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善华
- 作品数:15 被引量:12H指数:2
- 供职机构: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抗TNF-抗HRP双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的研制被引量:1
- 1997年
- 抗TNF-抗HRP双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的研制陈淑华李向明巫山陈善华(卫生部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武汉430060)TNF-α是一种具有广泛生物学活性的细胞因子,参与机体的免疫反应和炎性反应,因此可用于某些疾病的治疗,但也可引起某些病症的发生、发展。对各种...
- 陈淑华李向明巫山陈善华
- 关键词:肿瘤坏死因子辣根过氧化物酶单克隆抗体
- 用自制抗HRP-抗HBc双特异性单克隆抗体检测抗HBc的初步应用
- 1995年
- 用杂交瘤融合法建立了抗HRP-抗HBc双特异性单克隆抗体(BsAb)杂交-杂交瘤细胞系,它分泌的腹水抗体经FPLC-离子交换层析梯度盐洗脱呈现三个主峰,抗体活性检测表明依次为抗HRP、BsAb及抗HBc。试用BsAb-HRP复合物检测乙肝病例血样,与市售试剂盒初步比较,效果满意。
- 田生和王大坤巫山袁雪陈善华
- 关键词:ELISA单克隆抗体
- 治疗用抗人T淋巴细胞McAb(WuT_3)功能试验方法的研究被引量:1
- 1997年
- 为评价治疗用抗人T淋巴细胞单克隆抗体(McAb)WuT3和OKT3的免疫抑制作用,进行了兔皮内移植物抗宿主反应(GVHR)的研究。对试验方法的有关因素:如胎牛血清(FCS)和环磷酰胺对GVHR的影响,淋巴细胞浓度和局部反应大小的关系,以及反应出现高峰的时间等进行了观察。建立和稳定了试验方法,并用此方法对WuT3和OKT3的免疫抑制作用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两种McAb均可抑制GVHR,并对WuT3和WuT4两种McAb联合应用的效果进行了初步探讨。
- 孙可芳封江南陈善华
- 关键词:单克隆抗体移植物抗宿主反应
- 用单克隆抗体观察慢性肝炎患者细胞免疫状况的变化被引量:2
- 1989年
- 本文用多种单克隆抗体对32例慢性肝炎患者的细胞免疫状况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患者肝组织内淋巴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浸润明显增加,坏死区浸润细胞主要是T_3^+和T_8^+细胞。B淋巴细胞浸润极少,浸润淋巴细胞表面IL—2受体阳性细胞与外周血淋巴细胞表面IL—2受体阳性细胞率均无改变。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改变为T_3^+下降,T_4/T_8比例下降,单核、巨噬细胞、B淋巴细胞及淋巴细胞表面HLA—DR、DP、DQ标志与正常人无差异。
- 封江南陈善华史良如姚启湘马让郭世保俞建军
- 关键词:肝炎细胞免疫
- 注射用抗人T淋巴细胞CD3抗原单克隆抗体(WuT3)
- 2002年
- WuT3单抗是一种鼠抗人淋巴细胞CD3抗原单克隆抗体,它作为免疫抑制剂,主要用于预防和治疗器官移植的急性排斥反应,还可用于骨髓移植中移植物抗宿主反应的治疗和再障的治疗等,其作用机制是单抗在体内与T细胞膜上特异靶抗原结合,破坏、抑制或调节该种T细胞功能,起免疫抑制或免疫调节作用.该产品是经动物体内诱生法制备的腹水单抗,其基本生产工艺为:将已知特异性的杂交瘤细胞株培养扩增后,接种于BALB/c小鼠腹腔制备腹水抗体,用辛酸-硫酸铵及层析方法从腹水中提纯IgG,制成半成品或成品,然后分装、冻干而成.
- 陈善华史良如王志友张发芝孙可芳蒋轶敏吴炳奎邬义安邱地久
- 关键词:免疫抑制剂移植免疫药代动力学
- 治疗用鼠单克隆抗体中的鼠源性病毒污染及其清除方法
- 1989年
- 尽管已对人源性单克隆抗体(McAb)作了大量研究,但目前临床仍然应用鼠源性McAb,因此,从质量控制的观点出发,必须考虑McAb制剂中鼠源性病毒(简称鼠病毒)污染的可能性、危害性、检测方法及其清除技术。本文就上述问题作一综述。
- 黎耘陈善华史良如
- 关键词:单克隆抗体病毒污染
- 地高辛配基标记的DNA探针在武汉(Wu)T系列单抗制剂质量控制中的应用被引量:1
- 1996年
- 地高辛配基标记的DNA探针在武汉(Wu)T系列单抗制剂质量控制中的应用邬义安,陈群,陈善华卫生部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武汉430060关键词地高辛配基;限制性内切酶;DNA分子杂交;单克隆抗体中图法分类号R972,R392.11武汉(Wu)T系列单克隆抗...
- 邬义安陈群陈善华
- 关键词:地高辛配基限制性内切酶分子杂交
- 武汉(Wu)系列抗入T细胞及其亚群单抗被引量:1
- 1989年
- 本文报告了Wu系列抗人T及其亚群单抗按国际第三次人白细胞分化抗原专题讨论会要求进行检定的结果。这是国内第一套较全的OKT样系列单抗,即WuT1(OKT1,CD5);WuT3(OKT3,CD3);WuT4(OKT4,CD4);WuT6(OKT6,CD1a):WuT8(OKT8,CD8);WuT9(OKT9,抗转铁蛋白受体,抗TfR);WuT10(OKT10,CD38);WuT11(OKT11,CD2)及Wu-Tac(Tac,CD25)。
- 史良如陈善华王中德谭向阳欧阳斌徐辉吴晓波封江南王志友孙可芳赵亚杰
- 关键词:单抗亚群T细胞人白细胞分化抗原
- 治疗用鼠抗人单克隆抗体WuTac功能及药效作用被引量:1
- 2004年
- 目的 研究鼠源性抗人白细胞介素 2受体单克隆抗体WuTac的功能和药效作用。方法 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WuTac对白细胞介素 2的阻断作用 ;采用同位素法检测WuTac对活化的T细胞增殖的影响 ,并且通过移植物抗宿主的反应 (GVHR)对WuTac体内的药效作用进行评价。结果 WuTac可以明显地抑制人白细胞介素 2的作用 ,并且可以明显地抑制移植物抗宿主的反应。结论 WuTac可以作为一种较为理想的免疫抑制剂 。
- 孙可芳王志友贾卫陈善华
- 关键词:单克隆抗体白细胞介素2T细胞药效学受体
- 治疗用武汉抗CD3单克隆抗体(WuT_3)的致突变性研究
- 1998年
- 观察了武汉抗CD3单克隆抗体(简称WuT3)对组氨酸缺陷型鼠伤寒沙门氏菌TA97、TA98、TA100及TA102菌株的回复突变作用。结果显示在5~5000μg/皿的剂量范围内,WuT3所致的诱发回复突变菌落数与自发回复突变菌落数之比MR(Rt/Rc),无论加大鼠肝匀浆,辅酶Ⅱ及葡萄糖6-磷酸(S-9混合液)或不加S-9混合液,均不超过2。同时观察了WuT3对小鼠骨髓细胞微核率及对人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率的影响,结果显示小白鼠ivWuT3,每日一次,连续2日,在25~100mg·kg-1范围内,WuT3各剂量组的微核细胞率与溶剂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环磷酰胺(CP)阳性组与溶剂对照组相比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WuT3在25~250μg/瓶的剂量范围内,各剂量组的染色体畸变细胞率与溶剂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CP组与溶剂对照组相比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
- 邬义安陈善华王志友王志友史良如徐以平
- 关键词:致突变性抗CD3单克隆抗体微核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