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建波
- 作品数:17 被引量:36H指数:2
- 供职机构:大庆油田总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在主动脉夹层诊断上的应用
- 2006年
- 陈建波尹晓梅杨培林李茂林
- 关键词: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主动脉夹层诊断率血管造影技术大血管疾病急性疾病
- 原发性肝癌的MRI诊断价值
- 2000年
- 分析 175例原发性肝癌的MRI表现特点。并对不同病理类型的MRI表现特点及鉴别诊断要点进行讨论。
- 陈建波李茂林
-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NMR成像
- MRI对弥漫性轴索损伤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探讨脑弥漫性轴索损伤(DAI)的MRI诊断价值。方法搜集经临床确诊的DAI22例,均做MRI扫描。结果22例中共发现50个病灶,其中包括大脑白质32个病灶,小脑3个病灶,胼胝体8个病灶,脑桥2个病灶,大脑脚3个病灶,延髓2个病灶。T1WI呈低信号,T2WI为高信号。结论MRI对DAI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对临床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价值。
- 田旭玉戴险峰王立军兰岚陈建波
- 关键词:脑弥漫性轴索损伤磁共振成像
- CT对肺隐球菌病诊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1
- 2006年
- 陈建波尹晓梅杨培林李茂林
- 关键词:肺隐球菌病CT表现肺部感染性病变新型隐球菌特征性改变病理证实
- 原发性肝癌的MRI诊断价值
- 2000年
- 分析175例原发性肝癌的MRI表现特点,并对不同病理类型的MRI表现特点及鉴别诊断要点进行了讨论。
- 陈建波李茂林
-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NMR成像
- MR椎管水成像对诊断椎管疾病的应用价值
- 2005年
- 目的探讨磁共振椎管水成像(MRM)对诊断椎管疾病的价值。方法对33例椎管病变的常规MRI检查及MRM表现进行了分析。结果MRM显示正常椎管造影7例,硬膜外病变10例,髓外硬膜下病变9例,髓内病变2例,神经管闭合不全2例,椎间盘突出3例。结论MRM是可靠的、非侵袭性的检查方法,可代替常规X线脊髓造影和CT脊髓造影,与常规扫描序列相结合可显著地提高椎管病变的诊断价值。
- 田旭玉张晓莉张暹东陈建波兰岚
- 关键词:椎管病变磁共振脊髓造影MRMCT脊髓造影神经管闭合不全椎管病变
- 动态增强扫描对小肝癌的MRI诊断价值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探讨Gd-DTPA动态增强扫描MRI对小肝癌的诊断价值。方法搜集16例(21个病灶)经临床和病理证实的小肝癌MR扫描资料,包括平扫及人工手推法动态增强扫描。结果平扫T2WI多呈高信号,T1WI多呈低信号,少数呈等或高信号。23.81%可见假包膜。MRI平扫与动态增强对小肝癌诊断的准确率分别66.67%和95.24%(P<0.05)。结论Gd-DTPA动态增强扫描较平扫MRI能提高小肝癌的定性准确率。
- 田旭玉王立军兰岚戴险峰陈建波
- 关键词:磁共振扫描小肝癌
-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在急性脑梗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研究被引量:3
- 2003年
- 目的 研究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诊断急性脑梗死的价值。方法 对86例临床诊断为脑梗死的病例进行DWI和常规MRI扫描,分析在脑梗死不同时期DWI的表现。结果 在起病的超急性期及急性期(>6小时,<48小时)DWI显示率为100%,病灶大小为(24.8±21.6)mm,T2/FLAIR上病灶大小为(7.9±6.8)mm,两者比较的t=12.7,P<0.05,在亚急性期(2~14天)DWI与T2W加Flair比较,DWI不如T2W加Flair,对于慢性期脑梗死(超过14天),DWI不易辨认。结论DWI对急性期脑梗死的诊断准确率高,明显优于常规MRI。
- 张晓莉张暹东田旭玉陈建波兰岚
- 关键词:弥散加权成像急性脑梗死
- 颅脑单发转移瘤的磁共振诊断价值分析被引量:2
- 2006年
- 目的:探讨磁共振(MRI)对颅脑单发转移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996—10—2005—08经MRI诊断为脑转移瘤的178例患者中,筛选出经临床、手术、病理证实的83例单发脑转移瘤,并对其MRI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MRI平扫和增强扫描时单发脑转移瘤进行检出。结果:对83例单发脑转移瘤的分布、大小、形态、平扫及增强信号特征、周围水肿及与邻近结构的关系进行分析,得到其在MRI上的表现特点。讨论:单发脑转移瘤在临床上较常见,目前MRI是诊断该病的最有效手段;通过分析其MRI表现特征。同时通过对其它颅内占位性病变的鉴别诊断。将有效地提高MRI对其诊断的正确率。
- 陈建波尹晓梅李茂林张晓丽田旭玉
- 关键词:单发转移瘤颅脑磁共振
- 3D-TOF法MRA对颅内动脉瘤的诊断价值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通过三维时间飞越法磁共振血管成像(3D-TOF-MRA)与数字剪影血管造影(DSA)对照分析,探讨MRA对颅内动脉瘤的诊断价值。方法30例颅内动脉瘤均经血管造影和手术证实,所有病例均作3D-TOF-MRA和DSA检查,对其影像学特征进行比较研究。结果30例颅内动脉瘤患者共有34个动脉瘤,MRA+原始图像对动脉瘤的检出率为94.12%,MRA对动脉瘤的检出率为88.24%,MRA+原始图像及MRA与DSA对颅内动脉瘤检出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3D-TOF法MRA能无创有效地诊断颅内动脉瘤,在检查颅内动脉瘤时是一种非常有价值的方法。
- 田旭玉王立军戴险峰陈建波
-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3D-TOF磁共振血管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