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乾一

作品数:38 被引量:121H指数:8
供职机构:成都军区总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7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7篇骨折
  • 15篇生物力学
  • 7篇内固定
  • 6篇椎弓
  • 6篇椎弓根
  • 6篇固定器
  • 6篇关节
  • 5篇腰椎
  • 5篇内固定器
  • 4篇腰椎间盘
  • 4篇椎间盘
  • 4篇胫骨
  • 4篇经椎弓根
  • 4篇脊柱
  • 4篇脊柱骨
  • 4篇脊柱骨折
  • 3篇延长术
  • 3篇生物力学分析
  • 3篇椎弓根内固定
  • 3篇椎骨

机构

  • 36篇成都军区总医...
  • 5篇中国康复医学...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金堂县中医医...

作者

  • 38篇陈乾一
  • 34篇胡修德
  • 33篇权毅
  • 21篇潘显明
  • 16篇马泽辉
  • 15篇谭映军
  • 15篇黄钢
  • 13篇张波
  • 9篇李延
  • 6篇邓少林
  • 6篇潘继承
  • 6篇曾祥荣
  • 2篇李洁
  • 2篇黄纲
  • 2篇廖冬发
  • 1篇应大君
  • 1篇李浩
  • 1篇朱盛修
  • 1篇万勇
  • 1篇潘志伟

传媒

  • 12篇西南国防医药
  • 6篇中国矫形外科...
  • 5篇骨与关节损伤...
  • 2篇解放军医学杂...
  • 2篇成都军区医院...
  • 2篇小儿麻痹研究
  • 2篇西南军医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国康复
  • 1篇中国修复重建...
  • 1篇重庆医学
  • 1篇中国康复医学...
  • 1篇中国骨伤

年份

  • 1篇2006
  • 3篇2002
  • 6篇2001
  • 6篇2000
  • 2篇1999
  • 3篇1998
  • 2篇1995
  • 5篇1994
  • 5篇1993
  • 3篇1992
  • 1篇1991
  • 1篇1990
3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内锥及外锥形椎弓根螺钉的生物力学研究被引量:19
2001年
目的 评价内锥及外锥形椎弓根螺钉固定的生物力学特点。方法 两具成人新鲜腰椎标本 ,选取六个完整椎体 ,随机在两侧椎弓根内分别打入两种形状的椎弓根螺钉 ,在试验机上做椎弓根螺钉拔出实验。结果 外锥形椎弓根螺钉在正常椎弓根内的最大拨出力为 996 17± 5 4 6 9N ,内锥形椎弓根螺钉在正常椎弓根内的最大拔出力为 6 6 7 17± 2 4 74N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谭映军潘显明陈乾一权毅李延胡修德黄钢马泽辉张波
关键词:生物力学椎弓根螺钉腰椎骨折内固定
股骨颈骨折五种内固定器械疗效的临床观察被引量:5
2001年
目的 对五种临床上常用的内固定器治疗股骨颈骨折和疗效进行观察、评估。方法 1994年7月至2001年2月,我院收治的股骨颈骨折病人136例,分别采用多根斯氏针、三刃钉、加压螺钉、动力髋钢板(DHS)、多根空心螺纹钉进行内固定治疗,观察并发症发生率及髋关节功能,其中125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62个月,平均28个月)。结果 多根空心螺纹钉组并发症最少,髋关节功能最佳。结论 1.早期良好的复位,使用合适的内固定器,大多数患者(约70%~80%)可获得满意的疗效。2.对股骨颈骨折,三根空心螺纹钉的固定较为确实,骨折不愈合率及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率均较低,髋关节功能较好。
张波潘显明权毅胡修德陈乾一黄钢马泽辉
关键词:股骨颈骨折斯氏针三刃钉动力髋钢板空心螺纹钉
屈膝挛缩与马蹄足的生物力学及相互影响被引量:1
1992年
本文介绍了膝与踝关节的生物力学及病理力学问题,通过测算分析了膝屈曲及足下垂畸形时负重力线移劝的方向及对下肢稳定性的影响:膝屈曲使重力线后移,膝关节不稳;马蹄足使力线前移,膝关节稳定。结合临床实践,提出了髁上截骨术及三关节固定术的互相关系及设计要求。证明屈膝和足下垂引起力线位移,移动方向相反,当二者畸形度数一致时移动距离前者是后者的一倍。当膝关节达到反屈5°~10°时,马蹄畸形可一次矫正;否则,应保留15°左右足下垂,而这时膝的屈曲度不能超过10°。
权毅柯家珉孙继法胡修德陈乾一
关键词:足下垂生物力学
87例四肢周围神经损伤外科修复的临床分析
1992年
四肢周围神经损伤在临床上比较常见,如果处治不当,常可产生严重的肢体功能障碍或致残。我院骨科从1970年元月至1990年元月先后收治四肢周围神经损伤87例,(99条神经),其中87条神经经采用神经内。
曾祥荣柯家珉孙继法胡修德陈乾一
关键词:神经外膜对端吻合外科修复肢体功能障碍神经移植运动终板
合并侧隐窝狭窄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
2000年
目的:为了观察合并侧隐窝狭窄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诊断及疗效;方法:选取资料完整的病例248例,其中合并侧隐窝狭窄的166例。本组病例均行X片、CT、MRI检查以及脊柱快速主动屈伸试验检查。结果:术前诊断合并侧隐窝狭窄的仅97例,术后诊断合并侧隐窝狭窄的有166例,漏诊率为42%。随访1~7年,平均3年8个月。术后症状完全消失的126例,症状部分消失21例,无变化及加重的19例。再次手术12例。结论:临床上,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侧隐窝狭窄的发病率较高,手术时不可忽视侧隐窝的减压。
潘显明胡修德谭映军黄钢张波李延权毅陈乾一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侧隐窝狭窄腰椎管狭窄
股四头肌重建术的生物力学
1994年
本文结合临床实践,用生物力学的方法,对绳肌和腹肌重建股四头肌术的着力情况进行了分析。证明在力臂、肌截面积不变的情况下,作用力的大小取决于作用力线与关节轴线的夹角;角度越大,动力臂越长,越省力。当作用力线与关节轴线呈负角或有屈膝畸形时,负角越小,关节分力越小而伸膝分力越大。同时分析了腹肌代股四头肌的利弊。
权毅柯家珉孙继法李延马泽辉陈乾一胡修德
关键词:生物力学股四头肌重建术
三种内固定器械对胸腰段脊柱骨折固定的力学特点及对比研究被引量:3
2002年
通过三种内固定器械的力学对比研究,为临床的应用提供可靠依据。选取新鲜尸体胸腰段脊柱骨折模型,采用拉丁方设计,分别用三种内固定器械固定,观察不同负荷下位移及角度的变化。结果发现,单纯椎体压缩骨折模型中三种内固定方式的力学特征基本相似;伴有三柱损伤的椎体压缩骨折模型中,在轴向扭矩负荷下,ARRIF钉和AF钉明显优于DICK钉。在上述负荷下,钉道周围的骨小梁未见损伤。ARRIF钉的力学特点与AF钉、DICK钉基本相似,但其设计特点保证了其优异的抗旋转能力及在使用过程中安装简便,因此在临床上有一定的价值。
谭映军潘显明权毅陈乾一李延郑琇山应大君
关键词:内固定器脊柱骨折
胫骨干骺端截骨延长术骨不连的防治
1991年
作者总结1987年11月以来61例胫骨干骺端截骨延长术,计发生骨延迟愈合1例、骨不连2例。治疗结果是令人满意的。本文介绍了预防与减少此并发症的经验。作者提及锌元素在血液内浓度,影响骨折愈合在动物实验中广泛证实,但在胫骨延长术患者中的作用待临床资料进一步研究肯定。
蒋家琪柯家珉陈乾一权毅马泽辉
关键词:截骨延长术胫骨干骺端骨延迟愈合短缩畸形植骨术膝关节间隙
Ober术与改良Ober术的力学问题被引量:3
1993年
对572例小儿麻痹症后遗臀肌麻痹患者施行臀肌重建术,其中Ober术465例,改良Ober术107例,作者就此探讨了Ober术的力学基础;俯卧、站立及屈髋畸形时臀肌的生物力学作用,以及改良Ober术的手术要点及力学依据。证明:力臂增长1cm,重建的臀肌省力约1/3;肌力作用线与关节轴夹角增加15°,可省力约50%;转移肌横截面积增加1cm^2,可增加肌力39.2~107.9N。
权毅柯家珉孙继法胡修德陈乾一马泽辉潘继承
关键词:生物力学
关节突、棘突与椎弓根的X线特征及临床意义被引量:5
2001年
权毅胡修德潘显明李洁陈乾一黄纲邓少林
关键词:关节突棘突椎弓根经椎弓根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