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培华
- 作品数:9 被引量:29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 新疆塔西南区海相白垩系—第三系界线的地球化学异常被引量:13
- 2000年
- 新疆塔里木盆地西南地区海相白垩系—第三系的界线粘土层发现于依格孜牙组和吐依洛克组之间。这一层具有相当复杂的元素组合 ,存在诸多元素异常。它不仅是一条生物界线 ,而且是一条地球化学界线。这一异常事件层代表了白垩纪与第三纪之交的突变事件 ,具有全球的一致性和等时性 ,因而具有自然界线性质。
- 郭宪璞郝诒纯叶留生姚培毅付德荣李汉敏阮培华
- 关键词:地球化学异常海相白垩系地层界线
- 广西高德、涠洲岛海岸带现代介形虫的分布被引量:1
- 1990年
- 本文叙及的现代介形虫系采自广西高德和涠洲岛海岸带.高德地区介形虫丰富度、分异度皆低,而涠洲岛的丰富度、分异度非常高,且自潮上带至潮下带数量渐增.涠洲岛的介形虫组合与海南岛东岸所见相似,大多属种是速足介目的沿岸、底栖类型,仅很少数属于丽足介目(如Rutiderma,Cylindroleberis,Poly-ope).文内分析了本区介形虫动物群的分布特征和规律,为探讨介形虫的生态环境、生物地理区划及新生代生物地层学研究提供了新资料.
- 阮培华
- 关键词:介形虫海岸带
- 渤海和黄海北部潮间带底质中的介形虫被引量:1
- 2000年
- 间带不同性质的底质中 ,介形虫动物群的特征和生态分布各不相同。在岩石滩和沙滩中介形虫较丰富、多样 ,前者具有 Xestoleberishanaii,Cythere lutea lutea,Loxoconcha hattorii,Aurila cymba等 ,而后者有 Sinocytheridea impressa,Pistocythereis bradyformis,Bicornucytherebisanensis,Cushmanidea subjaponica等。泥质滩中介形虫通常很少 ,有 Loxoconcha binhaiensis和L.ocellata等。受高潮和中潮影响的河口区 ,通常介形虫丰度和多样性的分布较低 ,都是适应环境变化很强的属种 ,并具有海、陆相介形虫分布的混合区段。朝向海洋方向 ,非海相介形虫的百分含量呈逐渐降低变化 ,而海相介形虫正好相反。
- 阮培华
- 关键词:潮间带介形虫黄海北部
- 莺—琼盆地第三纪微体古生物群及地层划分被引量:11
- 1994年
- 以南海北部大陆架海域莺歌海-琼东南盆地Ya8-2-1、Ya8-1-1、Ya13-1-4及LD30-1-1A井为重点,进行定量的多门类微体古生物群综合分析和生物地层学研究。莺-琼盆地第三系有丰富的微体古生物化石,有孔虫化石尤为丰富。详细研究了有孔虫、介形虫、钙质超微、孢粉和沟鞭藻等生物群的特征及其纵、横向上的分布。依据浮游有孔虫、钙质超微化石等,对盆地第三系识别出14个浮游有孔虫界面和1个质超微化石界面,对化石带的划分进行了讨论。经与Berggren等所制定的绝对年龄值的对比,作出了莺-琼盆地的年代地层表。最后对莺-琼盆地第三系各组(崖城组、陵水组、三亚组、梅山组和莺歌海-黄流组)的时代进行了讨论。
- 阮培华万晓樵等
- 关键词:莺-琼盆地第三纪地层划分南海北部
- 微体古生物学教程
- 郝诒纯茅绍智徐钰林丁梅华阮培华
- 属广义古生物学的范畴。本教程对有孔虫,介形虫。钙质超微化石,牙形石,轮藻,放射虫,孢子花粉和沟鞭藻八个主要类别作了包括形态结构,系统发生及演化,分类,地史及地理分布,生态和古生物态等方面的系统介绍,另对丁丁虫,小壳化石,...
- 关键词:
- 关键词:微体古生物学
- 南海北部莺—琼盆地第三纪介形虫动物群及其古环境被引量:2
- 1998年
- 文中论及地质资料和微体化石样品取自莺-琼盆地LD30-1-1A、Y13-1-4,Y8-1-1和Y8-2-1井。研究的重点是第三起介形虫动物群特征及其地质意义,研究区第三纪介形虫化石比较丰富,并以Bradleya albatrossia,Krithe sawanensis,Cytherella posterotuberculata和Neocytheretta faceta等为优势代表,介形虫动物群的成分在垂向上的变化不显著,但其属,种多样性和优势程度呈现出一定的变化,根据介形虫动物群的分布及特征和渐新统一上新统划分与对比研究结果,讨论了崖城组,陵水组,三亚组,梅山组和莺歌海-黄流组介形虫化石组合及时代,并对第三纪古环境和海平升降作了解释。
- 阮培华
- 关键词:南海北部莺-琼盆地第三纪古环境
- 全文增补中
- 西沙北海槽第四纪微体生物群及其地质意义
- 郝诒纯阮培华郑洪苏新茅绍智王珍如阴家
- 该专著对我国南海西沙北海槽中256个样品的有孔虫、放射虫、翼足类、异足类、介形虫、沟鞭藻、钙质超微植物、硅藻等门类化石211属488种进行了鉴定、描述及数量统计等,深入研究了它们的分布特征、保存与溶解作用,钙质超微植物的...
- 关键词:
- 关键词:生物群微体古生物第四纪海槽
- 北部湾潮间带造迹动物群及其遗迹
- 王珍如阮培华高金汉
- 根据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基本原理,对北部湾及湛江潮间带的岩石、海滩、红树泻湖和珊瑚礁坪六种亚环境及其微环境(即高、中、低潮间区)中影响质及水动力等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合环境对底表、底内及钻孔三种生6种造迹动物,以机体结构...
- 关键词:
- 关键词:遗迹化石
- 冲绳海槽表层沉积物中介形虫的分布被引量:2
- 1989年
- 据冲绳海槽和琉球海岭东坡17个站位沉积样及定量分析,介形虫分布可划分三个区:槽底区,水深820至2295m,介形虫属种单调,23属60种,Krithe,Cytheropteron等属居优势。北部槽坡区,水深415至932m,介形虫36属44种,其大部分属种系非原地居群。琉球海岭两侧坡区,水深1405至1540m,属种及个体数较多,52属85种,其绝大部分生活在滨海至浅海不同地区,只少数生活在深海区,形成复杂的混合群体。 介形虫分布与水深、盐度、暖流、沉积物、海底地形地貌、浊流及火山活动等环境因素有关。
- 阮培华郝诒纯
- 关键词:介形虫冲绳海槽表层沉积物属种个体数居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