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青梅
- 作品数:3 被引量:6H指数:2
- 供职机构: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大连市医学卫生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丹酚酸B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大鼠肝脏线粒体形态和功能的影响
- 目的 探讨丹酚酸B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NASH)大鼠肝脏线粒体形态和功能的影响。方法 清洁级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3组,正常组给予普通饲料喂养,NASH模...
- 王迎春孔维宗金青梅陈娟
-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丹酚酸B细胞凋亡线粒体
- 丹酚酸B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大鼠肝细胞凋亡的影响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探讨丹酚酸B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大鼠肝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对NASH的治疗作用。方法清洁级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NASH模型组、丹酚酸B治疗组,每组20只。对照组以普通饲料喂养,其余2组以高脂饲料连续喂养12周复制NASH模型。第13周开始治疗组每天以浓度为1 mg/ml的丹酚酸B溶液20 ml/kg灌胃,模型组以20 ml/kg蒸馏水灌胃。治疗12周后,处死大鼠,取血及肝组织,计算肝指数,检测血清ALT、AST、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观察肝组织病理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肝组织细胞色素C(Cyt C)、caspase-3蛋白的表达,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肝组织p53、Bax、Bcl-2 mRNA的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肝指数、ALT、AST、TG、TC较对照组增高,肝组织炎症明显;Cyt C及caspase-3蛋白表达增加(P值均<0.01);Bcl-2 mRNA表达降低,p53、Bax mRNA表达增高(P值均<0.01)。治疗组与模型组相比肝指数、ALT、AST、TG、TC降低,炎症减轻;Cyt C及caspase-3蛋白表达减少(P值均<0.01);Bcl-2 mRNA表达升高(P<0.05),p53 mRNA表达降低(P<0.05),Bax mRNA表达降低(P<0.01)。结论丹酚酸B可通过调节Bcl-2、p53、Bax mRNA表达,降低Cyt C及caspase-3蛋白的表达,抑制肝细胞凋亡,对NASH起治疗作用。
- 王迎春孔维宗金青梅陈娟
- 关键词:脂肪肝肝炎丹酚酸B细胞凋亡
- 苯丁酸钠对人肝癌HepG2.2.15细胞凋亡及乙型肝炎病毒指标的影响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探讨苯丁酸钠(SPB)对人肝癌HepG2.2.15细胞凋亡及乙型肝炎病毒指标HBsAg、HBeAg表达和HBV-DNA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MTT)测定不同浓度(1.0、2.0、4.0、8.0μmol/L)SPB处理24、48h的HepG2.2.15细胞的增殖情况;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2.0、4.0μmol/L)SPB处理24、48h的HepG2.2.15细胞的凋亡率和细胞周期;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8.0μmol/L SPB处理72h的HepG2.2.15细胞的上清液中HBsAg和HBeAg含量,RT-PCR法检测该上清液中HBV-DNA水平。结果 SPB能够以时间和剂量依赖方式升高HepG2.2.15细胞的增殖抑制率(P<0.05),其作用24、48h HepG2.2.15细胞的早期和晚期凋亡率、G0/G1细胞比例均高于对照组,S期细胞比例低于对照组(P<0.05);同一浓度下,SPB处理48h HepG2.2.15细胞凋亡率均高于24h(P<0.05)。8.0μmol/L SPB处理72h,HepG2.2.15细胞的上清液中HBsAg、HBeAg含量及HBV-DNA水平分别为40.22±1.57、69.46±1.75和9.34±0.54,均高于对照组的18.33±0.58、34.92±1.26和5.52±0.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PB对人肝癌HepG2.2.15细胞有诱导分化和促进凋亡的作用,并能刺激乙型肝炎病毒的复制,因此在乙型肝炎病毒指标阳性的肝癌患者中临床上应慎用,必要时与抗乙型肝炎病毒药物联合应用。
- 王迎春杨旭金青梅
- 关键词:肝细胞癌苯丁酸钠乙型肝炎病毒