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玉慧
- 作品数:17 被引量:35H指数:3
- 供职机构:安徽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安徽省高校省级重点教学研究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学更多>>
- 《大人物盖茨比》——艺术形式与主题思想完美结合的典范被引量:1
- 2001年
- 美国20世纪著名小说家菲兹杰拉德在代表作《大人物盖茨比》中,通过运用诸多巧妙的艺术形式,如第一人称的叙述角度、丰富而多次层的象征主义手法等,反映了一个十分深邃的思想主题,即“美国梦”的破灭及其破灭的社会根源。而艺术形式与主题思想的完美结合正是该小说的成功所在。
- 阮玉慧
- 关键词:盖茨比叙述手法人物刻划象征主义
- 论译者的主体性被引量:11
- 2009年
- 在近年的译学研究中,译者主体性一直是有争议的话题之一。译者主体性是能动性和受动性的矛盾统一体。在语文学范式、结构主义语言学范式以及解构主义范式等不同范式中,译者的能动性和受动性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压制或夸大,处于一种失衡状态。因此,译者的能动性和受动性应以一种全新的面貌回归理性,在受受动性制约的前提下,译者应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从而高质量地完成翻译任务。
- 阮玉慧
- 关键词:主体性能动性受动性范式翻译
- 词汇——社会发展的折射镜被引量:1
- 2001年
- 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社会的发展导致了语言的变化,反之,语言的变化又折射出社会变动的图景。而语言当中又数词汇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最为密切,最为直接。英、汉语虽然所处的社会环境、社会文化不同,但其词汇的发展都反映了社会的发展。
- 阮玉慧
- 关键词:词汇
- 论翻译研究范式的演变与译者角色的变迁被引量:1
- 2010年
- 译者是翻译活动的主体,是联系原作者、文本与译入语读者的中间纽带。然而,在不同的翻译研究时期,译者角色的定位与其作用的发挥是不同的。
- 阮玉慧
- 关键词:翻译研究范式译者角色
- 影响公共英语教学的人的因素
- 1999年
- 影响公共英语教学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但其中最关键的还是人的因素,即来自教师的因素和来自学生的因素。教师的英语语言能力、教学技能、教学方法及教育心理学知识对英语教学产生直接的影响;学生的学习动机、态度、方法、策略和素质修养等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英语教学效果。同时,学生和教师在课堂内外的双向合作也是教学成功的关键。
- 阮玉慧
- 关键词:教师公共英语教学
- 以发展的理念进行翻译教学
- 2007年
- 语言在变化,文化在交融,跨语言、跨文化的翻译活动及其相关的翻译理论也在不断变化当中。唯有以发展的理念从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三个方面入手来进行翻译教学,才能提高翻译教学水平。
- 阮玉慧
- 关键词:翻译教学教学水平
- 论非语言语境对翻译的影响——《红楼梦》译文片段分析被引量:2
- 2009年
- 翻译不仅是语言间的转换,更是两种文化间的交流。《红楼梦》译文片段可以看出,人物的社会地位与性格特征、民族文化心态及宗法社会文化等非语言语境对翻译的影响不容忽视。
- 阮玉慧
- 关键词:非语言语境翻译《红楼梦》
- 从英汉语的发展看语言与社会的关系被引量:1
- 2002年
- 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它起源于人类社会的劳动,并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语言的发展包含语言交际功能的发展和语言结构系统的发展。语言的变化折射出社会变动的图景。以英汉两种语言为例,从语音、语法、词汇的变化、发展,揭示语言与社会的关系。
- 阮玉慧
- 关键词:汉语语音语法词汇语言发展
- 《庄子》在英语世界里的文本形态被引量:1
- 2015年
- 一百多年来,《庄子》以其独特魅力吸引着中外诸多译者,产生了不少优秀译本。这些译本的译者国籍不同,译本各有千秋。理雅各、冯友兰等比较注重传译《庄子》一书的哲学内涵,而华兹生、葛瑞汉、梅维恒、汪榕培等则兼顾其哲学内涵和文学特点。由于译者的翻译目的、角度和侧重点均有不同,所采取的翻译策略也不尽相同。
- 阮玉慧戴俊霞
- 关键词:《庄子》
- 论汉英翻译中主语的确立和谓语的选择被引量:1
- 2005年
- 汉英两种语言间的共性为汉英翻译提供了基础,在把汉语句子翻译成英语时,要按照英语的语言特点及行文习惯,正确确立句子的主谓语这一主要框架,做到译文地道、流畅。
- 阮玉慧
- 关键词:汉英翻译主语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