IL-2、IFN-γ、TNF-α)浓度。结果治疗组小鼠肿瘤直径明显小于模型组(t=3.74,P=0.002)。治疗组小鼠肿瘤组织CD3^(+)T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B细胞和NK细胞比例均明显高于模型组(P<0.001)。治疗组小鼠外周血IL-2水平明显高于模型组(P<0.001),IFN-γ、TNF-α浓度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小鼠中位生存时间显著长于模型组(P<0.05)。结论PD-1抗体治疗可以明显增强原位肝癌模型小鼠肿瘤微环境抗肿瘤免疫反应并显著延长小鼠生存期。
买为丽旦·衣明江塔来提·吐尔干陈新华吐尔干艾力·阿吉张瑞青张巍
关键词:肝细胞肝癌
以胜任力培养为导向的外科学临床教学改革的探索和实践被引量:10
2018年
目的:探讨如何改革外科学临床教学,缩短与世界一流大学要求的差距。方法:郑院士带领外科学团队以培养临床胜任力为导向进行外科学临床教学改革。结果:该外科学团队创建了以胜任力为导向的临床教学方法,成功创建国家级外科学教学团队和精品课程。结论:郑院士带领外科学团队进行了外科学临床教学改革,培养了一批有临床胜任力的师生。
蒋建文徐骁吴健吴李鸣周琳蒋国平耿磊陈新华岑超张珉郑树森
关键词:胜任力外科学
深度学习在肝脏肿瘤CT图像分割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23年
肝脏肿瘤严重危害着全人类的生命健康。近年来,随着深度学习的快速发展,涌现了许多使用腹部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图像进行肝脏肿瘤分割的深度学习方法,这些方法的应用对于临床上实现肝脏肿瘤的计算机辅助诊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本文对深度学习方法在肝脏肿瘤CT图像分割中的应用进行了归纳,将各种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CNN)分为二维(two-dimensional,2D)、三维(three-dimensional,3D)和2.5维(2.5-dimensional,2.5D)卷积神经网络。此外,本文总结了各类网络的优缺点以及改进方法,为深度学习在肝脏肿瘤分割中的应用提供了有益参考。
夏栋张义巫彤宁陈新华李从胜
关键词:肝脏肿瘤图像分割卷积神经网络
纳秒脉冲处理后的CD133+CD44+双阳性对肝移植术后肿瘤复发的影响
目的:肝癌干细胞是一群特别的肿瘤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的能力.我们以往的研究已经发现了CD133是肝癌干细胞的分子标签,代表转移复发和耐药潜能,对CD133阳性细胞进行靶向干预,能明显地提高抗肝癌转移治疗的效能.随...
陈新华殷胜勇
COVID-19疫情背景下的医院人工智能快速布局和发展战略探讨被引量:22
2020年
本文旨在开展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背景下医院人工智能(AI)应用的宏观探讨,以期推动我国医院AI应用的顶层设计和快速布局,为健康中国建设提供新路径。COVID-19疫情发生以来,中国以举国之力实施疫情防控阻击战,同步以捐赠物资、派遣医疗队、分享医疗诊治经验和高科技手段等方式开展全球抗疫协作。在抗击COVID-19疫情的过程中,一线医疗工作展示了有关医疗AI应用丰富且宝贵的经验,体现了AI在抗疫前线发挥的突出作用,表明了我国医院AI建设需求的迫切性和战略性。研究提出,应进行宏观层面的综合布局,整体推动医院AI的快速建设以形成新的医疗生态,为我国未来医院建设找准发展方向、奠定关键基础。为此建议,在政府层面做好整体规划和顶层设计,进行干预关口前移以改变被动应对局面;科学进行资源统筹,加强硬件体系建设,完善数据和专业人员保障制度,为防范大规模呼吸道急性传染病构建必要条件。
陈新华蒋建文周华谢海洋周琳郭丹婧薛晨朱威威周建英郑树森
关键词:医院建设人工智能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