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细胞
  • 9篇淋巴
  • 8篇淋巴瘤
  • 5篇硼替佐米
  • 5篇肿瘤
  • 5篇金淋巴瘤
  • 5篇霍奇金
  • 5篇霍奇金淋巴瘤
  • 5篇非霍奇金
  • 5篇非霍奇金淋巴...
  • 4篇淋巴瘤患者
  • 4篇恶性
  • 3篇蛋白
  • 3篇血液
  • 3篇细胞淋巴瘤
  • 3篇难治
  • 3篇骨髓
  • 3篇恶性肿瘤
  • 3篇非霍奇金淋巴...
  • 3篇复发

机构

  • 18篇浙江大学医学...
  • 1篇杭州市第一人...
  • 1篇浙江大学

作者

  • 19篇钱劼靖
  • 16篇金洁
  • 10篇孟海涛
  • 9篇钱文斌
  • 9篇童茵
  • 8篇麦文渊
  • 7篇佟红艳
  • 5篇毛莉萍
  • 5篇俞文娟
  • 3篇王蕾
  • 2篇缪璐璐
  • 2篇李颖
  • 2篇袁相贵
  • 1篇瞿婷婷
  • 1篇韦菊英
  • 1篇肖峰
  • 1篇谢亚萍
  • 1篇王照明
  • 1篇黄健
  • 1篇王华锋

传媒

  • 5篇中华血液学杂...
  • 2篇浙江实用医学
  • 2篇现代实用医学
  • 1篇浙江临床医学
  • 1篇国外医学(免...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2006年浙...

年份

  • 2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5篇2008
  • 4篇2006
  • 1篇2004
  • 1篇2003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干扰素-α联合高三尖杉酯碱下调K562细胞端粒酶逆转录酶及端粒酶活性诱导细胞凋亡被引量:8
2006年
目的:研究干扰素-α(IFN-α)联合高三尖杉酯碱(HHT)对K562细胞端粒酶逆转录酶及端粒酶的作用,并探讨其与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IFN-α、HHT以及两药联合作用K562细胞后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吉姆萨-瑞氏染色观察细胞形态,PI-AnnexinVFITC双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Krupp改良的荧光素标记的端粒重复扩增方法(TRAP)检测K562细胞端粒酶活性,RT-PCR方法检测hTERTmRNA表达变化。结果:5×106U.L-1IFN-α分别联合5-40μg.L-1HHT诱导K562细胞凋亡从而抑制其生长,单用HHT时IC50为27.35μg.L-1,联用5×106U.L-1IFN-α后IC50降为18.72μg.L-1;IFN-α与HHT联用明显下调hTERTmRNA表达并抑制K562细胞的端粒酶活性。结论:IFN-α联合HHT可以诱导细胞凋亡,这可能与下调细胞hTERTmRNA的表达水平,抑制端粒酶活性有关。两药联合作用强于单独用药,提示临床IFN-α联合HHT治疗慢性髓细胞白血病(CML)可能比单用HHT效果更好。
钱劼靖金洁
关键词:干扰素Α高三尖杉酯碱细胞凋亡K562细胞
52例T细胞淋巴瘤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T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特征,诊断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5月-2005年12月我科收治的52例T细胞淋巴瘤病例,根据病例资料总结其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特点和预后情况。结果52例T细胞淋巴瘤患者中男女比例为1....
佟红艳肖峰金洁钱文斌孟海涛麦文渊童茵王蕾毛莉萍黄健钱劼靖戴铁颖
文献传递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硼替佐米治疗后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生情况被引量:9
2015年
目的 观察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应用硼替佐米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并重点分析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生情况.方法 选择2009至2014年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住院接受硼替佐米治疗的MM患者107例,收集相关病例资料,统计分析其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尤其是周围神经病变在不同疗程和不同患者中的发生率.结果 107例接受硼替佐米治疗的患者中,40例(37%)患者出现周围神经病变,其中Ⅲ级神经毒性13 例,Ⅳ级0 例,38例患者在第1~4个疗程时出现神经毒性.其他常见不良反应依次为血小板减少、胃肠道反应、乏力、肺部感染、带状疱疹.44例严格按照硼替佐米1.3 mg/m2 标准剂量接受第1、4、8、11天治疗的患者中,周围神经病变发生20例(45%),Ⅲ级周围神经病变发生6例(14%);63例硼替佐米剂量〈1.3 mg/m2 治疗的患者中,20例(32%)出现周围神经病变,其中Ⅲ级周围神经病变发生7例(11%);二者周围神经病变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49) ,Ⅲ级周围神经病变发生率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694).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治疗前是否合并高血压、糖尿病或者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治疗前是否存在神经系统症状,治疗前是否曾接受神经毒性药物治疗并非硼替佐米神经毒性的风险因素(均P〉0.05).结论 降低硼替佐米的治疗剂量并未减少周围神经毒性的发生率,年龄、治疗前合并糖尿病或存在神经系统症状并非硼替佐米神经毒性的风险因素.
邵力王沙沙孟海涛钱文斌麦文渊俞文娟佟红艳毛莉萍韦菊英钱劼靖金洁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硼替佐米周围神经病变
中大剂量阿糖胞苷巩固治疗细胞遗传学低中危的年轻急性髓系白血病:124例单中心回顾性分析被引量:8
2019年
为进一步明确中大剂量阿糖胞苷(Ara-C)巩固治疗在细胞遗传学低中危的年轻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中的临床意义,我们回顾性分析了我院124例AML患者的长期疗效,比较分析中大剂量Ara-C巩固治疗中不同单次剂量及疗程数的疗效差异与不良反应,进一步探讨中大剂量Ara-C巩固治疗的安全性及应用前景。
张仪钱劼靖王蕾俞文娟毛莉萍佟红艳孟海涛钱文斌金洁
关键词:大剂量阿糖胞苷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遗传学ARA-C长期疗效
伏立康唑治疗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并发侵袭性真菌感染的疗效分析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观察伏立康唑治疗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并发侵袭性真菌感染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并发侵袭性真菌感染患者采用常规剂量的伏立康唑序贯治疗的情况。结果本组24例中1例因疾病进展死亡用药4d自然停药而无法评估,其余23例中痊愈5例,显效11例,无效7例,有效率为69.57%。治疗过程中出现视觉障碍5例,无需停药,均能缓解。肝功能损害2例,经护肝药物治疗后恢复正常。颜面潮红1例,出汗1例,恶心、胃部不适1例,经对症治疗及调整服药时间后好转。结论伏立康唑静脉注射或口服疗效均好,耐受性强,毒副作用轻,是治疗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有效药物。
孙密芬金洁钱劼靖瞿婷婷佟红艳钱文斌
关键词: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真菌感染伏立康唑
4例难治性复发非霍奇金淋巴瘤临床治疗新方案探讨被引量:1
2008年
江聪法钱劼靖童茵麦文渊金洁
关键词:非霍奇金淋巴瘤复发恶性肿瘤治疗蛋白酶体抑制剂套细胞淋巴瘤
去甲氧柔红霉素联合阿糖胞苷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探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高危患者的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采用去甲氧柔红霉素(IDA)联合阿糖胞苷(Ara-C)治疗8例MDS患者。结果4例达到CR(50%),2例达到PR(25%),总有效率达75%,1例(12.5%)在治疗过程中因颅内出血死亡,1例(12.5%)因骨髓无反应更换其他的治疗方案。结论IDA联合Ara-C治疗MDS高危患者可以取得较好疗效,治疗相关死亡率低,但此方案能否延长患者无病生存时间有待进一步研究。
钱劼靖金洁麦文渊王蕾佟红艳童茵毛莉萍
关键词: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联合化疗去甲氧柔红霉素阿糖胞苷
Venetoclax:A bonus for older new diagnosed AML patients
目的 Venetoclax,an oral selective inhibitor of the anti-apoptotic protein BCL-2,showsencouraging anticancer acti...
钱劼靖Honghu ZhuLiangshun YouShasha WangJie Jin
关键词:THERAPY
硼替佐米治疗套细胞淋巴瘤二例报告并文献复习被引量:2
2009年
套细胞淋巴瘤是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是一种来源于滤泡外套cyclinD1(+)及CD5(+)的B细胞,常有t(11;14),占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3%~10%,其平均生存期为2~3年。该疾病目前尚不能完全治愈,传统的以CHOP方案为主化疗,虽然有较高的缓解率但也存在较高的复发率。硼替佐米是一种新型的蛋白酶体抑制剂,目前广泛的运用于治疗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并获得较为满意的临床疗效。硼替佐米用于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国外近来也有少量研究,
江聪法钱劼靖童茵麦文渊孟海涛金洁
关键词:套细胞淋巴瘤硼替佐米文献复习血液系统恶性肿瘤蛋白酶体抑制剂CHOP方案
硼替佐米联合脂质体阿霉素治疗三例复发难治性非霍奇金淋巴瘤
2008年
我们在国内较先使用硼替佐米联合脂质体阿霉素治疗3例复发难治性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获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李颖童茵孟海涛钱劼靖金洁
关键词:难治性非霍奇金淋巴瘤阿霉素治疗硼替佐米脂质体复发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