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发荣
- 作品数:48 被引量:368H指数:12
- 供职机构: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医药卫生更多>>
- 在线固相萃取分离富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联用技术在海水分析中的应用研究
- 杨朝勇吴熙鸿谷胜陈发荣庄峙厦王小如
- 关键词: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流动注射
- 文献传递
- 近红外光谱识别模拟海面溢油被引量:13
- 2007年
- 对模拟溢油的石油类样品进行近红外光谱检测并进行了主成分分析,以主成分得分作为聚类的特征变量进行模糊聚类,采用近红外光谱测量结合主成分分析和模糊聚类法快速识别模拟溢油种类,并建立了样品聚类与识别模型。采用此模型对柴油、汽油和润滑油等334个与海水体积分数≥4∶10 000的模拟溢油样品进行了准确快速的分类和识别,为近红外光谱技术判别实际溢油样品提供了科学依据。
- 庞士平郑晓玲何鹰陈发荣黎先春王小如
- 关键词:溢油鉴别近红外光谱法模糊聚类模式识别
- 田湾核电站室内氯离子来源解析
- 2014年
- 根据2005~2006年江苏田湾核电站大气吸收液(AAS)和总悬浮颗粒物(TSP)中氯离子的一年数据,分析了室内外大气各种形态氯离子的分布特点及变化规律,并对过滤器性能进行了初步评价.结果表明:该站大气氯离子浓度大小依次为:室外吸收液〉室内吸收液〉室外TSP〉室内TSP,年均值分别为28.12,19.20,4.22,0.11μg/m^3.现有过滤器可以有效过滤室外总悬浮颗粒物,但对室外气体中氯离子的过滤效率仅为32%.相关性分析表明,室内外吸收液中氯离子浓度显著相关,相关性系数为0.859.因此,室内大气氯离子主要来源室外气态或微小气溶胶.
- 陈发荣田黎郑立赵恒强何鹰郑晓玲王小如
- 关键词:田湾核电站氯离子
- 不同原油中金属元素的测定及聚类分析被引量:19
- 2010年
- 采用二氯甲烷溶解、分散原油样品,以浓HNO3-H2O2为消解体系,采用微波法对原油进行消解,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原油中的V、Ni、Cu、Fe、Cr、Zn、Pb、Co、Mo、Ag等17种微量金属元素;并以6Li、45Sc、72Ge、89Y、115In、159Tb、209Bi为内标元素,补偿基体效应,选择适当的待测元素同位素克服质谱干扰,优化了实验条件。结果表明,原油中大多微量金属元素的检出限达到ng/L,仅Fe、As、Sb 3种元素的检出限相对较高;各元素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不低于0.999 5;方法精密度较高,相对标准偏差(RSD)不大于5.0%,准确度较好,相对误差不高于10%。对不同原油样品以Ni/V与Fe/V值为变量进行聚类分析,结果发现,国内与国外不同地区原油样品具有明显差异性。
- 李景喜陈发荣崔维刚杨春茹王小如
- 关键词:微量金属元素原油ICP-MS
- 离子色谱法在滨海核电站大气监测中的应用
- 用离子色谱法在2005-06-2005-11测量了某滨海核电站大气中的主要阴离子。选择的色谱条件为:Allsep Anion 7u阴离子交换分离柱,以Na2CO3-NaHCO3为淋洗液,电导检测器。样品经过0.45μm ...
- 赵恒强陈发荣庞士平孙军卿何鹰郑晓玲王小如
- 关键词:离子色谱阴离子
- 文献传递
- 毛细管电泳-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CE-ICP-MS)联用测定干海产品中的六种砷形态化合物被引量:23
- 2014年
-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测定了鱿鱼、银鱼、沙丁鱼、虾、牡蛎、蛤蜊、紫菜、羊栖菜、海带、浒苔10种干海产品中的砷总量,建立了毛细管电泳(CE)与ICP—MS联用测定亚砷酸盐As(III)、砷酸盐As(V)、甲基砷酸(MMA)、二甲基砷酸(DMA)、砷甜菜碱(AsB)和砷胆碱(AsC)六种砷形态化合物的分析方法。结果发现除了浒苔其余干海产品中砷总量均超出了无机砷允许限值(GB2762—2005),形态分析结果表明干海产品中主要是有机砷,萃取液中无机砷含量仅占砷总量的0—15.2%。该方法简单方便、快速,样品消耗量少,而且具有较好的准确性,适用于其他生物样品中砷形态化合物的分析。
- 陈发荣郑立韩力挥孙杰尹晓斐刘峰王小如
- 关键词:毛细管电泳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联用技术砷形态
- 降解高分子量多环芳烃的海洋菌液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协同降解高分子量多环芳烃HMW-PAHs的复合海洋菌液及其制备方法。该复合海洋菌液由一株解环菌PY97M和一株海杆菌D15-8W的发酵培养液混合而成,细胞浓度均为10<Sup>7</Sup>~10<Sup>...
- 崔志松郑立许光素李倩高伟陈发荣
- 原油中微量金属元素的测定及聚类分析被引量:8
- 2011年
-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测定了国内外18种原油样品中V、Ni、Cu等13种微量金属元素的含量。结果显示,方法的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0.9995,相对标准偏差(RSD)<5.0%,方法加标回收率为95.2%~116.2%。不同原油样品以Ni/V数值为聚类变量进行聚类分析,结果发现,国外与国内以及国内不同地区原油样品具有明显差异性。
- 陈发荣杨春茹李景喜杨东方郑立王小如
- 关键词:原油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微量金属元素聚类分析
- 降解高分子量多环芳烃的海洋菌液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协同降解高分子量多环芳烃HMW-PAHs的复合海洋菌液及其制备方法。该复合海洋菌液由一株解环菌PY97M和一株海杆菌D15-8W的发酵培养液混合而成,细胞浓度均为10<Sup>7</Sup>~10<Sup>...
- 崔志松郑立许光素李倩高伟陈发荣
- 文献传递
- 不同海星中微量元素的主成分分析及聚类分析被引量:5
- 2015年
- 建立了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海星样品中Cr、Co、Ni、Cu、Zn、As、Se、Cd和Pb元素含量的实验方法 ,对我国山东、辽宁和江苏等7个省份海星样品中微量元素的含量进行了测定,并运用SPSS11.5对实验数据进行了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海星中Cd和Cr的平均含量均超出了我国食品安全限量标准值(GB2762-2012)。通过主成分分析发现,前3个主成分累积方差贡献率超过60%,得出Zn、Se、Ni和As为海星的特征性元素,并且对特征性元素人体摄入量进行了初步分析。同时利用特征性元素对所测样品进行系统聚类分析,结果发现当欧式距离为25.0时,所测样品聚为海燕和海盘车两大类,依照此类聚类分析方式,样品还可以聚为5大类和8大类,通过分析结果表明聚类依据大部分取决于海星的品种。
- 孙杰陈发荣韩力挥李景喜陈军辉郑立王小如
- 关键词: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海星微量元素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