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敏伯 作品数:33 被引量:108 H指数:7 供职机构: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理学 化学工程 文化科学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更多>>
几个超分子体系中非常规键的AIM分析 被引量:5 2006年 对五个含氟分子自组装形成的晶体进行了AIM(AtomsinMolecules)分析,观察到、并定量地描述了这些晶体中大量存在的氟原子相关的非常规弱相互作用力;并且找到一个完全由F…O弱相互作用主导的超分子自组装晶体. 朱瑞新 祝诗发 周俊红 陈敏伯关键词:超分子 氟原子 电负性、硬软酸碱新认识 1997年 对于化学家来说,电负性、硬软酸碱是十分熟悉的两个基本概念。无论在考虑合成一个化合物,或是考虑一个分离方案时,化学家总是先从对象的电负性和硬软酸碱行为如何来分析问题,制定实验步骤。电负性的概念 1932年著名的化学家鲍林(L.Pauling) 陈敏伯关键词:电负性 DFT 单靠实验数据统计拟合能逼近真理吗?——论“凭什么相信计算”之三 被引量:2 2016年 鉴于诸如物理有机化学领域改进Hammett方程等引起的学术争论,本文以气体状态方程、电负性和硬软酸碱原理为例,分析在科学求真道路上得到的教训和成功经验,说明单靠增加实验数据统计拟合来"改进"唯象理论以期逼近真理的做法是没有根据的。历史上也没有成功的先例。这种做法在统计意义上是正确的,但与物理意义上的正确决不是一回事。 陈敏伯关键词:唯象理论 气体状态方程 电负性 有机精细化学品的计算机辅助分子设计及软件开发 袁身刚 郑崇直 陈敏伯 姚建华 陈海峰 董喜城 张伟琪 袁琼 杨铄 冯传莉 荔建锋 欧阳政 罗时玮 刘映晖 王源 张玉珍 成小林 谷妍 该项目瞄准了精细化学品分子设计的SAR/QSAR研究工具软件、三维结构数据库和组合化学模拟系统三个主攻方向,取得了一系列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果,为我国精细化学品工业提供了解决“生产什么”问题的技术平台。所开发的软件都吸取...关键词:关键词:分子设计 线性响应理论及谱密度 1999年 介绍处理近平衡体系的量子统计理论——线性响应理论。导出弱电磁场作用下任意力学量的系综平均值。以电偶极矩吸收外电场的谱密度为例,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液态水的红外光谱,结果与实验值符合。 陈敏伯 高岿关键词:线性响应理论 谱密度 分子动力学 计算机近期还难以企及的能力——评AlphaGo之后的人工智能 被引量:1 2018年 要想知道人工智能到底能干什么,应该先问人可以教会计算机干什么,有没有计算机不学就独自会干的事儿。科学进入现代的重要标志是理论物理学的建立。本文以理论物理中的近似与理想模型、思想实验、佯谬和对称性的运用为例,又通过对人工智能十大算法的分析,指出目前的人工智能仅仅是单纯的归纳推理,就是一只"罗素鸡"的智能。尽管这只"鸡"原则上记忆力无比强大,可以做到在统计学上正确的一切工作,但那与物理意义上的正确绝不是一码事。要热情欢迎人工智能时代的降临,更要看到人工智能真正的原动力来自科学。 陈敏伯关键词:人工智能 理论物理学 对称性 大批量获取分子三维结构数据的方法 被引量:7 2000年 用VisualC + +编写程序 ,并结合PC机上运行的分子模拟软件HyperChem的专用脚本语言 ,实现二维分子结构的快速批量转化 ,从而用于三维化合物数据库的建立。 杨铄 袁身刚 陈敏伯 郑崇直关键词:分子结构 数据库 高能量密度材料的分子设计 被引量:5 2000年 CERIUS2 program was employed on an Indigo2 SGI workstation to investigate the vacuum and crystal structures of the high energy density materials (HEDM). Over 20 known HEDM were first studied with an emphasis on the enthalpy of formation, optimal lattice forms, crystal lattice energy and crystal density. On the basis of the study, about 20 potential HEDM were designed. 董喜城 陈敏伯 柴鸽庆 袁身刚 郑崇直关键词:分子设计 计算机辅助设计 抗小麦赤霉病类含氟农药的3D-QSAR研究 被引量:9 2000年 用CoMFA方法对一组含氟农药分子的抗小麦赤霉病活性进行了定量构效关系研究.发现影响药效的立体场与静电场的贡献分别为90.3%和9.7%,立体场的影响是占主导性的.该模型非交叉验证的相关系数(r^2)为0.991,F值是297.524,标准偏差(S)为0.015,表明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根据该模型,设计并预测了几个新的化合物,其活性都在0.96以上,经过研究表明在预测结构的某些位置添加位阻较大的基团,活性提高比较明显. 陈海峰 董喜城 谷妍 柴鸽庆 张世相 袁身刚 陈敏伯 郑崇直关键词:三维定量构效关系 COMFA 含氟农药 小麦 赤霉病 q^2引导构象选择CoMFA方法研究HIV-1 RT抑制剂 被引量:6 2003年 对未知受体结构的药物设计其主导方法CoMFA来说,柔性目标分子的多种构象造成了问题的复杂性.本文介绍交叉验证参数R^2(q^2)引导的构象选择CoMFA方法,选择化合物的最佳构象.将一组47个HIV-1 RT抑制剂进行有、无构象选择的CoMFA分析来作评价.根据化合物的活性、毒性、选择性指数(毒性/活性比)等实验数据构建得到的模型,其交叉验证参数q^2为0.7以上,非交叉验证的相应参数为0.94以上,最后,还经过试验集化合物验证该模型的预测能力,置信度(1-α)>0.99. 曾宝珊 陈敏伯 董喜成 刘新泳关键词:药物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